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紹懷

摘要:目的 探討微創血腫碎吸術治療少量高血壓腦出血的臨床應用方法與效果。方法 結合2014年1月~2015年1月我院收治的100例少量高血壓腦出血患者,將其隨機均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在基礎治療的同時分別實施常規藥物治療與微創血腫碎吸術治療,比較兩組的臨床療效。結果 觀察組患者的再出血發生率為8.0%,低于對照組(34.0%),血腫吸收時間短于對照組,神經缺損程度評分低于對照組,生活能力評分高于對照組,差異顯著,P<0.05。結論 微創血腫碎吸術可以在短時間內有效清除血腫,減輕患者的神經缺損程度,提高生活能力。
關鍵詞:高血壓腦出血;微創;血腫碎吸術
Clinical Application of Minimally Invasive Hematoma Aspiration in the Treatment of a Small Amount of Hypertensive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
WANG Shao-huai
(Changning County People's Hospital,Changning 644300,Sichuan,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clinical application and effect of minimally invasive hematoma aspiration in the treatment of a small amount of hypertensive cerebral hemorrhage.Methods 100 patients with cerebral hemorrhage treated from 2015 January to 2014 January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and observation group.At the same time,the implementation of conventional drug therapy and minimally invasive hematoma aspiration,compared the clinical efficacy of the two groups.Results The incidence of re bleeding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8%,low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34%),the absorption time of hematoma was short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the score of nerve defect was low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the difference was significant,P<0.05.Conclusion Minimally invasive hematoma aspiration can effectively remove the hematoma in a short time,reduce the degree of neurological defects,improve the living ability.
Key words:Hypertensive cerebral hemorrhage;Minimally invasive;Hematoma aspiration
近幾年,隨著社會經濟的進步,人們的生活節奏加快,飲食結構與發生了較大改變,少量高血壓腦出血發生率持續升高,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高血壓久治不愈、頻繁發作的局 面[1]。筆者探討微創血腫碎吸術治療少量高血壓腦出血的臨床應用,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2014年1月~2015年1月我院收治的100例少量高血壓腦出血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均符合有關的診斷標準,即:①符合神經病學分會制定的診斷標準(1997年);②經過CT或MRI檢查確診;③血腫量在20~30 ml。將所有患者隨機分為兩組,每組各100例,觀察組包括男性31例,女性19例;年齡53~76歲,平均(59.8±6.8)歲;出血部位:腦葉出血13例,內囊出血37例。對照組包括男性30例,女性20例;年齡52~76歲,平均(60.1±7.2)歲;出血部位:腦葉出血12例,內囊出血38例。兩組患者一般資料無明顯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所有患者均接受基礎治療,對神志、意識與瞳孔變化進行密切觀察,監測生命體征,實施心電監護,給予吸氧治療,通過霧化吸入促進排出痰液,幫助患者翻身叩背,治療低血氧癥,使呼吸道保持通暢,避免腦水腫加重,根據實際情況盡早實施氣管切開。對照組同時進行常規用藥治療,觀察組則行微創血腫碎吸術治療,具體操作如下:在CT輔助下確定穿刺方向與穿刺點,以血腫中心位置為穿刺點,常規消毒,采用2%利多卡因行局部麻醉,沿與顱骨平面垂直的方向插入一次性YL-Ⅰ粉碎穿刺針,調整至合適深度,緩慢將碎吸針送入近腦內血腫的中心處,連接引流管(用10 ml注射器)并緩慢抽吸。如果血腫的狀態為凝固,則抽出難度較大,應當用針型血腫粉碎器多次進行沖洗,沖洗液的成分包括250 ml生理鹽水與6250 U肝素。不時旋轉針體,不斷變換沖洗方向,使血腫液均勻、快速、徹底流出。等待腦內雪中沖洗液比較清亮后可以將相關側管夾閉。定時用2~4 ml生理鹽水+2萬U尿素酶混合液在腦內血腫腔進行噴注,夾閉引流管4h后再開放,基本清除血腫后可將穿刺針拔除,密切觀察生命體征、意識與瞳孔的變化。
1.3觀察指標與評價標準 患者出院后對其進行6個月的隨訪,觀察、記錄兩組患者的腦內血腫吸收時間以及再出血發生率。采用臨床神經功能缺損標準評定患者的神經功能缺損情況,滿分為45分,分數越高表示神經缺損越嚴重。采用Barthel ADL量表評估患者的生活能力,共分為床上自理、用輪椅時需要輔助、輪椅自理、生活基本上可以自理、日常生活完全能夠自理幾個等級,滿分為100分,分數越高表示生活自理能力越高[2]。
1.4統計學處理 在統計學軟件包SPSS 14.0中輸入相關數據,并進行分析和處理,采用(x±s)的方式表示計量數據,并用t檢驗其組間比較,采用百分比的方式表示計數數據,并用χ2檢驗其組間比較。如果P<0.05,組間數據存在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觀察組患者的再出血發生率為8.0%,低于對照組(34.0%),血腫吸收時間短于對照組,神經缺損程度評分低于對照組,生活能力評分高于對照組,差異顯著,P<0.05,具有統計學意義,見表1。
3 討論
目前,高血壓腦出血已經發展為全球范圍內一種嚴重威脅公眾健康的疾病。雖然常規治療方案中綜合了許多不同方面的治療措施,能夠有效降低顱內高壓,從而避免發生繼發性生理和病理變化,使預后效果得到改善,但是仍然難以取得理想的治療效果[2-3]。究其原因,主要是腦內血腫會使周圍腦組織受到一定的壓迫,從而誘導形成腦水腫,增高顱內壓水平,甚至還會引發不良事件,比如腦疝、腦干出血和壞死 等[4]。幕上血腫>30 ml或幕下血腫>10 ml是高血壓腦出血的主要指征[5]。在CT、MRI的引導下運用立體定向儀定位并穿刺,可以有效降低誤差,從而對少量高血壓腦出血起到良好的治療效果[6]。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的再出血發生率為8.0%,低于對照組(34.0%),血腫吸收時間短于對照組,神經缺損程度評分低于對照組,生活能力評分高于對照組,差異顯著,P<0.05,具有統計學意義。說明在少量高血壓腦出血的治療中,采用微創血腫碎吸術的臨床療效優于常規藥物治療。
綜上所述,采用微創血腫碎吸術治療少量高血壓腦出血,可以在短時間內有效清除血腫,避免復發,減輕患者的神經缺損程度,提高生活能力,改善生存質量。
參考文獻:
[1]王潼.微創顱內血腫碎吸術治療少量高血壓腦出血的臨床分析[J].中國醫藥指南,2015,15(8):175.
[2]向本友,楊期明,蘇化慶,等.微創血腫碎吸術治療高血壓腦出血的臨床研究[J].神經疾病與精神衛生,2013,32(01):31-34.
[3]曹輝,李軍榮,狄晴.微創顱內血腫碎吸術合并納絡酮治療高血壓性腦出血的臨床研究[J].臨床神經病學雜志,2012,23(01):49-51.
[4]張玉萍.微創顱內血腫碎吸術治療高血壓腦出血的護理研究[J].實用心腦肺血管病雜志,2012,(11):55-57.
[5]康強,周東,曾勝田.微創顱內血腫碎吸術治療少量高血壓腦出血[J].廣東醫學,2012,(20):68-70.
[6]覃川,晏怡,陳勇,等.微創血腫淬吸術與開顱血腫清除術治療高血壓腦出血的療效比較[J].重慶醫學,2012,41(13):2147-2419.
編輯/羅茗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