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仕聰
摘要: 新課改要求教師注重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和習慣,給學生更多的自主學習時間,這就有效地區別了應試教育的教學理念,改變了枯燥無味的教學課堂,使課堂教學充滿了活力。
關鍵詞: 小學語文;課堂活力;新課改
中圖分類號:G623.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2-1578(2016)09-0087-01
傳統的課堂教學可以說是毫無興趣可言,因為一切都是以應試教育為指導,應試教育追求的是高升學率,并不是有趣的課堂教學形式,所以,出現這種局面也是不足為怪的。新課改實施以來,我國的教育理念也發生了很大的改變,新課程標準也對師生提出了全新的要求,新課程標準指出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師要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一切以學生的學為主,改變傳統的師生關系,課堂上做到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發揮他們的主觀能動性,給予學生足夠的思考時間,培養他們獨立學習的意識和習慣,為學生創建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尊重每一位學生,鼓勵他們選擇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使得每一個學生都能獲得相應的發展。尤其是教師要改變以往的那種枯燥的課堂教學,努力使課堂教學充滿活力,現在的小學課堂教學死板、無生機,很多學生不愿意學習,甚至出現了厭學的情緒,針對這種情況,教師要盡量改變課堂教學的氣氛,使教學充滿活力。本文以小學語文教學為例,來說明如何做才能使課堂教學充滿活力,要想實現這個目標,就要做到以下幾點:
1.創設問題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小學生的心理總是有十萬個為什么,對一些自己沒見過的東西,或是新奇的東西,總喜歡刨根問底,有時候即使是在課堂上,某個學生突然有了一個問題也會問老師的。既然小學生如此喜歡為什么,對很多事情都充滿的好奇心,那么教師何不利用他們的這種心理,激發他們的好奇心和學習興趣呢?這就需要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有效地創設問題情境,在適當的時機詢問學生能勾起他們好奇心的不同問題,這樣學生的注意力就會一下子集中起來,這對教學自然是有利的。教師可以在課堂前、課堂中、課堂后創設不同的問題情境,引導學生認真聽講,始終讓學生保持學習的好奇心。
比如,在課堂前教師可以運用適當的導入語,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導入語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運用得好,高效率的教學和高質量的學習成果這個目標就會實現,所以,教師要懂得利用導入語。例如,老師在講到《亡羊補牢》這則寓言的時候,可以先向學生提一個問題,"假如你們現在是一個農場主,有一天你們發現自己飼養的羊丟了一只,你發現羊圈有一個大窟窿,你會怎么做呢?"這樣簡單的問題就會把學生的注意力集中到本節課上來,學生回答完了之后,教師就可以順勢把話題引導這篇寓言上來。總之,小學生的好奇心是很重的,教師只要在教學中多創建一些問題情境,讓學生討論回答,相信課堂一定會充滿活力的。
2.讓學生參與到教學活動中
傳統的課堂上,一般都是教師辛苦地講著,學生在下面辛苦的記著筆記,教師只要把自己備好的課講完,似乎就完成了這節課的使命,至于教學目標學生完成了沒有,教師好像并沒有很在意這個。教師都是高高在上的角色,學生有時候也很害怕老師,師生之間無論是在課堂上還是在課下,都很少有交流。現在新課程標準出來之后,這種教學模式已經不能再適應學生的發展要求了,更不能適應素質教育的要求。
這就要求教師要及時與學生進行互動和交流,要把學生看作是課堂的中心和重心,發揮他們的主體作用,調動他們的主觀能動性。如何才能實現這些呢?首先,教師可以通過提問的方式讓學生參與到課堂教學活動中來,課堂教學本就是師生雙方共同學習的過程,傳統的課堂教學,學生沒有參與到教學中來,現在教師要努力使學生能參與到教學中,讓他們感受到自己才是學習的主人,而不是知識的容器。當學生真正地參與到教學中來的時候,他們的積極性就會被極大地調動起來,而且師生之間也實現了互動,這不僅使課堂教學充滿了活力,還能提高課堂教學質量。其次,教師要懂得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一旦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被調動起來,他們就會深入地、津津有味地學習,課堂上也會爭先恐后地表現自己,積極回答老師提出的問題,配合老師的工作。
那么如何才能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呢?這就需要教師改變傳統的授課方式,以前教師都是直接把知識告訴學生,這實際上就沒有給學生留下自主學習的時間,現在要求教師讓學生自己去探究知識,發現知識,這一教學方式不僅能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還能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和習慣。教師在這一過程中需要做好引導者的角色,當學生的學習出現瓶頸的時候,教師要及時給予他們有效的指導,幫助他們通往成功的道路。
3.多種多樣的教學方法
單一的教學方法會使課堂顯得死氣沉沉,毫無生機,要想使課堂教學充滿活力,教師就要在教學方法上尋找突破。小學生的心理尚且不成熟,對事物的喜好全憑自己的感覺,新鮮有趣的他們會喜歡,所以,教師要仔細研究一些有意思的教學方法。比如合作探究法、多媒體教學法等。運用合作探究法,教師可以把班級學生分成幾個小組,讓小組之間合作學習一篇課文,通過他們的合作探究,既能鍛煉他們的學習能力,又能培養這種合作意識。多媒體教學可能是目前最受小學生歡迎的教學方法了,通過多媒體設備教師可以給學生播放一些朗誦、視頻、美麗的圖畫等,這些都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課文,加深對課文的印象,更重要的是豐富了課堂教學。教學方法沒有一成不變的,也沒有最好的,適合自己班級的情況、受學生歡迎的就是最好的,教師要與時俱進不斷學習,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和業務能力,尤其使在教學方法上,多多尋找靈活多變的教學方法。
4.利用學生的心理,豐富課文的學習方式
小學生都喜歡表現自己,得到老師的表揚、同學的羨慕、家長的獎勵等,教師可以利用學生的這種好勝心,豐富課文的學習方式。比如,教師可以把一篇文章改編為話劇或是其他的舞臺形式,或是讓學生分角色上臺表演朗讀課文,通過這種比賽的形式,學生的好勝心被激發出來,在這種好勝心的驅使下,他們就會更努力地學習。這些不同的學習方式,既豐富了課堂教學,使課堂教學變得充滿活力,生機勃勃,又能激發學生的興趣,何樂而不為呢?
總之,要想使小學語文課堂教學充滿活力,就要使學生變得愛學習,把課堂變成他們樂于學習的地方,讓他們在課堂上感受到學習帶來的快樂,感受到成就感,就需要教師充分發揮每一個學生的學習潛能,使每一個學生都能得到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