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華珍 徐官學
【摘 要】職業教育作為我國教育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對我國教育發展具有重要的影響。會計電算化作為高職教育的專業組成部分之一,在長期的實踐過程中受到嚴重的學科性結構束縛,在課程內容上也出現了較多的重復現象,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會計職業教育的發展,不利于高職教育辦學效率的提升。尤其對于加強會計電算化專業課程體系的銜接問題研究,能夠有效實現不同層次和階段的會計職業教育間的良好結合。文本對會計電算化專業中高職銜接的實踐進行了深入的探討。
【關鍵詞】會計電算化;高職教育;銜接;實踐探討
一、引言
近年來,我國高職教育獲得飛速發展,招生數量和招生規模呈現逐年遞增的趨勢,因此建立起一個從初級到高級的行業配套的職業教育體系至關重要,這也是進行我國教育體制改革一項重要的環節。課程銜接作為中高等職業教育的核心環節,其在實踐過程中國存在的問題日益凸顯,必須予以重視。所謂課程銜接主要是指為了實現既定的培養目標,實現課程教學能夠達到相互分工但不重復,并且呈現出一種有機結合的狀態,實現課程間的相互通融。探討會計電算化專業中高職銜接問題具有重要的實踐意義,它確保了教學效益和培養目標的實現,同時為社會培養出所需要的人才【1】。
二、當前會計電算化專業中高職銜接存在的問題
(一)培養目標與教育分工出現混亂
這類問題主要表現在以下兩個極端:第一,部分高職院校將學生培養目標單純的定位于以就業為核心,強調對學生會計技能的培養,并且完全以就業率的高低來衡量教師教學質量。這種類型的目標定位忽視了對學生會計基礎知識的教授。第二,部分高職院校將升學作為主要的培養目標,升學率則成為教師教學水平和學習教學質量的衡量標準。基于此,學校在課程設計上講考試科目視為教學的重點,在此基礎上開設其他相關課程。在教學內容的選擇上,也主要以考試范圍作為標準,嚴重忽視了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使得學生難以適應市場發展的要求。除此以外,部分學校在培養目標的制定上要求過高,有些不切實際,在具體實施過程中產生脫節,難以達到良好的教學成效。
(二)會計電算化專業課程設置及教學內容出現重復
通過將部分中職院校與高職院校的教學計劃進行比較發現,其專業課程設置以及教學內容上出現了一定的重復現象。首先,從課程開設的情況來看,高職開設的一些課程在中職課程中有所涉及,并且在數量上也叫中職院校多;其次,從課程的內容界定來看,高職課程也包含了部分中職的課程內容,并且兩者在知識點上的重復率較高。尤其對于基礎會計的知識而言,其內容重復幾乎達到百分之七十【2】。因此,不少曾在中職學校學習過的學生則反映所學的知識有所重復,導致學習積極性大大降低,在一定程度上也影響了教學質量和教學水平。
(三)學生實踐技能表現匱乏
其實與高職教育相比,中職會計專業教學在實踐方面已經形成了自身的一套成熟的經驗體系,并且所培養的學生也具有較強的動手能力,這是在長期的實踐教學實踐中逐漸積累而成的。然而,高職教育由于受到普通高等教育慣性作用的影響,其實踐課程的開設以及實施質量難以達到預期要求和目標,從而導致了實踐課程出現倒掛現象,其技能培訓水平達不到預期目標和成效【3】。
三、會計電算化專業中高職銜接的實踐策略
(一)加強會計電算化專業課程教材建設
當前,我國會計電算化專業中高職銜接實踐工作還處于起步階段,在課程劃分上沒有具體統一的標準,教材內容也不盡相同。為此,必須加強會計電算化專業課程教材的建設。首先,教育部門要全面加強對高職教材的統籌,要結合高職教育的特點,以及課程知識結構體系來組織和設計教學單元,在此基礎上再進行全國或者省級教材的編寫和選用,不斷提高教材開發和利用效率。其次,教師依據所編寫的教材內容來設計教學計劃和教學目標。教師要和教育部門積極配合,學校也要積極鼓勵教師依據學生特點來設計教材內容,從從而順利完成最終的教學計劃和教學目標,提高課堂教學質量。
