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菊英
【摘要】群眾文化的主要內容以文化娛樂為主,在現實生活中其作用在于豐富群眾的業余生活。而文化是一個民族和國家必備的財富,它是一個長期的社會活動的積累,具有很重要的歷史價值。群眾文化相對于人們的社會生活具有很大的意義,所以在新形勢下做好群眾文化是很有必要的。就當前我國的群眾文化建設來說,雖然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群眾文化得到了很大的進步,但是仍然存在著一定的問題。本文就新形勢下我國群眾文化培養的現狀以及所存在的問題做出探究,希望能夠給群眾文化建設與發展有所參考價值。
【關鍵詞】新形勢;群眾文化;建設與發展
一、前言
群眾文化指的是以群眾為主體的,在群眾當中進行的社會文化娛樂活動。就這幾年來說,我國群眾文化建設與發展取得了很大的進步,但是仍然存在著一定的問題。通過建設與發展群眾文化,能夠促進我國的民族文化發展,同時促進社會經濟活動的發展,對于構建美好的家園也有一定的重要意義。
二、新形勢下群眾文化建設新內涵和發展趨勢
群眾文化是群眾中自發形成的,具有自娛自樂性質的活動,是一種滿足廣大人民群眾精神需求的大眾化社會性文化,并具有傳承性和創新性的群眾文化。對于群眾精神文化發展以及知識普及、團結凝聚具有重要的作用。
隨著黨的十八大的召開,我國群眾文化建設迎來了一個全新的局面,群眾文化也在各方面支持以及各階層群眾的熱情之下迎來了一個全新的形勢。在此大環境下,我國群眾文化在內容和形式上都出現了一些新的形勢。
新形勢下,我國群眾文化發展除了在文化內容上有所變化,新技術的出現也為群眾文化的發展和進步提供了現實的條件,社會精神文化建設也迎來了蓬勃發展的時期。總體而言,我國的群眾文化建設在組織建設和文化產品建設方面都具有了新的內涵,新形勢下的文化建設表現出了組織性擴張、多元性聚合、節奏性進步的特點。
首先在隊伍建設上,群眾文化建設具備更加廣泛和成熟的參與制度化,并逐漸出現了一種組織性擴張的趨勢。群眾文化的建設主體是廣大人民群眾,而進行群眾的組織基本要靠基層管理人員以及黨群干部,黨群干部是群眾緊密聯系的樞紐。除此之外,基層社區街道管理干部人員還會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正是因為他們更加熟知群眾的生活以及具備挖掘社區文化的先天良好條件,能夠更好地促進街道文化的發展和創新。而基層社區干部和管理人員所具有的基本素質和活動積極性又同時是群眾文化的衍生物。只有具有良好的組織性和活力的群眾活動才能夠生存并發展下去。
其次,就多元性聚合而言,群眾文化當前確實朝著更加多元化方面發展。自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的大眾文化從封閉轉向了開放的狀態,經過三十多年來的努力,世界各國的優秀文化逐漸進入我國,并為我國的群眾文化所認可吸納,最終形成了一種新的具備世界現代文明的優秀文化。當前,我國也逐漸開始重視起中華傳統文化對我國文化發展的影響力,開始注重發掘自身的傳統文化的精華,并大力地宣揚中華傳統文化,向世界展示中國傳統文化的精彩絕倫。在此過程中,群眾文化也得到了大幅度地進步,群眾文化也逐漸從一個現代潮流文化特色走向兼顧傳統和現代的過程。當前的群眾文化更加重視對傳統風俗習慣的尊重和認可,并逐步對傳統文化加以創新形成一種新的文化。
最后,文化發展環境更加具備節奏性進步。自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的經濟實力大幅度上升,人民群眾的生活也得到了保障。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民群眾的眼光也逐漸從溫飽問題轉向了文化活動,這就為群眾文化的發展創造了更多的機會。而群眾文化也被提升到了一個全新的地位,提高群眾精神文明也成為了黨的群眾工作的重中之重。
三、新形勢下群眾文化建設的現狀
當前人民群眾的生活水平有所提高,對精神文明的需求也變得重視起來。人們的娛樂方式已經不再局限于傳統的娛樂,這就使得群眾文化出現了很多弊端。
國家主導的文化變得越來越少。我國群眾文化建設的基礎就是文化館和文化站,但是當前文化館和文化站的發展已經不能夠滿足群眾文化建設了,這在一定程度上也制約了國家的主導文化發展。造成這一結果的原因就在于,由于社會制度問題,而對文化建設機制有所裁剪。
群眾文化的服務方式已經不足以滿足當下群眾的精神文明需求。隨著經濟的發展,人們的精神壓力變得越來越大,而現有的精神文明并不能夠滿足人們的精神需求,人們的追求就有所偏頗,而出現一些低級的文化。單一的文化服務形式已經不適用于目前快速發展的生活方式了。
群眾文化工作者的意識過于落后。當前大多數工作的人員具備的思想太過落后,這也制約了新的精神文明的出現。
四、新形勢下群眾文化建設與發展的建議
新形勢下群眾文化需要加以改革,創造出更加令人們喜愛的文化,為群眾解壓。好的精神文明能夠排解群眾的苦悶,幫助群眾身心健康發展。下面,筆者將就此來給予一些意見。
首先,政府部門應當鼓勵群眾文化建設。政府部門是一個領導階層,只有國家制定相關政策才能夠給予優秀群眾文化發展的支持。通過營造一種高尚健康的文化氛圍能夠極大地刺激群眾素質提升,而群眾良好的素質又會激勵出更多的健康文化,良性循環下去,將會形成全面的優秀群眾文化發展。
其次,制造群眾需求的群眾文化。當前,人們的壓力越來越大,很有必要制造一種符合群眾需要的文化,讓人們能夠在閑暇之余在積極的文化氛圍中排遣情緒。讓精神得到放松后,才能夠更好地投入到工作當中,為我國的經濟發展做出貢獻。
最后,對群眾文化工作者進行相關培訓。群眾文化工作人員的素質關系到群眾文化的優秀與否。那么有關部門應當加強對這些人員進行培訓,才能夠更好地引導群眾建立更加優質的文化。
除了以上介紹的意見,更主要的是要提高人類的精神意識。也就是要建立一個全民的群眾文化建設氛圍。
五、結語
在新形勢下,社會經濟發展迅速,人們將更多的目光集中在了對精神生活的需求上,那么加強群眾文化建設與發展是很有必要的。這是一個長期的活動,需要從事該工作的人員能夠正確面對,必須時時貫徹落實國家對于群眾文化建設的各項政策,創造更加優秀的群眾文化。
【參考文獻】
[1] 胡守勇. 群眾文化的社會功能和文化價值淺析[J]. 河南大學學報: 社會科學版, 2010(4).
[2] 金亞美. 做好基層群眾文化工作的幾點思考[J]. 大眾文藝, 2013(2).
[3] 林苑霏. 關于基層群眾文化的建設與發展問題探討[J]. 現代經濟信息, 2011(1).
[4] 陳志文. 淺談新形勢下群眾文化的建設與發展[J]. 改革與開放,201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