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家偉
摘 要:隨著科學技術的快速發展,多媒體在教育教學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利用多媒體開展教學,有效豐富了教學的內容,激發了學生學習的興趣,課堂教學效率得到了全面提升。
關鍵詞:多媒體技術;小學數學;課堂教學;運用誤區;解決對策
當前,多媒體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并不完美,由于教師對利用多媒體開展教學認識不足,存在一定的誤區,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小學數學的教學效果,影響了學生綜合能力的提升。
一、多媒體技術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應用的誤區
(一)對于多媒體存在著依賴性
由于一些教師對于多媒體技術在教學中的應用缺乏有效的了解,所以在教學過程中難以有效把握多媒體技術使用的程度。在教學過程中對多媒體存在著依賴性,影響了教學的有效性。有些教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全程使用多媒體,既沒有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也沒有考慮到學生對數學知識的接受能力,盲目地利用多媒體開展教學。教師過于依賴多媒體,在教學過程中就會過多地使用課件開展教學。這樣師生之間就缺少有效的溝通,教師對學生的實際情況不夠了解,最終影響教學的效果。
(二)盲目使用多媒體
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使用的多媒體課件往往都是從網上下載的,這樣就會導致與學生的實際情況不符。如果教師在開展教學的時候仍然盲目地使用多媒體,就會影響小學數學教學效率。因為教師是照抄多媒體課件,沒有經過細致的備課過程,這樣就會使教師在授課過程中,難以有效把握課堂,尤其是遇到重點或者難點的時候,教師不能夠進行有效的解釋,嚴重影響了課堂教學的效果。
(三)忽視了學生的主體地位
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由于教師在使用多媒體時沒有考慮到學生的心理特征和學習情況,利用多媒體課件采用灌輸式的教學方法。這樣就會使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受到影響。學生難以積極主動參與到數學學習的過程中,學生的思維得不到有效的拓展,影響了數學知識的積累。教師錯誤地使用多媒體開展教學,既影響了教學效率,同時也違背了新課標的發展要求,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小學數學教學的可持續發展。
二、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有效應用多媒體的策略
(一)創設教學情境,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所以,想要提高小學數學教學效率,教師應該注重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所以,教師在使用多媒體開展教學的時候,應該考慮如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熱情,創設學生喜歡的教學情境。例如,在學習《6-10的認識和加減法》的時候,教師可以以小動物的形式表現數字,讓學生通過小動物來認識數字,并且能夠進行加減法運算。例如,教師在講解數字6的時候,可以在多媒體屏幕上展示6個小猴子,并告訴學生猴子正在開會,然后又來了兩個,問學生一共有幾個猴子。會議開到一半的時候走了三個,問學生還剩幾個?教師創設這樣的情境,學生會更加喜歡學習數學,多媒體技術發揮了重要的作用,起到很好的教學效果。
(二)利用多媒體突破重難點知識教學
由于小學生的心理和智力還處于發育階段,認知能力有限。這樣就導致學生對數學知識的理解不夠全面,對于一些抽象的數學知識理解還會出現困難。所以,這個時候教師可以充分利用多媒體突破教學中的重點和難點,提高數學教學效率。例如,在學習《平行四邊形和梯形》的時候,因為學生的認知能力有限,學習難度比較大。這個時候,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來開展教學,把平行四邊形和梯形展示在大屏幕上,讓學生清楚地觀看。然后利用動畫演示來講解平行四邊形和梯形的特征以及怎樣判斷,從而讓學生能夠熟練掌握相關知識,提高數學教學效率。
(三)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
科學合理地利用多媒體開展數學教學,需要教師充分地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從而保證課堂的教學效率。這就需要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該充分明確學生的主體地位和主體作用,認識到自身的引導者和合作者的作用。例如,在學習《三位數乘兩位數》的時候,教師可以在多媒體屏幕上把兩個數相乘的式子列出來,然后讓學生進行計算,得出結果后讓學生與大屏幕上的標準答案對照。同時把具體的計算過程演示出來,讓學生更好地記憶運算知識。在尊重學生主體地位、發揮學生主體作用的基礎上利用多媒體開展數學教學,能夠起到事倍功半的效果。
綜上所述,多媒體作為一種非常重要的教學輔助手段,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教學效率。但是我們還是需要認識到,任何教輔工具都不是完美的,還會存在不好的一面。所以,這就需要我們在使用多媒體開展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過程中應該合理使用,保證多媒體教學的實效性。同時,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從而提高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效率,提升學生的綜合能力。
參考文獻:
[1]任學紅.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使用多媒體的誤區及對策[J].新課程學習(上),2014(1):154.
[2]何葦.小學數學課堂中多媒體輔助教學現狀及對策[J].新課程(小學),2012(3):123.
[3]劉萬鋒.也談小學數學教學與學生生活密切相關[J].新課程(小學),20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