(二)重視師資建設進而不斷提高教師素養
教師作為教學的主導,對于學校辦學質量的好壞具有重要的影響,與此同時還影響到學校的辦學特色。為此,必須重視師資建設進而達到不斷提高教師素養的目標。首先,要強化職業教師的師資培訓工作。要培養出具有一定層次和高素質的學生,必須要擁有一批高素質的教師隊伍。學校要積極開展教師培訓活動,積極鼓勵教師要通過進修以及自學等方式來提升自身素養和教學水平,同時也進一步深化自身會計知識的儲備。其次,學校可以推進“雙師型”的師資隊伍建設。所謂“雙師型”的師資隊伍主要是指,除了學校專業的教師之外,可以將企業內具有較高實踐水平和能了的工作人員聘用過來,從而組建一支具有實踐能力的教師對學生提供指導【4】。這樣不僅完善了學校的師資力量,同時使得學生在知識的學習和實踐能力的學習上獲得雙重豐收。
(三)借助現代教育技術不斷提高教學質量
會計電算化專業教學活動不僅僅需要注重學生對會計基礎知識的掌握情況,同時還需要注重學生良好思維習慣的培養,使高職學生能夠成為集知識、素養于一身的新時期人才。教師可以結合學生的未來發展需求,借助現代教育技術拓展教學資源,培養學生的良好思維品質,提升學生的問題分析與解決能力。隨著互聯網時代的不斷發展,現代教育技術獲得突飛猛進的發展,教師要善于迎合時代發展,利用計算機等新型教學設備進行輔助教學。比如,教師可以借助現代教育技術播放名師講堂,帶領學生在圖聲并茂的學習氛圍中來學習會計電算化的基礎知識【5】。通過視頻學習能夠活躍課堂氛圍,也促使所學的知識更加形象和生動。同時學校還可以借助信息技術來積極開發電子教材,充分實現教學資源的共享,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四)進一步完善和改進教師評價機制
現有的教師評價機制單一,不具備一定的科學性和合理性,因而需要不斷進行完善和改進,具體來說,學??梢蚤_發和提高教學工作規定,設立教師和課堂教師教學管理規則。通過建立商業文件以及動態教學質量評估體系,有利促進教師教學質量的改善和提高。通過改變原來的教師評價體系,一方面提倡采用一些教學工作量計算方法,即根據教師的工作量和小時的選修課程的學生人數【6】。另一方免對教師的技術水平作為評價標準,積極鼓勵教師進行教學評估,進而實現互相學習,互相交流的目的。
四、結語
總而言之,高職教育作為我國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其教學質量和成效備受重視。對于會計電算化專業而言,做到在高職教育中的銜接至關重要。本文結合當前會計電算化專業中高職銜接存在的問題,有針對性地提出了相對應的策略,主要包括加強會計電算化專業課程教材建設,重視師資建設進而不斷提高教師素養,借助現代教育技術不斷提高教學質量以及進一步完善和改進教師評價機制四個方面,期望具有重要的實踐意義。
【參考文獻】
[1]劉松林,楊秀平. 中職與高職專業銜接的研究——以會計電算化專業為例[J]. 高等職業教育(天津職業大學學報),2012,06:17-21.
[2]王洋. 探索系統化培養,推進中高職銜接——以會計電算化專業為例[J]. 科技展望,2014,13:60.
[3]何萬能. 湖南省中高職銜接會計電算化專業調研及思考[J]. 職業時空,2014,12:89-91.
[4]王翠菊. 會計電算化專業中高職銜接的實踐與探討[J]. 科技視界,2015,07:50.
[5]張弘,王勝利,齊只森. 中高職教育銜接視角下的“3+2”會計電算化專業課程體系的構建與探索[J]. 職業教育(中旬刊),2015,07:16-19.
[6]趙樺. 中、高職會計專業課程體系銜接研究[D].浙江師范大學,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