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芳
【摘 要】交際成了生活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口語交際”成為語文教學的難點之一,特別是農(nóng)村小學的口語教學更是難上加難。如何改變現(xiàn)有教學狀況,提高農(nóng)村地區(qū)學生“口語交際”能力,是我們語文教師應不斷思考的問題。本文結合新課程談談在“口語教學”實踐中的一些見解。
【關鍵詞】小學語文;口語交際;教法探究
新的《語文課程標準》明確指出:“口語交際能力是現(xiàn)代公民的必備能力,應培養(yǎng)學生傾聽,表達和應對的能力,使學生具有文明和諧的人際交流素養(yǎng)。”然而,在實際教育教學中,由于受到傳統(tǒng)教育思想、教學模式的影響,一些學校特別是農(nóng)村學校仍是“讀,寫”訓練有余,“聽,說”訓練不足,其結果是相當一部分學生不敢口語交際,不會口語交際,更不善于口語交際,常常是見了人不敢正視,當眾講話縮頭縮腦,說起話來不是低聲細氣,扭扭捏捏,就是結結巴巴,辭不達意,這不僅嚴重影響了學生的全面發(fā)展,而且挫傷了學生的自尊心,自信心,更嚴重影響了學生的身心健康。對此,我們切不可等閑視之,必須嚴格遵循《新課程標準》的要求,努力使小學生的口語交際教學有一個新的突破,新的提高。以下是我在口語教學中的幾點想法:
一、將口語交際融合在識字教學中
新課改后的小學語文教學,更注重了學生口語交際能力的培養(yǎng),而我們的口語交際教學則無處不在。如我在教學生們識字時,就會不由自主地創(chuàng)設這樣的交際話題:“能告訴同學和老師,你是用什么方法記住這些字的嗎?”然后讓學生們以學習小組的形式開展討論,讓他們在寬松、自主的天地里暢所欲言,發(fā)表見解,互相切磋。最后則采取靈活的指名匯報、小組代表匯報或小老師匯報等方式。這樣,讓學生們在雙向互動的語言實踐中進行口語交際,既培養(yǎng)了學生準確、簡練、有條理地說話能力,又培養(yǎng)了學生真誠待人的品質和大方得體的舉止。而且對學生的組織調控能力、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都有很大的幫助。
二、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口語交際興趣
根據(jù)學生在學習中易受情緒影響的特點,在教學時要想方設法創(chuàng)設各種情境,以調動學生學習的良好動機,借助動力,促使學生們積極參與,樂于參與。如我在教學《桂林山水》時,先出示課件:在悠揚悅耳的笛聲中一幅幅如畫似錦的桂林山水風景圖出現(xiàn)在學生們面前,學生見了不由發(fā)出贊嘆:“好美啊!”老師即時引發(fā)交際話題:“桂林的美體現(xiàn)在哪里?”一石擊起千層浪,同學們紛紛把手舉起來要求發(fā)表自己的想法。就連平時很少發(fā)言的比較內向的同學也勇敢地站起來發(fā)表了自己的看法。再如學生過了一個快樂的寒(暑)假,一回到學校就發(fā)現(xiàn)學生有滿肚子話想說,于是我就在開學的第一節(jié)課上,我的第一句便是“同學們,你們寒(暑)過得怎么樣?”,便激起了學生表達的欲望。他們敞開了心扉,有的說自己去過的地方,看見過的東西,有的談自己做過的事,有的說自己如何想念老師……這樣,說者暢所欲言,聽者聚精會神,課堂氣氛活躍,有利于學生由課外自發(fā)地說轉化為課內自覺地說,養(yǎng)成想要表達的習慣。再延伸到課外,到不同的地方,見不同的人都有一種不吐不快的沖動。
《有趣的游戲》的教學讓我深有體會。我讓孩子們分組做自己覺得有趣的游戲,孩子們像快樂的小鳥一樣飛出教室,迅速組合好,進入了游戲,當孩子們玩得正高興的時候,我打斷了他們,游戲結束,看著孩子們滿臉的失望,我順勢給孩子提出要求,只要能把游戲說得有趣,就可以繼續(xù)玩。“老鷹捉小雞”的小組說:“雞媽媽張開雙手當翅膀保護我們,老鷹快跑不動了還抓不到我們,還有的同學補充說,我害怕被抓住,所以跑得很快,不敢掉隊。”“丟手絹”的小組說:“我蹲在那兒很緊張,其他同學補充說,我發(fā)現(xiàn)手絹,拿了手絹跑得像飛一樣。”孩子們在他們熟悉的游戲中,說出了他們最真實的話,在快樂的活動中進行交際。
