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郎拉姆
摘要: 近年來我國新課改的深化實施對初中的各門學科的教學都產生了重要的影響,初中語文作為一門基礎性學科,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在新課改的大背景下構建初中語文的高效課堂已經成為提高初中語文課堂教學質量的重要途徑。本文著重分析了新課改環境下構建初中語文高效課堂的必要條件,在此基礎上分析了構建初中語文高效課堂的主要策略與方法,最后分析了目前我國初中語文教學過程中構建高效課堂的前景。
關鍵詞: 新課改;初中語文;高效課堂
中圖分類號:G633.3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2-1578(2016)09-0131-01
新課改對我國初中的教育工作提出了全新的要求,而語文高效課堂的構建是一項相當復雜而又系統性的工作,不僅是滿足時代發展對教育工作的具體要求的舉措,更是提高初中語文課堂的教學效果,促進初中學生語文水平大幅提升的必然要求。對于初中語文老師而言,積極轉變自己的知識結構和教學方法,積極掌握新時期對語文教學的內在要求,是構建語文高效課堂的必經之路。本文結合自身的工作經驗提出了關于如何構建語文高效課堂的一些基礎性意見。
1.構建新課改背景下初中語文高效課堂的必要條件
1.1 語文老師要積極轉變思維,充分認識構建初中語文高效課堂的意義。意識是行動的先導,只有充分認識到構建初中語文高效課堂的重要性才能在具體的教學活動中自覺進行教學方法的改進。初中語文老師要堅持對新課改理念的深刻理解,同時要做到"以學生為本",在構建初中語文高效課堂的過程中,積極豐富自己的教學知識和相關技能,對傳統的教學方法進行批判性的吸收和揚棄,同時還要積極更新自己的教育理念,做到時刻保持與時代的需要一致。在教學過程中對于構建初中語文高效課堂的實踐過程,語文老師要及時總結自己的實踐效果,不斷總結提升。最后還要做好自己角色的轉變工作,改變語文老師在課堂上的主導者角色,突出學生的主體性,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提升把語文老師的功能定位為引導者和領路者。
1.2 采用豐富多彩的教學方式充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為構建高效初中課堂提供基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生要學好任何一門學科,對該學科的興趣是必不可少的要素。基于此,初中語文老師就要采取豐富多彩的教學方式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比如說老師可以利用情景創設的方式來提升課堂的趣味性和豐富性,將一些學生喜愛的事物融入到具體的教學活動中,促進學生充分認識語文與生活緊密聯系的道理,進而形成在生活中進行語文學習的良好習慣,可以為老師的教學活動帶來極大的幫助。當然除此以外老師還要在教學過程中營造一個平等自由開放的學習氛圍,進而構建和諧融洽的師生關系,只有做到這點才可以充分激發學生的主體性,進而發揮其主體作用,使得老師的教學活動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淺析新課標背景下初中語文高效課堂的構建策略
2.1 科學制定教學目標。教學目標可以為語文老師的教學活動指明方向,因此在進行具體的教學活動之前就必須充分認識到教學目標的重要性,在進行目標的制定過程中首先要結合語文課程的特點和教學規律,做到科學掌握語文教學的發展規律,同時還要積極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和思想狀態,在進行教學目標的制定時要把學生的因素充分考慮在內,要做到以學生為本,充分體現學生的主體性。同時還要對語文教材進行仔細的研讀,做到科學、系統、嚴謹和高效,在基本掌握新課改的教學目標和教學原則的基礎上,把發展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和創新能力作為重點,進而科學全面制定教學目標。
