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昱君

摘要:目的 主要是對原發性腎病綜合征的中醫內科治療進行了研究探討,以此來尋求最佳的治療措施,提升治療效果。方法 主要是選取本院2014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60例原發性腎病綜合征的患者,并且對其給予相關的中醫內科治療,最終對治療患者的臨床資料進行分析思考。結果 對60例患者給予中醫內科治療方式,其治療效果十分的明顯,其中治愈患者有45例,好轉的患者有12例,其中無效的患者有3例,其療效十分顯著。結論 在進行原發性腎病綜合征的治療中運用中醫內科治療法具有很高的療效,提高了臨床治愈的幾率。
關鍵詞:原發性腎病綜合征;中醫內科治療;探討
對于腎病綜合征來說,主要是由多種腎小球疾病所引發的一種綜合征,其臨床特征則是具有大量的蛋白尿、少量的血漿蛋白,并且會產生水腫以及增加血脂等狀況。主要是分為原發性以及繼發性兩種。其繼發性腎病綜合征主在臨床上的表現為微小的病變性腎病,并且其具有局灶性節段性腎小球硬化,系膜增生性腎小球腎炎以及膜性腎病等病理分型。在對原發性腎病綜合征的臨場治療中,運用西藥治療的療效不是很明顯,經常會出現復發的狀況,并且時常會產生感染以及急性腎衰竭等并發癥。本文探討; 原發性腎病綜合征的中醫內科治療效果。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本研究主要是選取本院2014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60例原發性腎病綜合征的患者進行了分析,這些患者中其中男性為37例,女性為23例。年齡在13~69歲,患者病癥則是在3個月~6年。
1.2診斷標準 對于原發性腎病綜合征治療的診斷標準主要是按照中醫內科診斷的標準:其中蛋白尿若是>3.5 g/d,同時其血漿蛋白<30 g/L,那么即可將其診斷為低蛋白血癥。并且患者若是伴隨水腫的癥狀,其基本特征呈現則是為高脂血癥的臨床綜合征,要想做到確診必須具備這些條件。
1.3病因病機分析 腎病綜合征的臨床發病特征主要表現在以下幾點:①是風邪侵襲肺部,那么將會直接導致患者肺失宣降產生風風水證。②就是脾虛,這樣將會導致患者的功能逐漸降低最終產生水腫的狀況。原因是腎為水臟,腎虛將會降低人的身體功能產生水腫的狀況。③就是對于一些病程較長的患者,那么其脈絡將會受到侵擾,從而來產生淤血以及水腫的狀況。原發性腎病綜合征主要是本虛標實,其本虛指的是肺、脾、腎三臟較為虛弱,標實主要說明其存在濕瘀的現象。這樣臨床觀察顯示的病機不會單獨出現,很多病機都是相互摻雜出現的,尤其是脾腎揭虛的狀況。④也存在一些虛實參雜標本同現的狀況。這樣在臨床的診斷以及治療中必須要進行辯證性的治療,以此來充分分清主次,認真進行分析治療。
1.4中醫內科治療 對于一些較為常見的證型治療主要內容有:首先肺脾氣虛濕盛型,患者的臨床表現是氣短,渾身無力身體疲倦,并且會伴隨水腫的出現[1]。同時患者會出現腹脹以及舌淡苔的狀況,患者的脈象較弱。對著該證型的治療主要是對患者進行補氣健脾利濕為主。中藥方則是為20 g生黃芪、15 g炙黨參、30 g山藥、15 g焦白術、15 g茯苓、30 g薏苡仁、15 g大腹皮、10 g防已。利用該藥方對其治療具有較高的療效[2]。其次就是對于脾腎陽虛水泛型的治療。