石路云
摘 要:本文是針對筆者執教的一節英語寫作課中存在的問題,結合2011年版《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提出英語寫作教學的三個意識:協同意識、反饋意識和合作意識。
關鍵詞:寫作教學;協同意識;反饋意識;合作意識
寫作教學是初中英語教學的重點,它屬于語言的輸出階段,能反映學生對英語知識的綜合運用能力。《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要求初中畢業生應達到五級水平,對寫的技能的目標要求是:能根據寫作要求,收集、準備素材;能獨立起草短文、短信等,并在教師的指導下進行修改;能簡單描述人物或事件;能根據所給圖示或表格寫出簡單的段落或操作說明。筆者結合執教的7B U4 Task 談談寫作教學的“三個意識”。
1 協同意識
協同是指在語言交往運用時,雙方相互協調,交互啟發,默契配合,自動對焦,無意識地不斷構建相互趨同的過程。協同效果決定語言學習效果,協同是第二語言習得的關鍵,學習就是學習者與社會認知環境不斷協同的過程,并將這種學習體驗融入自己的學習模式、策略等知識應用結構當中。在協同學習中,學習者的知識建構可以被整個群體所共享,即由整個群體共同完成對所學知識的意義建構(王初明,2010)。英語寫作的過程就是要實現內容協同和結構協同的過程。7B U4 Task學習內容為“An invitation letter”,要求學生學會寫邀請函并附上路線。
[第一次課試教]
本人在執教過程中首先呈現了一段視頻,導入到新課Suzy的邀請函;通過聽力訓練,抓住who, when, where, what幾個關鍵信息并完成表格;然后通過討論去supermarket, bank, gift shop, subway station 這四個不同的地方,復習本單元的指路的各種表達方法。
[評析]
1.視頻導入突兀,與本節課寫邀請函關聯不大,不利于形成知識的有效遷移;
2.對邀請函的處理太過于簡單,學生尚未能理解邀請函的寫法,教學重難點未突破,教學目標能否達成有待商榷;
3.本單元各種指路的表達方法學生基本都掌握,卻花了大量時間重復,喧賓奪主。
[改進]
教師在導入教材Suzy的邀請函之后,啟發學生觀察邀請函的寫法,筆者首先嘗試通過提問掃清生詞障礙,再通過深度提問啟發學生思考、總結出邀請函中的要素:purpose, time, place and activity;通過小組合作討論各要素的多種表達方法,豐富了寫作內容,為寫作架設語言和內容支架;再通過師生對話,啟發學生觀察邀請函的寫作格式,包括稱呼、正文、署名,為寫作搭建結構支架。
2 反饋意識
一篇好的作文往往與到位的反饋相輔相成。反饋的意義在于它能促使學生及時意識到自身存在的問題,從而改變學習策略,提高語言能力。教師也可以利用反饋信息,及時了解學生掌握知識的程度,方便查漏補缺,改進教法(鄒麗紅,2010)。反饋的形式也有多種,可以是明確的批注,也可以是含蓄的暗示;既可以發生在師生之間,也可以發生在學生之間。
[第一次課試教]
教師在引領學生學習完教材內容Suzy的邀請函之后,再呈現去Suzy家的路線圖,討論如何去Suzy的家;假設你的生日到來了,請為你的生日聚會寫一封邀請函并附上路線。
[評析]
由于前面花了大量的時間復習舊知,導致最后的反饋階段未來得及完成。
學生寫作和反饋階段是寫作課的重點,未能有效地輸入,從而影響輸出。
教師未能提供有效的反饋評價機制和示范,只是簡單地讓學生互評,缺乏依據,小組評價變成一種形式,未能真正落到實處。
[改進]
教師在引導引領學生學習完教材內容Suzy的邀請函之后,呈現自己的邀請函,這個邀請函及評價表格的設計有它的獨到之處:在內容上,對學生做了一次的深度引領;在情感上,激發了學生寫好作文的欲望;在反饋意識上,讓學生學會評價反饋,讓評價反饋反作用于學生的寫作過程。
3 合作意識
小組合作學習是以小組為載體,成員間進行合作與互助的一種學習方式。小組合作學習中的學生不是配合老師上課的配角,而是具有主觀能動性的人,他們帶著自己的知識、經驗、思考等參與課堂小組合作學習,能調動組內同學的積極情緒,并從小組合作學習中體現自我意識、自我尊重和自我評估,同時減少了學習的焦慮,給學生創造一種歸屬感。同時,小組合作學習能強化學習過程中合作、探究、重新建構的行為,在學習過程中,組內成員能體驗到、思考到、領悟到課程的內容和意義,但每個人的理解是不一樣的,同學們各抒己見,取長補短,智慧共享,是小組合作學習的過程成為意義不斷建構與提升的過程。
[第一次課試教]
教師在課前告訴學生正確回答問題可以加分,在一節課的最后會統計小組得分,得分最高的小組可以得到老師的獎品。
[評析]
10加分規則不明,學生操作時沒有積極性;
2.在課中,教師缺乏對小組合作學習的引導和激勵。
[改進]
(一)明確小組合作學習的步驟
小組合作學習在初中英語寫作教學中應用的基本程序有以下七個步驟,分別是:小組討論,集思廣益——個人獨立起草——個人自改---組內互改——小組反饋評價——小組成果展示——教師總結
1.通過小組討論,集思廣益
四人小組合作學習,集思廣益,討論多種表達方法,表達見解,啟發思維。教師在這個階段的任務是要及時發現有創意的一些合作小組,讓全班同學能分享到他們的想法和見解,并從中得到啟發。
2.組內自改互改,提高寫作能力(個人獨立起草——個人自改——組內互改)
學生個人獨立起草和個人自改后,根據既定的評價標準,學生四人小組合作學習,互相找錯和互相批改,學生從中增強了寫作的積極性,互相學習,提高了寫作能力,同時也彌補了教師不能人人面批的不足。教師在這個階段的任務,給學生個人和小組提供指導和幫助,調控并確保學生寫作的合作活動是從個人——小組——個人的過程。
3.小組反饋評價與成果展示
小組內把寫得最好的,最滿意的文章讀出來,學生們根據評價表,分析文章好在哪里,其他同學能從中學到什么。教師要監控和及時干預每個合作學習小組,評估學生完成寫作任務的質量和數量,保證小組的學習效果。
4.教師總結歸納,保證學生互改的準確性
由于學生水平的限制,在知識的講解、分析過程中難免會有疏漏和錯誤,因此教師應及時進行歸納、評析,澄清錯誤觀念,同時教師在這一階段提供范文給學生模仿,同時要求學生對現有寫作做第二次的修改成文。
(二)規范小組加分制的運用
教師在課前告訴學生正確回答每一個問題可以加一分,并給每一小組分發記分牌,組長負責計分;
在兩次書寫環節均設置加分規則,如在讓學生寫邀請函這一環節時,根據評價表中的得星情況加分。在繪制去自己家的路線圖及寫出路線這一教學環節時,明確指令“The quickest 5 groups can get 3 points”
4 結語
學生寫作能力的提高離不開科學有效的訓練,教師要抓住課堂這一主陣地,所以教師要充分備課,挖掘文本,創造性地構建意義協同,并充分運用寫作課特有的評價反饋機制,讓學生在小組合作學習中共同進步,逐漸提高寫作能力。
參考文獻
[1]王初明.互動協同與外語教學,載:外語教學與研究,2010年第4期,297-299.
[2]鄒麗紅.評價性反饋對提高英語寫作水平的作用[J].山東師范大學外語學院學報(基礎英語教育),12(1):13-19,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