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定文+謝幫靈
【摘 要】以柳州城市職業學院模具專業為例,針對模具裝配與調試課程的現狀,提出模具裝配與調試課程改革的思路及改革的措施。
【關鍵詞】“廠中校” 模具裝配與調試 教學改革
【中圖分類號】G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16)03C-0068-02
柳州城市職業學院于2009年開設了模具設計與制造專業,至今已有四屆畢業生。經過對學生實習就業企業和畢業生的訪問調查,他們對學院模具設計與制造專業的專業課程建設提出了很多良好的建議。結合該院模具設計與制造專業2014年到東莞駿易五金模具有限公司開展廠中校的契機,該院和企業對模具裝配與調試課程進行了大膽的改革嘗試,豐富了教學內容,把真實產品引入到教學中,突出了應用性;創新了教學模式,把課堂搬進了車間,突出了實戰性,激發了學生學習的興趣。通過教學改革取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本文試以該學院模具專業為例,針對模具裝配與調試課程的現狀,提出模具裝配與調試課程改革的思路及改革的措施。
(一)課程內容跟工作內容不相符
國內絕大部分院校校內都沒有辦有模具制造的工廠,所以該課程的內容還是以制作袖珍型的沖裁模的裝配和調試為主,跟模具工廠里的鋼板模和鑄鐵模具的工作內容相差甚遠,學生課堂上學到的東西根本無法勝任崗位的工作要求,導致學生到企業去實習和工作需要從頭學起。
(二)實訓條件不完善,不能很好滿足技能訓練的要求
國內院校模具專業的實訓條件不夠完善,常用的機械加工設備是比較先進,但只是針對模具機械加工方面,但在模具鉗工方面的實訓設備和工具局限于臺虎鉗、鋸弓、銼刀、臺鉆等,像企業現場模具鉗工所經常用到的手砂輪、油石等工具都缺乏,所以這方面的技能是缺失的。
(三)專業師資不夠強,不能很好地滿足教學的要求
目前國內職業院校模具專業的師資大部分都是從院校畢業的大學生,企業經驗欠缺,專業基礎不扎實。雖然很多院校也在嘗試引進企業高技能人才,但由于體制的原因,能成功引進的不多,導致了模具專業的師資力量不強,不能滿足教學的需求。
通過校企合作,改變傳統的課堂教學模式。把課堂搬進車間,聘請企業的能工巧匠做老師,教學內容就是模具實際生產中一項內容,并以企業的作業標準對學生進行考核。
(一)理論教學
堅持必需和夠用原則。因為職業教育培養的人才主要是生產一線進行操作的技能型人才,過多或較深的理論分析,學生無法接受而且沒有必要占用學生寶貴的現場實訓時間。學生所學的理論主要是圍繞著解決工作現場實訓時的工作內容,指導他們更好的掌握實踐技能。
(二)實踐教學
實踐教學就是學生在企業師傅的指導下和師傅一起完成模具的裝配和調試,課程的考核標準參照企業的作業標準要求來進行考核。學生的操作技能是從實際生產中學習中得來的,實用性強。
(一)明確教學目標
通過企業現場教學,培養學生的職業素質和崗位職業技能,感受模具設計與制造企業的文化和精神,鞏固、印證已學課程的內容,加深對所學知識的理解,拓寬知識面,把理論和實踐結合起來,提高實踐動手能力。同時培養學生熱愛勞動、不怕苦、不怕累的工作作風;培養、鍛煉學生交流、溝通能力和團隊精神。通過本階段的教學主要培養學生如下幾個方面的能力:一是強化學生動手能力,提高學生專業素質,掌握模具裝配與調試操作技術;二是培養學生綜合運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培養實事求是,嚴肅認真的科學工作態度;三是增加學生對企業的全面了解,豐富學生社會實際經驗,提高學生綜合素質;四是培養學生良好的工作作風,增強團隊協同作戰能力。
(二)選擇教學內容
1.崗前實習培訓,主要內容包括公司培訓、5S及安全培訓、態度觀念培訓、量測技術。
2.模具裝配與調試課程(實訓)操作,主要內容包拉伸類模具裝配,拉伸類模具調試,剪切沖孔及斜契類模具裝配,剪切沖孔及斜契類模具調試,整形類模具裝配,整形類模具調試。
3.模具裝配與調試課程(理論),主要內容包拉伸類模具裝配理論,拉伸類模具調試理論,剪切沖孔及斜(下轉第74頁)(上接第68頁)契類模具裝配技巧理論,剪切沖孔及斜契類模具調試理論,折邊、整形類模具裝配理論,折邊、整形類模具調試理論。
(三)制定考核評價制度
在完成企業課程實訓的后期,由企業部門負責人、企業指導教師和學校指導教師一起對學生的理論知識和操作技能進行評價(見表1)。
一、模具裝配與調試(理論)評價制度
課程成績按百分制評定,第四學期成績由平時成績和理論考試成績組成,平時成績含平時作業,課堂提問,考勤情況等占總成績30%,理論考試成績占總成績70%。
成績評價:采取過程性考核,配分狀況見下表
模具裝配與調試課程的改革,以校企合作為平臺,把生產內容引入課堂,采用項目教學法,極大地激發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提高了他們的專業操作技能,2014級模具設計與制造專業35位學生全部通過了考核,企業對學生的表現給予了很高的評價,學生雖然覺得在企業上課比在學校累得多,但覺得真正學到了本領,非常滿意學校進行這樣的教學改革,可以說這次改革是非常成功的。后續需要加強的是企業生產和教學如何結合得更好,進一步提高學習的效率。
【參考文獻】
[1]楊微.職高模具教學改革的探索與思考[J].常州信息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7(2)
[2]賴華清.高職模具專業的教學改革[J].武漢船舶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6(4)
[3]蒙以嫦.模具教學改革刻不容緩[J].邊疆經濟與文化,2007(2)
[4]陸寶山.高職院校模具專業課程的教學改革與探討[J].輕工科技,20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