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海淵
【摘 要】翻轉學習的出現既是以薩爾曼·可汗為代表的廣大教師不斷探索實踐的結果,作為一種新的教學模式,翻轉課堂完全顛覆了傳統教學模式翻轉課堂使得教師從傳統課堂中的知識傳授者變成了學習的促進者和指導者。在翻轉課堂中,學生成了學習過程的中心。翻轉課堂是一個構建深度知識的課堂,學生是課堂的主角。他們需要在實際的參與活動中通過完成真實的任務來建構知識,教師應該在教學的各個環節中不斷持續創新翻轉教學,給學習者帶來積極、主動、高效的學習狀態。
【關鍵詞】翻轉課堂;學習方式;課堂改革;教育理念
一、翻轉課堂概念及溯源
翻轉課堂,也被稱為“顛倒課堂”,是通過逆向安排知識傳授和知識內化,改變教師和學生在傳統教學過程中的角色,重新編排教師和學生課堂教學內容、性質的新型教學模式。第一個提出翻轉課堂的是教師喬納森·伯爾曼和亞倫·薩姆斯,他們于2007年將這種新型教學模式應用在美國科羅拉多州落基山林地公園高中的化學課堂中,使得美國一些學校開始流行采用翻轉課堂模式,緊隨其后薩爾曼·可汗利用翻轉課堂成立了可汗學院,迎來了“未來教育”的曙光。2011年,薩爾曼·可汗在TED大會上的演講《用視頻重新創造教育》中推廣翻轉課堂,翻轉課堂因此成為全球教育關注的教學模式,被加拿大的《環球郵報》評為“2011年影響課堂教學的重大技術變革”。自2009年起基于微課程的研究,翻轉課堂應運而生,與傳統的課堂教學模式不同,在“翻轉課堂式教學模式”下,學生在家完成知識的學習,而課堂變成了老師學生之間和學生與學生之間互動的場所,包括答疑解惑、知識的運用等,從而達到更好的教育效果。
二、翻轉課堂與語文教學契合實踐
(1)翻轉課堂的課前部分不等于視頻教學,也不等于課前預習,而是學生的深度自學
對于“翻轉課堂”而言,課前的視頻學習是不可缺少的內容。但翻轉課堂并不等于視頻教學。在網絡上也充斥著大量的教學視頻,但翻轉課堂的課前視頻不同于這些教學視頻,一是視頻比較短,多在15分鐘以內,二是有后續的課堂吸收內化階段,并非單向、終結和封閉的教學。以語文教學為例,教學內容一般分為閱讀教學、作文教學和語言表達教學三個方面,作文的寫作指導、語言表達的方法指導及閱讀材料的基本問題探究如內容、主旨的分析可納入課前視頻的錄制。翻轉課堂的課前部分是學生深入學習的過程,學生在教師視頻的指引下獨立自主的學習,把握基本知識、學習基本技能,并以此解決基本問題。對于數學學科和科學學科技術性比較強的學科而言,實質就是教師在視頻中完成基本知識和典型例題的講析,學生自主學習,再獨立解決問題,完成作業,即把昔日課堂上的新課講授部分直接通過課前視頻來完成。由于視頻可以反復播放,并自由控制播放進度,因此一些繁忙或者理解能力差的學生可以自主地選擇學習時間并調整學習進度,甚至反復學習,同時,學生需要通過自學以解決問題、完成作業,因此必須主動深入地學習,學習的主動性得到充分發揮。這正是“翻轉課堂”高效的奧秘之一。
(2)翻轉課堂的課堂部分必須根本性地區別于以教師為中心的信息傳遞,是以合作為主要方式的發展性學習對“翻轉課堂”而言,其成效的真正關鍵在于課堂,而課堂對教師的挑戰也最大。此時的課堂不再是以教師為中心的預設性的信息傳遞,學生在課前深度自學中所發現的問題和遇到的困難應該在課堂上得到解決,由于個體的差異性,問題和困難會是各種各樣甚至千奇百怪的,極其可能不在教師的經驗之內及準備之中,而且教師對整個課堂的組織調控能力會受到極大的挑戰。但翻轉課堂的課堂價值在于,學生的問題無須經歷以前課堂講授、課下作業的過程就得以呈現,教學的重心從整體性的講授轉變為個性化的提升。學生主動性得到充分激發,在生生合作、師生碰撞的過程中甚至可以誕生一些全新的思考,這對于學科的發展甚至都具有積極的意義。因此,實踐“翻轉課堂”必須根本性地革新教師的觀念,課堂上教學內容與教學模式都必須做出根本性的改變,如果課堂上依然沒有以學生課前的深入學習為基礎,依然是在課上對一些基本的知識和技能進行傳授,依然沒有尊重學生的個性化問題而進行合作化的學習,依然沒有使學生在前期學習成果的基礎上得到提升與發展,那么課堂就沒有真正得到翻轉。
三、結語
“翻轉課堂”顛倒了傳統的學習流程,采用課前在線學習與課上個別化指導相結合的混合模式,增加了學生和教師互動和個性化的溝通,充分地發揮了學生的主動性,提高了教學的效益。在面“對翻轉課堂”這一教學模式時應該利用技術而不囿于技術,把握住“翻轉課堂”的核心,推動西部農村語文教學改革的深入。
參考文獻:
[1]王建國.翻轉課堂在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的運用[J].基礎教育研究,2015(08):14.
[2]余映潮.閱讀教學中的微型寫作[J].中學語文教學.2013年10期
[3]邵華.微課理念引導的高職課堂教學模式改革研究[J].成人教育.2014年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