三、指導方法,讓學生學會交際
新課標對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中要求:學生應初步掌握學習語文的基本方法。情景的創(chuàng)設為交際做好了前期準備,下一步,老師的任務還應教給學生交際的方法。
(1)有序觀察,按序交際。學會觀察,特別是學會有序觀察是學生順利交際的一個基本方法,例如,教學一年級下冊語文園地《我會講》時,我先讓學生觀察每幅圖,看懂每幅圖,通過看第四幅圖,讓學生想猴子們用什么辦法撈回了球,小組互評,誰的辦法好。讓學生養(yǎng)成有序觀察,認真思考,按序交際的好習慣。
(2)認真傾聽,靈動交際。傾聽是學生順利進行交際的良好的習慣,培養(yǎng)學生交際能力時,應不忘引導學生聽別人說話要認真、專注,聽清楚別人表達的意思,以便能對別人的話做出及時反應,靈動交際。
四、賞識與鼓勵相結合,提高口語交際能力
興趣是學習的第一動力。口語交際中對學生興趣的激發(fā)尤為重要,因為有了興趣,學生才有交流的動機,有了興趣,學生的思維才會活躍。在教學中,贊揚是激發(fā)學生興趣的法寶。無論在課內課外,我總是用心地從每一個學生的每一次說話過程中努力去發(fā)現(xiàn)他們的閃光點。如在一次口語交際中,我出示話題:“我最喜歡的花”。要求學生們說說花的特點。我讓他們先準備,可以討論交流、研究。教室里頓時熱鬧起來。有的說喜歡月季花,因為它紅得似火;有的說喜歡梨花,因為它白得如雪……對學生來的發(fā)言我及時地給予肯定,贊美與鼓勵,讓學生獲得成功的體驗。當然,對學生話語中的不足之處,我也總是及時指出、糾正,但語氣相當委婉,決不挫傷學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這樣,讓學生有一個自立的、自由的、多邊的、快樂的交流過程,學生才能既注重自己說,又能注意聽者的回應并及時作出信息處理。我們作為教師,應善于發(fā)現(xiàn)和贊揚自己的學生,使學生從小愛上口語交際課,培養(yǎng)學生樂于與人交流的意識,并使其具有良好的口語交際能力。
五、發(fā)展學生語言,注重實踐運用
培養(yǎng)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僅僅靠課內是遠遠不夠的,還必須引導學生運用課內學到的口語交際知識,積極主動地在平時的社會生活中進行實踐,并在生活中不斷發(fā)展、規(guī)范學生的口頭語言。豐富多彩的生活能給口語交際提供“活力源泉”。 陶行知說:“生活即教育”,生活就是口語交際的內容,口語交際是生活的工具,豐富多彩的生活就是學生交際的舞臺,就是學生交際的源泉,教師在課堂中創(chuàng)設情境,教給學生交際的方法,還應利用課外時間,讓學生在生活中實踐交際的本領。即“在游泳中學會游泳”。
(1)在學校生活中,實踐交際本領。學生在校時間至少有6小時,在這段時間,學生之間要發(fā)生許多的事,這就是進行交際的契機。開學初的班干部選拔,選誰?為什么選他?同學之間的交流就是一種口語交際,如何奪得每周“流動紅旗”,讓學生出謀劃策。下課時,學生針對上課時不明白的問題和我交流時,我們在走廊上進行了十分鐘的口語交際。
(2)在家庭生活中,實踐交際本領。學生生活的時間最長的還是在家庭中,因此,讓學生實踐交際能力的機會,延伸到家里是非常有必要的,于是我做了這樣的嘗試;我讓學生把自己一天的所見所聞講給父母親聽,內容不限,可以是班上發(fā)生的,校車上發(fā)生的,路上看到的、聽到的。也可以是和兄弟姐妹之間發(fā)生的事,可以是趣事,可以是為某一事,倆人之間進行的或爭執(zhí)、或交流,做了這樣的嘗試之后,我深刻地發(fā)現(xiàn),交際的時間跨度大了,不再局限于學校;愿意交際的面廣了,不再局限于個別人;交際的內容多了,不再言之無物;交際的話題多了,不再言不由衷。
總之,在語文課程改革的今天,教師必須按照小學生的特點,轉變觀念,改進策略,充分調動學生的主動性、積極性,讓學生在口語交際中真正活起來、動起來,讓口語交際真正融進學生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