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清海
摘 要:數學的教學是推理的教學,也是推理能力的提高方式。因此,培養學生的數學推理能力成了符合新課標要求,同時滿足社會發展需要的重要教學課題。
關鍵詞:小學數學;數學推理;推理能力
想要激發學生在數學學習中的興趣,使學生能夠在一個活躍的狀態下進行學習,培養學生的數學推理能力是必不可少的過程。也只有實現這個過程,才能讓學生提高學習數學的能力和效率。筆者根據自己近年來的教學經驗和研究相關文獻,總結出培養小學生數學推理能力的方式和方法,本文將就此問題進行重點的闡述和討論。
一、數學推理能力的定義
一般而言,數學推理能力分為歸納推理、演繹推理、類比推理和合情推理。其中,歸納推理是指由個別到一般的推理,將某個或某些特殊現象或問題進行統一的歸納和總結,得出一般的規律;演繹推理是通過嚴格的論證方法將數學知識進行數學體系的建立;類比推理是指通過對兩個具體的對象所相似的屬性進行比對而得出相同或相似的屬性或結論;合情推理時根據已有的正確結論通過實驗、實踐或個人經驗推測某些結果的推理過程。
二、數學推理能力的培養方法
1.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
小學階段的學生在推理上具有不成熟和不穩定的性質,因此,在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引導學生通過自己已有的知識水平進行獨立思考。比如,針對應用題的解答,要通過已知條件推斷解答的思路,并通過最簡便的思考方式達到解決問題的目的。長此以往,學生的思考能力會不斷加強,從而促進推理能力的初步形成。
另外,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理解記憶能力對于培養學生的學習習慣也有積極的作用。針對低年級學生,就可以利用觀察做出推斷,達到化繁為簡的效果。舉例而言,在引導學生解決9+8的計算時,就可以通過觀察推斷出算式可以變為(9+1)+7的形式,加快了計算速度。
2.利用興趣激發學生的推理能力
學習是一個主動的過程,對于學習材料的興趣激發是提升學生學習內因的最好途徑。由于積極主動的推理是建立在對于事物的興趣和感性認識基礎之上,因此,教師要在教學的過程中創設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提高學生的推理能力。
比如,對于“分數和小數的互化”的教學,可以隨意說出一個分數,詢問學生是否可以化成有限小數。針對這個問題,學生會產生濃厚興趣,進而引起求知的欲望和學習的動力。這對于培養學生的推理能力有著重要的作用。
3.教授學習方法,培養推理能力
教授課本上的內容只是教師教學任務的一部分,更重要的是教授學習方法。因此,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應當更加注重學生的推理方法引導。可以通過動手、朗讀、討論等方法培養推理能力。筆者在教學過程中會鼓勵學生積極大聲地回答和討論問題。另外,通過精心設計的課堂問題,增大推理含量,教授學生思考的方法,并且發現這對于學生比較和分析推理能力提升有著明顯的作用。
除了課堂教學,練習題的設計也有助于學生數學推理能力的培養。這是由于解題過程需要縝密的推理能力和過程。在教學中,教師應當根據教學的情況和效果,對有助于培養和發展學生推理能力的練習題重點講授,補充和拓展相關題目。同時,在練習的過程中,教師一定要給予學生充足的獨立思考的機會,讓學生擁有獨立思考的時間和空間,這樣有利于學生的推理在課堂教學之后得以加強和優化,調動學生的推理能力和潛力,促進推理能力的有效鍛煉。
4.通過語言訓練發展數學推理能力
這是很多數學教師在培養學生的數學推理能力時經常忽略的問題。嚴謹且邏輯性強的語言可以促進推理能力的發展,但是小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較差,無法用精煉嚴謹的語言進行推理描述,尤其是數學更是如此。因此,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也是學生推理能力發展的重要過程。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一定要引導并鼓勵學生大膽地將自己心中的想法說出來,并且通過規范的語言和連接詞進行敘述,比如,“首先……然后……再次……最后……”以及“如果……必須……”“因為……加之……所以……”等。讓每個學生擁有說的機會,能夠在潛移默化中提高學生的數學推理能力。
總而言之,數學教學和推理訓練相輔相成,缺一不可。數學由于其嚴密的邏輯性和嚴謹性使得數學課程也成了培養和創造推理的課堂。發展學生的數學推理能力有切實可行的方法,只要教師能夠更新教學觀念,積極引導,耐心培養,一定可以成功地培養小學生的數學推理能力。
參考文獻:
[1]錢曉健.談談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推理能力培養[J].數學教學通訊(初等教育),2013(5).
[2]朱榮武.發現、提出問題與解釋結論:談“探索規律”教學中推理能力的培養[J].小學數學教育,20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