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財旺 徐立新
【摘 要】近年來現代信息技術的發展讓國內教育事業改革步伐也逐漸加快,全國各地的教育部門都已經逐漸強調信息技術在實際教學過程中的應用研究。現代信息技術屬于一種教學資源工具、輔助工具以及激勵工具,和數學課堂教學的整合非常必要。
【關鍵詞】信息技術;數學教學;整合
一、信息技術與數學教學整合的內涵與界定
(一)信息技術與數學教學整合的內涵
基于上述認識,本文認為在現代信息技術和數學課堂教學的有效整合下,在現代化教學理念的指引下,將以計算機和互聯網作為核心的現代信息技術當成是確保學生主動參與學習的一種激勵工具和教學輔助工具,進一步豐富課堂教學環境[1]。同時將這一工具有效的應用于數學課堂教學中來,讓信息技術真正成為激發學生認知能力,培養其探究數學問題的重要工具,有效的培養他們自主探究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進一步提升數學課堂教學質量和教師的教學水平,優化教學效果。信息技術與數學課堂教學的有效整合,其重點在于怎樣科學的使用信息技術來服務于數學課堂,怎樣依靠信息技術的優勢來達成教學目標[2]。
(二)信息技術與學科整合的界定
以計算機技術以及網絡技術作為核心的現代信息技術通常來說包括了多媒體、教室網絡、校園網絡以及因特網等[3]。所謂整合即是在這樣的教學系統中不同因素之間的相互配合,確保系統能夠發揮出最大的價值。
信息技術和數學教學的有效整合即是在數學教學過程中將現代信息技術與信息資源和數學課堂教學內容聯系起來,進而共同實現課程教學的現代化教學模式[4]。信息技術和數學教學的整合需要教師樹立現代化的教學理念,特別是在主體教學理念的指引之下,將計算機技術和網絡技術真正當成是推動學生參與學習的輔助工具與激勵工具,并且能夠將其真正的合理應用到數學教學中來,確保各類教學資源得以合理利用,確保教學過程中各個流程得以協調配合,在整體優化的前提下形成聚焦反應,促進數學課堂教學模式的改革與創新,推動以教師為中心的傳統教學模式的改革,進而培養和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5]。
二、信息技術在數學教學整合中的作用
(一)豐富教學環境的創設工具
現代信息技術和數學課堂教學的有效整合,能夠讓過去教師無法使用語言來形容的抽象數學概念以更加直觀的呈現方式展示在學生面前,讓學生更快的構建知識表象,從而了解各個知識體系之間的聯系,掌握抽象的數學概念[6]。比如說在開展等腰三角形三線合一這部分內容的教學過程中,過去的教學方式難以直接呈現出其過程,導致學生對于部分概念難以理解。借助于計算機技術,教師能夠在電子屏幕中畫出三角形ABC和內角A的平分線、BC邊的垂直平分線以及中線,最后使用鼠標在電子屏幕中對A點進行任意的拖動。這時學生能夠看到三角形ABC與三線在保持依存關系的基礎上出現變化。在對A點進行任意拖動時,學生能夠發現一個D點,讓角平分線、垂直平分線以及中線三者相互重合[6]。
又例如說組織進行圓周率相關知識點的教學,借助于信息技術,我們能夠將圓周在學生眼前展開,對圓周長以及其直徑進行跟蹤測量,教師在從旁引導學生自己去發現圓的周長以及其直徑之間的比值。因為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圓能夠任意變化,學生非常容易理解π這一比值的存在。但是要讓他們從這種非常直觀的表象中去理解和闡釋出抽象的定理,還需要教師予以一定的引導[7]。信息技術的動態化能夠實現數形的有機結合,將數學中的變化呈現出來,讓學生通過形象化的了解來總結抽象的知識,有助于調動他們的學習積極性,讓他們在短時間內收獲知識,引導其更快速的思考,培養他們的數學思維能力。需要注意的一點是,信息技術的演示僅僅能夠輔助學生思考,教師需要靈活的予以引導,根據計算機演示幫助他們完成思考過程[8]。
(二)研究局限與展望
現代信息技術和數學教學的整合應用目前依舊處于不斷完善和發展的重要階段,國內外目前對于這一課題的研究雖然有較多的資料可以參考,但是在實際發展過程中依舊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尤其是我國教育體制的現狀,受到高考等因素的影響,很多教師依舊沒有徹底轉變傳統應試教育的理念,在課堂教學過程中不注重學生主體性的培養,在很大程度上背離了信息技術和數學教學整合應用的初衷。同時因為一些數學教師自身信息技術水平不高,相關設施還不是非常完善,導致信息技術和數學課堂教學的整合效率遲遲不能得到有效提升。本文的理論研究在具體的實踐過程中還存在一定的差距。
站在長遠的角度來看,在當前這樣一個信息時代下,信息技術和數學教學的整合應用必然會成為今后教學的主流模式,對于教師而言應當樹立現代化教學理念,堅持與時俱進,通過自身的不斷努力,最終將理論上升到實踐的高度。
【參考文獻】
[1]許興業.關于信息技術與中學數學教學整合的兒點思考[M].廣東:廣東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46-52.
[2]袁振國主編.當代教育學[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1999:176.
[3]數學教育心理學[M]俞平:廣西教育出版社,200:38.
[4]陸海東主編.教育心理學[M].長舂:東北師范大學出版社,2002:78.
[5]李天龍.信息技術環境下建構土義學習理論對學習的影響[J].兩安郵電學院孚報,2007,(07):167-171.
[6]單增主編.普通高中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學2(必修).江蘇教育出版社,2008,(10):528.
[7]蘭豫.創新與發展:教育技術標準與整合研究[J].電化教育研究,2005,(01):127.
[8]課題組.高中數學課程教材與信息技術整合研究與實驗[J].課程教材教法,2004,(03):47-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