2.2 做好課堂導入環節。一節課的成功與否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老師的課堂導入環節的質量,好的課堂導入可以自然引出教學內容,為接下來的教學活動做好鋪墊,從而全面提升相關教學活動的效果和影響。反之如果一個老師沒有做好課堂導入,就會在課堂的開始影響到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學習精神狀態,進而會對整堂課的教學活動產生巨大的影響。為了做好課堂導入老師要從哪幾個方面入手呢,首先老師在進行課堂導入的時候盡量采取多種方法,避免由于導入方式的單一造成學生的麻木甚至反感,具體說來,可以采用溫故法,就是對上一節課的學習內容進行回顧,進而引出即將學習的內容;還可以采用設疑法,就是在課堂開頭為學生設置一個問題,激發起學生的好奇心,在課堂的教學中進行問題的解答,可以加深學生的印象;還可以采用故事法,老師在課前可以講一個與教學內容息息相關的小故事,在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好奇心的基礎上再開展教學活動,定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還可以通過展示圖片、播放音樂等方式來進行課堂導入,這都是進行課堂導入的有效方法。
2.3 對課堂提問進行科學設計。課堂提問是語文教學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所以為了發揮課堂提問的科學性和有效性,就必須在教學活動開始前進行科學設計和思考。根據相關資深老師的教學經驗可以總結出以下提高課堂提問教學效果的方法,一是進行"點穴"式提問,這種提問方法只要運用得當就可以取得良好的效果,具體做法就是在對教學內容進行整體了解的基礎上設置問題,這些問題要具有一定的指導性和關鍵性,盡量圍繞課文的思想中心,但是問題的數量不宜過多,要準確把握文章的中心思想進而開展問題,確保每個問題的有效性。二是"鎖鏈式"提問法,當老師在教學過程中遇到比較難以解決的問題,可以把這個問題的內容進行細化,通過對每個部分的提問,激發學生對局部的了解,然后通過老師的科學整合與啟發,進而促進學生理解問題的深刻內涵。第三點就是在課堂上要努力營造一種輕松自由的提問環境,這么做主要是考慮到初中生的生理特點和心理特點,初中生由于心智還不成熟,對各種挫折和打擊的承受能力較差,所以老師通過營造一種相對輕松的課堂氛圍,進一步打消學生的疑慮,同時老師也要積極鼓勵學生參與到老師的提問環節,這有利于老師對學生的整體學習情況進行了解,進而針對不同學習能力級別的學生進行特殊教學,充分保證班上的每個學生都在取得進步,都受到語文老師的關注。
2.4 保證授課的科學性和高效性。老師在以為教學活動中起到引導者和組織者的作用,所以老師在上課之前要進行充分仔細的備課工作,進而保證在進行教學活動時能夠為學生提供豐富、精彩、科學的授課內容。在具體的教學中要注意幾點問題,首先就是保證每個學生的意見都得到抒發,但是在這個過程中老師的指引作用不可缺少,因為學生的思維缺乏一定的邏輯性和科學性,需要老師對其進行點撥和啟發。初中生的一大特點就是想象力豐富,但是為了保證學生的想象力用在合理的地方,語文老師要對學生的想法積極了解,進而針對不同的學生進行科學的指導,促進學生的思維能力的健康發展。最后語文課堂上少不了閱讀和感悟,老師在這個過程中也不能缺失,要對學生的感悟進行科學點評,促進學生形成健康的思想觀念。
2.5 保證每一個學生參與到教學活動中來。學生的學習能力和層次是不同的,這就導致在語文課堂上學生的學習活動呈現出不同的態勢,有的學生能夠及時跟上老師的思維,學習成效高,而有的學生難以理解接受老師講解的內容,進而影響到他們的學習動力。對這種情況有了充分的了解以后,就要在課堂上注重保證每個學生參與到老師的教學中來,通過小組討論和交流促使每一個學生都有發表自己看法的機會,保證其學習效果。
新課改的背景下構建高效語文課堂是對初中語文老師的一大挑戰,所以初中語文老師要不斷提升自身的教學水平和教學技能,通過做好課堂導入、提問環節、講解以及學生的參與度等方面內容,進而全面提升初中語文的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 袁昌清.新課改背景下的初中語文教學的特點與對策[J].讀寫算(教育教學研究),2015,(27):450-450.
[2] 黃麗梅.淺談新課改下初中語文教學過程中的教學反思[J].作文成功之路(下旬),2015,(9):81.
[3] 汪世忠.新課改背景下如何打造初中語文教學高效課堂[J].新課程·中旬,2015,(4):95-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