饒歡
摘 要:在語文教學中,學生僅僅學習課本上的知識是遠遠不夠的,教師還要在文本教學的基礎上進行有效的拓展與延伸,豐富學生的知識,拓展學生的視野,開闊學生的眼界。對于小學生來說,由于他們的生活經驗與閱歷不足,在學習課文時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教師要充分起到引導的作用,幫助小學生克服學習中的困難,進而提高語文教學的效率。主要針對小學語文的拓展延伸教學提出了幾點教學策略。
關鍵詞:小學語文;基于文本;拓展延伸;有效教學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發展與不斷深入實施,素質教育中對學生的能力要求也越來越高。在教學實踐中,很多教師著重對文本的分析,忽視了對文本進行有效的拓展與延伸,這樣的教學方式容易讓學生形成“一葉障目,不見泰山”的思維特點,不利于學生思維的發散與視野的開闊。因此,教師要充分利用文本的內容,在教學中進行有效的拓展與延伸,提高學生的知識遷移能力,開闊學生的視野。
一、基于文本,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拓展延伸
1.新課導入拓展
課堂導入是教學過程的開端,也是教學過程中重要的一環。在導入新課時,教師可以結合教材中的課文內容,為學生適時地拓展延伸知識,這樣不僅可以豐富學生的知識層面,開闊學生的知識視野,還可以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教學效率。例如,在教學課文《長城》時,我就先以“孟姜女哭長城”“定城磚”等故事導入,然后為學生介紹“不到長城非好漢”的氣勢,學生都充滿了攀登長城、登頂長城的欲望與決心。于是我便引導學生學習本節課文的內容,懷著飽滿的熱情學生都積極地投入到學習中,課堂教學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2.課文內容拓展
課文內容的教學是語文教學中的重點。教師在進行課文教學時,可以組織學生對所學的課文進行續寫、改寫等,通過學生的實踐來提升他們對課文內容的理解,加強學生對文章中心思想的思考。例如,在教學了課文《皇帝的新裝》后,我就讓學生根據自己的理解,通過想象發散思維續寫課文,將皇帝游行結束回宮后所發生的事情描述出來。有的學生說皇帝回宮后緝捕并嚴懲了兩個騙子,并重重責罰了老大臣;還有的學生說皇帝吸取這次的教訓,不再愛慕虛榮,成為勵精圖治的明君。這樣的續寫活動,學生通過合理的想象推測故事劇情的發展,既可以加深學生對文章的理解,活化文中的人物形象,又可以鍛煉學生的寫作能力。
3.主題思想拓展
在語文教學中,讓學生理解并明白課文的主題思想幾乎是每一篇課文的基本教學目標。但是對于小學生來說,他們對于文章主題思想的理解并不是很全面透徹,這時就需要教師引導學生,對主題思想進行拓展與延伸,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課文。例如,在教學張籍的《秋思》時,學生很難體會到詩人的秋思情懷,我就讓學生根據古詩的內容寫一篇小練筆,著重對詩人的心情與心理活動進行描寫,在反復的思考與討論后,學生很容易理解秋思的含義。另外,教師還可以為學生介紹其他有關秋思的古詩,如杜甫的《月夜憶舍弟》、李商隱的《夜雨寄北》、馬致遠的《天凈沙秋思》等,雖然學生很難將這些古詩的內容全都掌握,但是他們通過類比與聯想就很容易理解古詩所表達的主旨,從而實現了主題的有效拓展與延伸。
二、聯系實際,在實踐生活中拓展延伸
1.聯系生活,豐富學生的體驗
語文與生活是緊密聯系、不可分割的一個整體,教師可以讓學生在實際的生活中理解課文的內容,體會課文中的思想感情。例如,在教學《生命 生命》這篇課文時,我就讓學生在課下仔細觀察一些具有生命力的事物,有的學生觀察了慢慢發芽長出嫩葉的柳樹,有的學生觀察了努力搬家的螞蟻,還有的學生觀察了在石頭下頑強生長的小草,這些具有頑強生命力的植物與動物都讓學生的心靈受到了震撼。通過對這些生活中常見事物的觀察,學生更加真切地感受到了生命的可貴與頑強,使他們對于生命充滿了更多的敬畏與愛護。
2.結合教材,提升學生的情感
語文教材中的內容豐富多樣,教師可以結合教材進行學生的情感拓展,進而提升學生的情感體驗,提升學生的人文素養與道德情操。例如,在教學課文《地震中的父與子》時,我就讓學生思考自己與父親之間發生的小故事,并讓學生回家之后幫助父母做一些事,如給父母洗腳、捶背等,讓父母體會到孩子的愛。體驗了這些事情后學生都成熟了很多,他們不僅更深刻地理解了課文中父子之間的信任與情感,還養成了良好的行為品德,有助于學生的情感變化與心理發展。
總之,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在教材內容的基礎上進行適當的拓展與延伸,可以有效地提高語文教學的效率,提高學生的學習質量與效率。作為一名小學語文教師,我們要在教學中不斷實踐,找到合適的教學策略與教學方法,將課內教學與課外實踐結合起來,在提高學生學習效率的基礎上豐富學生的體驗,提升學生的情感,使其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與思想道德品質,從而為其自身的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
參考文獻:
[1]王爽.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優化小學語文課堂教學[J].中國校外教育,2016(7).
[2]陳淑華.小學語文拓展閱讀教學的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