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水稻在我國農作物中占據著相當大的份額,其是人類的主要糧食作物。本文結合實際,在分析雜交水稻優勢表現型基礎上對雜交水稻高產創建與農技推廣的實施策略及關鍵技術措施進行了詳細論述,以期豐富雜交水稻相關理論。
關鍵詞:雜交水稻;高產創建;農技推廣;實踐探究
中圖分類號:S511 文獻標識碼:A DOI:10.11974/nyyjs.20160532022
雜交水稻的興起,極大地提高了水稻的產量與經濟效益。本文從雜交水稻優勢表現型、雜交水稻高產創建與農技推廣的實施策略、關鍵技術措施3個角度進行了研究。
1 雜交水稻優勢表現型
就雜交而言,其屬于復雜生物現象范疇。對雜交水稻栽培的研究,旨在提升農作物的產量,換句話說,使農作物經濟效益大大提高。據研究,雜交水稻的優勢隨著組合的變化而變化。處于不同環境,雜交水稻所表現的優勢不同。實踐證明,光合優勢、單位面積的總顆粒數、受熱光和面積3要素對農作物產量的正優勢具有不可小覷的影響。當光合強度處于劣勢狀態時,農作物的結實率會不盡人意。對于大穗優勢,其在二次枝梗上得到了充分體現。然而,如果存有過多二次枝梗,則農作物結實率會大大降低。
2 雜交水稻高產創建與農技推廣的實施策略
2.1 確定科學目標
科學種田積極性高、干部盡職盡責、農田基礎設施好的區域有利于雜交水稻的高產創建。例如:某村種植面積約為50.4hm2,農戶有2126戶。相關要求對高產創建做出了規定:在開展過程中,應嚴格遵循“十、百、千”原則,具體表現為十畝攻關田、百畝展示、千畝示范。與此同時,雜交水稻在產量方面應實現“三連增”。
2.2 完善組織
建立及完善雜交水稻高產創建與農技推廣組織,以為目標實施質量提供有力保障。對于小組人員構成結構,其應包括村長、農技站長、分管副鄉長、駐村領導、相長、財政所長等。施行權責統一制度,對組織成員的工作任務加以明晰。值得注意的是,在開展工作時,各組織成員應加強交流、溝通,提高配合及協作能力。
2.3 加大投資力度
現實中,資金對開展高產創建工作具有很大的影響。從資金角度來看,其由農機補貼、有機項目整合等構成。在籌措資金時,應注重其綜合性、全面性;加大對項目資金的關注、投資力度;充分落實農機具(肥料、種子等)補貼政策,為推廣新品種、新品種高產奠定堅實基礎。
2.4 注重農業技術培訓
在進行高產創建時,應注重提高創建人員的綜合素質與技能。為實現此目標,筆者建議從以下內容著手:組織、開展高產創建培訓活動,邀請農業技術專業人士做培訓師。種糧高產戶、村農技員、科技示范戶等皆屬于培訓對象范疇。為更好地栽培雜交水稻,聘請技術人員傳授、指導農作物高產技術,并大力宣傳及推廣測土配方施肥技術,以達成技術指導走入田地的終極目標。
2.5 落實好產前及產中服務工作
在開展高產創建項目時,應建立植保合作社及農機合作社,并切實貫徹落實“七統一”,以有機結合農機、農藝、經營管理方式,對勞動力不足、科技普及率較低等情況加以改善。
3 關鍵技術措施
3.1 選用高產品種
經不斷實踐,高產示范區主推品種為龍粳21、龍粳31、龍粳43等龍粳系列品種。其中,龍粳21雜交水稻品種屬于12葉水稻品種范疇,其可與龍慶稻、墾稻12以及綏粳4等搭配種植。
3.2 適期早播
對播種時間的確定、安排,應以雜交水稻品種特性為重要參考依據。高產示范區主推的雜交水稻品種,其浸種時間一般為4月上旬,播種時間一般為4月下旬。在此過程中,種植人員務必須對水稻種子進行催芽,而后進行播種。
3.3 機械插秧
使用拖拉機對田地進行翻耕,翻耕時應選擇晴天天氣。在插秧之前的前兩周,筆者建議利用機械對田地進行翻耙。完成翻耙,須人為地對田面進行平整。根據土壤肥力及主推品種的特性,寒地旱育稀植插秧一般行距約為30cm,穴距在12~14cm范圍內波動,每穴的種植規格約為4顆苗。還應滿足移栽方法與質量要求,其主要表現為以下內容:寒地水稻移栽方式主要有機械插秧和人工插秧兩種,為減少傷苗和加快反青,種植者習慣于采用帶土移栽的方法。無論采用何種方式,都應與質量要求相符。質量要求為:淺。所謂的淺指的是栽插須淺,插深一般大于2cm,小于3cm。當采用淺插方式時,土壤的溫度較高,空氣良好,營養成分充足,有利于水稻苗扎根、返青、分蘗;齊。所謂的齊指的是,在栽插秧苗時應保持一致的深淺;直。所謂的直指的是秧苗要插直,行要呈直線,穴與穴之間間距要規整;勻。所謂的勻指的是每穴種植的苗數務必要均勻,待插秧之久后須及時進行灌溉。在判斷水深時,其標準為不淹沒秧心,利用水來保護秧苗,以避免秧苗出現失水現象,進而保證秧苗返青質量。
3.4 大田管理
規?;芾砜蓮囊韵?個方面著手:科學施肥。在進行施肥時,應充分考慮雜交水稻的生長實際需求。一般來說,有機肥料是雜交水稻施肥的理想肥料。根據研究結果顯示,花期是施肥的最佳、最關鍵時期;對水稻苗進行補苗、查苗。待水稻出苗,對其的查苗應依據“行”進行。一旦發現缺苗,須及時對其進行移栽或補種。在移栽時,最好是選在陰天或者傍晚,以提高秧苗的成活率。對密集的水稻苗進行間苗,切忌損害其的根與莖。對此,筆者倡議移苗時附帶一定的土壤,以確保移苗的成功率。
4 結束語
雜交水稻高產創建與農技推廣對提高水稻生產效益具有非凡的意義。選擇優質的稻種、確定適宜的種植時期、合理施肥等有利于節省種植人力物力、提高水稻產量、滿足人們對水稻的需求等頗有益處。希望我國能夠不斷優化雜交水稻種植技術,以在國際市場中成為行業翹楚。
作者簡介:李琴(1976-),女,漢族,黑龍江省甘南縣人,甘南縣東陽鎮農村經濟服務中心,研究方向:農業技術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