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互聯網的高速發展,人類已經進入了一個真切的地球村。而一個個網絡新詞的層出不窮豐富了人們的生活,交流和學習方式。本文結合近年來網絡最新熱詞,從認知隱喻的角度來解讀網絡新詞的翻譯。一方面有助于網絡詞匯的研究與翻譯,另一方面也有利于人們了解和把握語言生活現狀和社會關注熱點。
關鍵詞:認知;隱喻;網絡新詞翻譯
中圖分類號:H05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864X(2016)03-0169-01
一、引言
網絡語言是伴隨著網絡的發展而新興的一種不同于傳統平面媒介的語言形式。最初主要是網友們為了提高聊天效率或某種特定的需要而采取的方式,經過長期的使用和發展便形成特定的語言。網絡新詞不僅展現了我國語言生活現狀,而且折射出社會關注熱點和大眾的社會訴求。但由于人們頻繁地使用網絡熱詞,而如何將其翻譯成準確的外文便成為了一個重要問題。新詞語的翻譯是尋求認知隱喻關系對應的跨文化交流過程。
二、隱喻理論與網絡新詞
對于“隱喻是什么?”這個問題,人們答案不一。修辭學家認為,隱喻就是一種修辭格,是一種修飾話語的手段。邏輯學家說,隱喻是一種范疇錯置。哲學家說,隱喻性是語言的根本特性,人類語言從根本上來說是隱喻性的。而認知科學家認為,隱喻是人類認知事物的一種基本方式。認知語言學認為隱喻不僅是一種修辭手段,更是人類廣泛運用的認知方式和思維方式。隱喻是重要的認知機制,能揭示人類的認知規律。(Lackoff﹠Johnson,283) 束定芳也認為: “語言中的隱喻是人們將其某一領域的經驗用來理解或說明另一類領域的經驗的一種認知活動。而且隱喻使用者雖然已經認識到兩種事物的差別或者語言中存在現成的詞語或表達式,但為了獲取更好的交際效果,他選擇用另一種事物來談論某一事物。”隱喻大致可分為三類:結構隱喻(structural metaphor)方位隱喻(orientational metaphor)和實體隱喻(ontological metaphor)。 網絡新詞大多數都建立在隱喻認知機制上,并且這些詞語都具有影射性和相關性。例如:“菜鳥”原指電腦水平較低的人,后來廣泛運用于現實生活中,指在某領域不太精通的人,其翻譯是green hand。 網絡新詞在人們熟悉的詞匯的基礎上以網絡為媒介借助詞匯在不同語境下的比喻意義將新舊事物聯系在一起,使舊事物產生新意,更加生動貼切描繪新事物。
三、網絡新詞翻譯研究
網絡新詞是借助隱喻生成的語義,在翻譯時須譯出其隱喻意義。2013年,在新中國歷史上絕跡多年的“土豪”完成了強勢回歸。該詞是由網民用來戲稱網絡游戲中舍得花錢的玩家,后來逐漸發展為特定指稱“現實生活中富而不貴的群體”。人們不再“打土豪,分田地”,而是紛紛要求“土豪,我們做朋友吧。”而對于“土豪”一詞的翻譯學者們意見不一,有譯者選擇音譯法,直接譯為“Tuhao”,也有人譯成“local tyrant”,也有專門研究網絡詞匯翻譯的學者將其譯為“Beverly Hillbillies”。社會學家認為“土豪”一詞的出現隱喻中國社會分層。人們諷刺拜金主義,奢靡之風,又用一種自嘲的方式表達了對社會貧富差距的無奈。
當今人們熱議的“正能量”該詞語的翻譯不僅借用了物理學中“能量”這個概念,同時還采用了動態對等理論。它被譯為“positive energy”,而“positive”最基本的意思是“積極的”,這與國人現用“正能量”指健康樂觀,積極向上的動力和情感是一致的。并且物理中的能量確實有正負之分,所以“正”可譯為“positive”。又如“鳳凰男”全稱為“鳳凰精英男”,指出生在農村或經濟不發達的小城鎮,后來通過自身努力接受高等教育后在城市獲得優越的工作的男性。鳳凰的英文對應是“phoenix”,指“浴火重生的不死鳥”,但是漢語則為“高貴精英”之義。由于中西文化之間存在差異,所以兩者在概念認知上不能構成對應。漢語中的“鳳凰男”應該譯為“ugly duckling”,也就是“丑小鴨”的意思。因為丑小鴨從出生卑微到取得高貴的社會地位與西方文化中的“鳳凰男”概念相符合。
四、結語
翻譯網絡新詞的有效手段須以文化語義為載體,尋找認知隱喻的對應。它是以隱喻為基礎,但是同時又要求保留本土文化的語義特征,而不是盲目地去遷就母的語文化。總之,在網絡新詞的翻譯過程中,認知隱喻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和作用。
參考文獻:
[1] Lackoff.G.and M.Johnson. Metaphors We Live By[M]. Chicago: Chicago University Press,2003.
[2] 束定芳.隱喻學研究[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0.
[3] 王寅.認知語言學[M].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7.
作者簡介:肖真(1994-),性別:女,民族:漢,籍貫:江西吉水,學歷:碩士,單位:武漢理工大學,研究方向:外國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