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影
【摘 要】1990年美國早期教育專家協會在《3-8歲兒童評價指導》中指出:評價的結果應有利于教師對幼兒學習和發展的支持,有利于鑒別幼兒的興趣和需要,有利于對個別幼兒制定計劃和進行指導;對幼兒的評價,應能夠反應他們能做的輔助工作或獨立做的工作。2001年教育部頒布的《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1]中將幼兒園的評價界定為:“是了解教育的適宜性,有效性,調整和改進工作,促進每一位幼兒的發展,提高教育質量的必要手段。”本文基于時間探索形成的研究成果從幼兒的戶外體育活動入手,從觀察記錄開始,以表格的形式詳細闡述戶外活動的內容,通過事件描述、事件分析與教師的支持;詳細評價幼兒戶外體育活動中的語言、心理動態以及教學活動的調整策略;在互相合作、分享、交流、協商的過程中萌生的情感,評價戶外體育活動中幼兒親社會行為的發展。
【關鍵詞】觀察法;幼兒園;體育活動;親社會發展
一、運用觀察法評價幼兒園戶外活動的優點
幼兒園戶外活動評價是指多途徑收集記錄評價信息的方法,而作為幼兒園教師經常使用又便于操作的當屬觀察法。觀察法可以從時間、空間的不同角度對幼兒戶外活動進行事件描述、事件分析、事件總結從而達到評價的最終目的。還可以運用觀察法對幼兒個體行為表現及教師開展的集體教學活動評價的幼兒發展。
二、運用觀察法詳細記錄評價戶外體育活動
我園運用觀察法評價幼兒在戶外體育活動中觀察他們的情緒狀況、興趣愛好、認知和經驗水平,從使用操作材料的情況以及語言的發展水平,發展幼兒社會性的表現以及在戶外活動中幼兒個體的自主操作性和創造性的行為延伸。
1.運用觀察表格詳細記錄戶外體育活動的內容有助于教師評價
2.分析記錄戶外體育活動觀察表評價的有效性
表1-1教師們首先需要考慮幼兒的年齡特點,選擇幼兒感興趣的材料(幼兒可以自主選擇)并結合周圍的場地環境(根據我園地理環境進行劃分的攀爬、角色區、綜合建構區、沙水池區、車類區等五大區域)是怎樣使用的?使用材料時是否表現出一定的創造性?是否有更多的以物代物的假想性游戲行為?是否能靈活地處理材料不足的問題?[2]游戲的來源或幼兒的生成既是該活動是從哪里來的?我們可以追溯到《主題課程》或者是幼兒的生活經驗,前者是依托教材與主題教育教學活動之間的關系,后者則是在幼兒已有的經驗基礎上生成或者是延伸。觀察記錄中的操作以及語言思維幼兒教師可以實事求是的記錄幼兒與幼兒之間、幼兒與材料之間的敘事性描述重點在于記錄在體育活動中發生問題之后他們是如何解決的?以及在解決問題過程中他們的行為有著怎樣的變化?是否能夠選擇合作分享謙讓、守規則等方式解決問題?作為活動的支持者參與者和組織者幼兒教師應該怎樣對活動進行整理分析與評價,為下一次體育活動的開展調整策略。
三、運用戶外體育活動觀察表評價幼兒的親社會發展
在幼兒觀察記錄表上我們為你會發現幼兒在溝通、合作、安慰、輪流的行為中漸漸能夠去解決一些在戶外體育活動中突發的事件。這一點充分體現了幼兒在戶外體育活動中的親社會行為的傾向。怎樣評價戶外體育活動中幼兒的親社會發展?親社會發展其具體情況為,中班幼兒僅在同情行為和安慰行為方面有明顯發展;大班和學前班幼兒的幫助行為、捐助行為、合作行為、分享行為、守信行為和輪流均有一定發展。進一步通過實驗驗證情境啟動下的戶外體育活動對幼兒親社會行為的促進作用。我們以大班戶外體育活動《解救小動物》為例進行分析
幼兒親社會行為發展評價包括四個因素[4]即情感因素、責任因素、利他因素、協作因素作為評價幼兒規則行為的遵守、關愛同情、分享互助等良好行為習慣的養成。戶外體育活動在親社會行為發展中通過目標的預設在行為中觀察、詳細記錄,以同情、感激、助人、堅持的標準評價幼兒的表現。
總之,運用觀察表格詳細記錄戶外體育活動的內容有助于教師評價或分析幼兒的發展特別是親社會發展,規范幼兒在室外的游戲和體育活動,有力地提升幼兒的發育和學習。
參考文獻:
[1]教育部基礎教育司,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解讀[M],江蘇教育出版社,2002.
[2]董旭花,幼兒園自主游戲觀察與記錄——從游戲故事中發現兒童[M],中國輕工業出版社,2015,(12)
[3]朱家雄,幼兒園課程模式[M],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3.6.
[4]全海英,體育活動發展3-6對幼兒親社會行為的理論與實踐研究[D],遼寧師范大學博士學位論文, 2012 . (6):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