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云
摘要: 為反饋學生數學學習效果,測試是一種必不可少的檢測手段。而一節有效的數學試卷講評課,就是一次微型的數學綜合復習。講評時要求教師進行試卷分析,抓住重點、有的放矢,做到溝通聯系、舉一反三,編織知識"網絡",提高試卷講評質量和效率。
關鍵詞: 小學數學;試卷講評;效率
中圖分類號:G623.5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2-1578(2016)09-0230-01
試卷講評是教學中非常重要的一個環節,學生的每次考試或測試之后,教師一般都應安排試卷講評課。有效試卷講評起著幫助學生進一步理解知識、熟練技能、查漏補缺、總結經驗、拓寬思路、揭示規律、提高能力的重要作用。但講評課并不是把一份試卷從頭到尾講完就行了。采用何種思路來有效評析試卷,讓學生在評講中對知識有個再認識、再提升,對綜合能力有再鞏固、再升華,這是我一直以來在思考的問題,用何種模式來有效地"評"和"析"一張試卷,如何有效地利用考試卷在課堂中對學生作具體形象的評析?結合多年的教學經驗和感受,談談自己的一些做法:
1.注重學生測試試卷分析
測試完成后,教師要分析各個試題考查的目標、所覆蓋的知識點及學生答題的基本情況。從試卷的整體結構、基礎題型以及測試要達到的目標和已經達成的目標有一個總體上的認識和把握。繪制《小學數學測試分析表》對學生成績分布、學生知識點掌握情況、試卷難易度做到心中有數,揣摩學生的答題思路,以明確學生在各個板塊復習中的總體優勢和劣勢。指出解題中普遍存在的問題及典型的錯誤,分析出解題錯誤的主要原因及防止解題錯誤的措施,使學生今后不再出現類似的解題錯誤。總結好解題的思路與方法,歸納試題的各種解法并從中比較出最新穎、最簡練的最優解法,從而拓寬學生解題思路,使學生學會尋找解題的捷徑。站在命題思想和備考策略的高度,對得分率低的試題認真查找失分原因,發現教學中的漏洞和不足,并確定講評的知識重點和板塊重點,做到有的放矢。做這樣的分析,目的不僅僅是讓教師對班級的具體情況更加熟悉,尤其是對于一些特殊的學生要倍加關注,能更好的因材施教,更重要的是通過這些數據的分析和展示讓學生也明確此次檢測的班級狀況,同時也是讓學生結合自己的情況做個對比,再了解自己處于班級的什么位置,從而給自己定位,是學生自己總結的依據。
2.優化課堂講評策略
2.1 要引導學生主動探究。講評課教師切忌包辦代替,不要滿堂灌,而要引導學生共同分析試卷,共同總結學習經驗。從抓錯題著手,自查互查。教師應對講評課時間進行合理安排,要留時間給學生進行校對答案和討論。具體做法是:在學生拿到試卷后,按分好的學習小組進行討論,自己去分析丟失分數的原因,為什么會失分,失分的關鍵在哪里,展開自查,互相糾錯,通過試卷分析可以讓他們能夠避免在以后的考試中重犯這些毛病,使他們懂得怎么去克服這些毛病。這時,教室里是熱鬧非凡,孩子們為了糾正答案,進行著爭論。而此時的討論是高效的,對于自己粗心造成或對題意的不理解造成的錯題,他們印象非常深刻。對于爭論不下的問題,有的小組甚至跑到講臺上來請求教師做判官,這時老師不必作答,只要悄悄記住孩子們的問題等到講評時統一解析,給學生留下"下回分解"的饞勁,引起對試卷講評課的期盼之心。蘇霍姆林期基曾說過:"應該讓我們的學生在每一節課上,享受到熱愛的、沸騰的、多姿多彩的精神生活。"這是怎樣的一種境界啊!為此,教師應該將課堂教學還給學生,把自主還給學生,讓學生在推測、想象、探索問題的美好空間里,體驗探索數學奧秘的成功和快樂。
