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朝英
摘要:游戲教學法就是在課堂教學中引入學生喜歡的游戲,將數學內容融于游戲活動中。將單調、無味的數學知識變得趣味性十足。游戲的種類很多,教師要科學地對其選擇,要根據實際教材內容,學生具體情況,選擇合適的游戲活動。
關鍵詞:游戲化教學;小學數學;課堂教學
一、以“游戲”營造和諧學習氛圍
課堂氛圍對學生的學習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一個好的課堂氛圍,能夠激起學生的學習主動性。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時刻保持一種輕松的狀態,便于學生思考,是對學生思維發展的一種促進。因此,數學教學中,教師要努力為學生營造一個和諧、輕松地課堂學習氛圍。教師可以為學生開展游戲,以游戲激起學生學習熱情,促使師生之間互動,進而贏得師生情感溝通,促使學生積極主動學生。例如:在教學“比一比”時,教師為了活躍課堂,并更好的引出“比一比”的課題,不讓學生感到突兀,設計了一個小游戲,和學生共同完成,以激勵學生主動學習。
師:我們一起做一個小游戲,老師我會說出幾個詞語,你們要相應地說出這個詞的相反詞,看哪名同學的知識面廣。
師:我身高較高、身材較胖、體重很重,我的年齡有點大。
生1:我身高較矮、身材較瘦、體重很輕,我的年齡有點小。
師:非常棒!我今天穿的衣服很厚。
生2:我今天穿的衣服很薄。
師:你們回答得非常好,太令我吃驚了,竟然都能對出來。不過我們所說的這些詞,必須進行比較才可以這樣說,也就是我們今天要學的“比一比”,在我們真正學完本節知識內容后,你們還可以繼續做這個有趣的游戲。
學生在與教師互動的游戲中,表現得都很主動,不再感到數學枯燥,體驗到它的樂趣。從游戲中對知識內容有了大概的理解,促進學生進一步學習。
案例中,游戲的開展,推動了學生積極思考,促使學生與老師互動,從而實現師生情感共鳴。這種教學方法,實現了和諧數學課堂的構建。
二、以“游戲”激起學生學習欲望
學生們對游戲有著一種特殊的情感,有著超強度的熱愛。尤其是小學階段的學生。如果讓小學生全神貫注地接受教師“灌輸”知識整節課,幾乎是不可能的事,但是如果換成游戲教學,就很可能將不可能變成可能。作為教師,應該有效利用學生這一特點,可以在課堂中寓知識于游戲中,以激起學生的學習、參與欲望,進而實現高效學習。
例如:在教學“三角形、平行四邊形和梯形”時,教師在引導學生學習“三角形”的知識時,為了調動學生學習的欲望,組織學生開展競猜游戲。首先,教師在課前制作了一個三角形卡片,然后將其中的兩個角用物體擋住,只讓學生看到一個角。這時候,教師就向學生發問:“同學們,這是直角三角形的一個角,現在你通過這個角,猜一下這個三角形是一個怎樣的三角形呢?”學生在教師營造的游戲氛圍中,表現得異常積極,也都很主動地去競猜。
生1:這太簡單了,一定是直角三角形。
師:那如果露出的角,是一個鈍角呢?
學生立即搶答:“一定是鈍角三角形”。
師:那如果露出的角是一個銳角三角形呢?
學生略思考一定時間后,就有學生搶答:“如果只露出一個銳角,那就不確定了,這三種三角形都有可能”
在競猜游戲之后,教師繼續引導學生學習有關三角形的知識。學生在競猜的過程中,不是單純地猜想,還積極地回憶了三角形的相關知識。這種引入游戲的教學方式,推動了學生主動學習,激活了學生的參與意識,進一步活躍了學生的數學思維。
三、以“游戲”提高學生計算能力
數學知識的枯燥性是眾所周知的。于是,教師不斷地創新自己的教學方法,而近年來教師創設的游戲教學,就收到了很好的教學效果,極大地激發了學生對數學的學習興趣。在游戲教學中教師為數學數字賦予靈魂,促使學生更有興趣地靈活運用這些數字,進而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例如:在教學“表內乘法(一)”時,教師發現,如果像以往單純地讓學生做題、練習,學生會表現得很被動,以至于練習效果很低。于是,教師改變教學策略,將這些數學計算題設計成游戲,讓學生在游戲中計算,在游戲中練習。
師:你們自由結組,小組內做一個游戲,你們需要制作一些卡片,在每張卡片上寫上一個一位數字,小組成員輪流從中抽取兩張卡片,并快速算出這兩個數的乘積。
學生在教師說完游戲規則后,立即投身于游戲活動中,而且都迫不及待地參與到游戲活動中。這時有一個小組開始了游戲。生1:我抽取的卡片的數字分別是8和4,根據乘法口訣我可以得出4×8=32。生2:我抽到了2,4,2×4=8。生3:我抽到數字3和數字8,3×8=24。……
學生在小組內表現得異常活躍,都想讓大家認可自己的實力,并且都想參與游戲活動。由此可見,開展游戲教學,在很大程度上能夠推動學生主動學習,讓學生對枯燥的數學計算產生興趣,讓學生的計算能力得以最大限度地提高,達到了練習的目的。
總而言之,游戲教學這一教學方式,已經得到教師和學生的共同認可,其優越性也在教學實踐中得到證明,我們廣大數學教師在今后的數學教學中,要科學合理地運用游戲教學,將游戲滲透在教學的點滴過程中,不斷助推數學教學的效益,從而真正實現高效小學數學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