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顯政

摘要:目的 探討微生態制劑對小兒腹瀉的治療效果。方法 選取2013年6月~2014年6月在我院接受治療的79例腹瀉患兒,分成觀察組40例,對照組39例,對照組患兒施行常規治療,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施行微生態制劑治療,觀察平均腹瀉消失時間、平均住院時間及不良反應情況。結果 觀察組患兒治療效果(總有效率97.50%)顯著優于對照組(總有效率74.36%)(P<0.05)。患者腹瀉消失平均時間及住院平均時間均較對照組少(P<0.05)。兩組用藥安全性比較不存在明顯差異(P>0.05)。結論 微生態制劑對小兒腹瀉的治療效果顯著。
關鍵詞:微生態制劑;小兒腹瀉;常規治療;治療效果
腹瀉是小兒多發病、常見病,每年10億人次腹瀉中小兒腹瀉占20%左右,死亡率在0.51%上下[1]。小兒腹瀉主要原因是其免疫功能較弱,腸粘膜保護功能不強。微生態制劑有利于改善腸粘膜保護功能,逐漸治愈小兒腹瀉,利于其生長發育。本文探究了微生態制劑對小兒腹瀉的治療效果,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2013年6月~2014年6月在我院接受治療的79例腹瀉患兒,男45例,女34例,平均年齡(2.5±0.9)歲,分成觀察組40例,對照組39例。入院治療前患兒均出現不同程度腹瀉癥狀,大便次數>4次/d,部分患兒伴有發熱與嘔吐加輕度脫水,檢查糞便均為非細菌性腹瀉。兩組患兒一般資料無明顯差異(P>0.05),臨床可比性高。
1.2方法 全部患兒需常規補充生理鹽水,維持體內酸堿平衡。對照組患兒施行常規治療,口服蒙脫石散,依據患兒年齡≤3歲服用劑量≤4.5 g/d,>3歲服用劑量≤9 g/d。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施行微生態制劑治療,口服微生態制劑(如雙歧桿菌四聯活菌片),2片/次,3次/d,將其溶入50℃下溫水送服。注:每種藥服用間隔必須在1 h以上。
1.3觀察指標 ①顯效:治療48 h后患兒腹瀉恢復到1~2次,大便顏色正常且成型,腹瀉癥狀消失;②有效:治療72 h后患兒腹瀉恢復2次以下,大便成型,顏色趨于正常,腹瀉癥狀顯著減輕或消失;③無效:無任何變化,個別出現加重現象,需及時調整治療方案,總有效記顯效與有效。記錄患者腹瀉消失時間及住院時間,計算平均值。治療過程中詳細記錄患兒出現的不良反應情況。
1.4統計學分析 采用SPSS 19.0軟件處理觀察數據,計數、計量資料行χ2/t檢驗,P<0.05時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兩組患兒治療效果比較 觀察組患兒治療總有效率為97.50%,對照組總有效率為74.36%,觀察組顯著優于對照組(P<0.05),見表1。
2.2兩組患兒腹瀉消失時間及出院時間比較 兩組比較平均腹瀉消失時間及平均住院時間,觀察組均較對照組用時更短(P<0.05),見表2。
2.3兩組患兒不良反應情況比較 觀察組不良反應發生率為7.50%;對照組不良反應發生率為10.25%,見表3。
3 討論
小兒腹瀉屬于臨床常見病、多發病,小兒自身腸胃功能較差且免疫力低,發生概率較高。患兒大多大便次數明顯增多,排便次數>3次/d,嚴重者會出現高熱、嗜睡、昏迷等,患兒體內酸堿失衡嚴重并伴有脫水[2]。小兒腹瀉多發是因為其處于生長發育期,腸胃功能還未發育完全,極易受外界影響導致腸道菌群失調,腸道菌群正處于向成人正常菌群演變,腸道不穩定,功能脆弱,易受細菌、食物毒素、藥物作用等影響,促使腸道微生態紊亂,益生菌減少[3]。蒙脫石散能夠有效保護消化道黏膜,其顆粒可持續覆蓋在腸道黏膜上,形成保護屏障,吸附大量細菌、病毒及其他毒素,有效保護腸道,阻止致病因子攻擊,修復受損腸道上皮并促進其再生[4]。雙岐桿菌四聯活菌片包含嗜酸乳桿菌、嬰兒雙歧桿菌、蠟樣芽孢桿菌、糞腸球菌等活菌成分[5]。其中嗜酸乳桿菌與雙歧桿菌增加腸道蠕動,調節胃腸功能,產生有機酸及多種酶,增加乳糖在腸道內發酵分解。糞腸球菌可覆蓋在腸道上,對腸道構成保護屏障。蠟樣芽孢桿菌消耗大量氧,降低腸道局部氧濃度,利于厭氧菌(雙歧桿菌、乳桿菌、鏈球菌等)在腸道內生長繁殖,從而調節腸道微生態平衡[6]。采用溫水、牛奶送服,有利于保護活菌活性。將蒙脫石散與雙岐桿菌四聯活菌片連用治療腹瀉,可以相互促進、協調,保護患兒消化道黏膜同時調節胃腸道功能,快速修復胃腸道上皮細胞[7],促進患兒腸道疾病盡快恢復,縮短治病時間與住院時間。本研究觀察組加入微生態制劑治療后,患兒總有效率達到97.50%。觀察組在腹瀉消失平均時間及住院平均時間上較對照組顯著縮短,說明雙岐桿菌四聯活菌制劑能縮短患兒腹瀉消失時間,減輕患兒痛苦,且不良反應為輕度便秘及少量皮疹,均未影響治療,說明微生態制劑安全性較高。
綜上所述,微生態制劑對小兒腹瀉的治療效果顯著,可有效提升治療效果,縮短腹瀉時間及住院時間,不良反應少安全性高。
參考文獻:
[1]唐寶.微生態制劑在治療小兒腹瀉中的應用[J].中外醫學研究,2014,12(7):52-53.
[2]楊超.小兒細菌性腹瀉的病原菌分布特點與耐藥性分析[J].中外醫學研究,2011,9(21):73-74.
[3]王菊花,付靜,馬麗,等.微生態制劑治療小兒抗生素相關性腹瀉療效觀察[J].兒科藥學雜志,2010,16(5):64-65.
[4]劉彥通.小兒腹瀉治療中的微生態制劑應用分析[J].中國現代藥物應用,2015,9(8):161-163.
[5]張海平.探討微生態制劑在治療小兒腹瀉中的臨床效果[J].按摩與康復醫學(下旬刊),2012,3(10):76-77.
[6]李天如.微生態制劑治療小兒腹瀉病的療效觀察[J].現代預防醫學,2012,39(15):3847-3850.
編輯/翟辰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