2.2 提高試卷講評的藝術性。試卷講評的過程是"授之以漁"的過程,是傳授學生解題方法的過程,切忌拘束于現成的答案。
講評要有針對性,要突出重點,要抓住關鍵性典型性問題加以點撥剖析。講評切忌面面俱到,不要什么問題都講,不要從第一題講到最后一題,不要把個別學生的問題拿到全班上講,以免浪費大多數學生的時間,引起學生的反感,達不到講評課應有的效果。一份試卷中總有一些錯誤率高、迷惑性大的試題,還有一些能體現本階段專題教學重點的試題。教師先要確定本班薄弱環節,寫好講評教案,對閱卷過程中收集到的素材進行整理分析,從中抽出具有普遍意義的典型問題進行講評。根據學生答題情況,教師對某道題或某個板塊試題的常見干擾陷阱設置要講清、講明,以增強學生敏銳的識別意識;對某道或某個板塊能體現本階段教學內容的試題,應講好其基本解題思路、答題策略,最好采用專題式講評模式。對于大多數人正確的題目,放給學生,放給學習小組,哪些該粗講,哪些該細講,心中要有數,糾正學生答題中各種錯誤的同時,對錯誤率高達50%以上的試題要重錘敲打,重點講透,教給學生正確的思維方法,以達到預期目標。
2.3 試卷講評要及時,堅持時效性。如果測試之后過好幾天,甚至學生把試題內容都快忘了才講評,這樣會降低學生尋求正確答案及原因的積極性,不利于學生對錯誤的糾正及知識的彌補。及時評講對學生而言,他們思維集中,對所考內容仍記憶猶新,并且他們急于想知道考試分數和正確答案,此時求知欲強,興趣濃厚;對老師而言,剛閱完試卷對學生存在的不同問題以及一些共性問題都心中有數,此時評講有的放矢,事半功倍。
2.4 試卷講評要具有拓展性。試卷講評要幫助學生借題發揮,類比延伸,調動已有的知識積累,理清相關的知識結構,對一些典型性試題要縱橫拓展、深化質疑,讓知識點從多角度、多方位來拓展。
2.5 試卷講評課要具有激勵性。充分發揮試卷講評課的激勵性功能是講評課所要遵循的重要原則。每次測試過后,總是幾人歡樂幾人愁。成績好的學生往往情緒高漲,喜悅;成績差的則情緒低落,甚至自卑、自棄。因此,每次測試后,教師要加強學生激勵性教育,數學學習沒有常勝將軍,一馬當先不必沾沾自喜,馬失前蹄不必妄自菲薄。特別是對于考試成績較差的學生,不僅不要過多的指責,而且需要課后老師與學生個別交換意見,進行個別輔導。在個別輔導時,不僅要幫助學生分析存在的問題,更不要忘了對學生的欣賞,要幫助學生充分認識自己在解題中的成功之處,增強學生對學習的信心。
3.加強試卷講評后的反思和復考
3.1 加強試卷講評后的反思。試卷講評后,學生忙于改正錯誤,教師忙于下一內容教學,致使講評效果不佳,因此我們要注意培養學生的反思意識,試卷講評好后,要求學生對整張試卷進行反思,反思自己考試中主要出現了哪些問題,哪些問題是經常出現的,哪些問題是新出現的,這些問題應該采取哪些措施去解決。并借鑒同學的反思,進行自我心理調節和學習方法調整,制訂可行的努力方向。反思老師在講評試卷時給我提供了哪些好方法,哪些講評方法還需要改進,并向老師提出合理化建議,為下一次的考試積累經驗。
3.2 講評之后要"復考"講評之后的"復考"并不是簡單的再考一次,而是教師根據試卷中學生普遍出現的問題或講評中拓展部分制作題單,安排10分鐘左右讓學生自主獨立思考完成測試,對于測試的每一道題,都要求學生寫出思考過程,求出正確答案。這樣學生不僅關注最終答案,更關注了解題的思考過程。
總之,試卷講評要關注學生,研究試卷講評的有效方法,提高小學數學試卷講評的效率,思考自己教學中存在的問題,促進學生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