患者的特征就是面部泛黃,伴隨水腫狀況出現,并且身體寒冷四肢無力,腰膝酸軟,排尿較少,脈象較為微弱等狀況。對其的治療主要是以溫補脾腎、化氣行水為主。中藥方為:10 g熟附片,15 g茯苓、15 g仙靈脾、10 g澤瀉、15 g益母草、15 g焦白術、20 g菟絲子、10 g補骨脂、40 g山藥[3]。若是患者出現了水腫加重的現象,那么必須可以為患者給予桑白皮、生姜皮、陳皮以及茯苓等藥物對患者進行消腫,同時也可以配合相應的激素治療,以此來充分的促進患者的康復。之后對于氣陰兩虛型的患者治療,主要是進行清養肺腎,補氣健脾。中藥方為:15 g黨參、9 g丹皮、9 g桑葚子、9 g茯苓、9 g川斷、9 g枸杞、9 g黃精、9 g山藥、9 g白術、9 g麥冬、15 g生地。另外對于肝腎陰虛型患者治療要對做好益陰清熱、滋補肝腎。中藥方為:9 g鱉甲、15 g首烏、15 g丹皮、15 g川斷、15 g牛膝、15 g旱蓮草、15 g枸杞子、15 g女貞子以及15 g茯苓、12 g山萸肉[4]。再者對于脾腎陽虛者的治療要堅持溫補脾腎、化氣行水的原則,中藥方為:30 g益母草、30 g車前子、15 g豬苓、12 g山萸肉、9 g巴戟天、20 g仙靈脾、9 g澤瀉、12 g白術以及15 g山藥。最后就是杜宇脾虛濕困型,主要治療方式是健脾益氣,利水化濕。其中藥方為15 g大腹皮、15 g厚樸、15 g車前子、15 g山藥、9 g陳皮、9 g澤瀉、12 g白術、15 g茯苓以及15 g黨參。
1.5療效診斷標準 ①患者的臨床癥狀消失,并且尿蛋白逐漸趨于正常,其總量<0.12 g/d,膽固醇的濃度在5.6 mmol/L以下,并且其血清白蛋白將會>35 g/L,腎功能則是為正常的治愈。②患者的腎功能恢復正常,尿蛋白總量控制在0.13~0.5 g/d則是為好轉。③是患者的臨床癥狀消失,但是其患者的尿蛋白沒有得到有效的改善,那么則是說明其無效。
2 結果
對本組60例原發性腎病綜合征的患者實施中醫內科治療,其得到了較為顯著的療效,治愈患者有45例,好轉的患者有12例,其中無效的患者有3例,其療效十分明顯。
3 討論
對于原發性腎病綜合征來說,屬于一種較為常見的泌尿系統疾病,并且其常見病因有膜性腎病、局灶性節段性腎小球硬化,系膜增生性腎小球腎炎以及微小病變腎病等[5]。在中醫學范疇中,原發性腎病綜合征屬于水腫的范疇。并且該病癥在進行治療中其病程十分長,很難進行治愈,發病的機理較為復雜。因此在進行中醫的治療中,主要方式是利用辯證施治的方式以此來保證身體獲得陰陽平衡,從而來順利痊愈。但是在對患者進行中醫的治療中,必須要針對患者的實際情況,進行科學合理的選用藥方,以此來取得最大的療效。
參考文獻:
[1]余敏,王億平.瘦素與慢性腎衰竭關系及中醫藥干預研究[J].中醫藥臨床雜志,2015,(09):10-11.
[2]郭延臣,趙力.中西醫結合治療常復發性原發性腎病綜合征57例療效觀察[J].內蒙古中醫藥,2012,(13):50-51.
[3]韋喆.難治性原發性腎病綜合征的治療現狀[J].內科,2012,(05):30-31.
[4]張新安,劉曉麗,邵德賓.雙倍劑量雷公藤多苷治療老年人原發性腎病綜合征36例療效觀察[J].中國民族民間醫藥,2012,(16):40-41.
[5]李靖,李紅.健脾益腎、化瘀泄濁法治療早中期慢性腎衰竭療效觀察[J].山西職工醫學院學報,2015,(03):55-56. 編輯/翟辰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