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忠才
【關鍵詞】 數學教學;歸納;小結
【中圖分類號】 G633.6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6)08—0057—01
系統的歸納和小結,是數學教學的重要步驟和方法。這不僅是對學生已學章節或單元內容的檢查、復習,更重要的是能幫助學生回顧、梳理知識的來龍去脈,有利于鞏固所學知識,構建數學知識體系。那么,如何引導學生歸納小結呢?下面,筆者談談自己的做法。
一、歸納小結的重要意義
對學生而言,及時歸納小結所學內容,容易在大腦中形成一個整體印象,促使學生規律性地掌握知識,從而能在較短的時間內對所學的主要知識深化理解,橫向提升,把知識轉化為能力,為后繼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對教師而言,歸納小結是重要的教學環節,是提煉教學內容和強化教學效果的有力手段。它不僅有助于教師總結課堂教學的成敗得失,而且還有助于教師改進與創新教學方法,從而促使教師不斷優化教學設計,提高教學水平。
二、遵循基本要求,強化綜合訓練
1. 數學歸納小結本質上是個方法論問題,一定要緊扣教學目標,突出基礎知識、基礎技能和基本思想。原則上提綱挈領,內容上突出主干,方法上去繁就簡,語言上簡明扼要,用時上快捷簡短。要用最簡單、概括性強的術語小結零散、繁雜的內容,以形成知識的網絡,為進一步學習新知識架設橋梁。
2. 把及時歸納和小結作為一種基本的能力訓練。教學時,進行必要的歸納小結,往往使學生覺得零散、繁雜的知識變得條目清晰、融為一體,能比較全面深入地理解所學知識,且記得比較牢固,并容易從中找到或發現一些規律性的東西,從而達到舉一反三、觸類旁通的目的。筆者是這樣做的:在學完一章或者一個單元后,便引導學生把教材上的、教師課堂上補充的知識以及自己在課外書中學到的相關知識進行分析比較、歸納分類,有條理地小結出來,形成自己的知識鏈條。
3. 把建立題庫和精析典例作為一種基本的訓練方法。題庫中匯集涵蓋了多個知識點的各類典型題例,讓學生練習題庫中的題目,有利于他們掌握最基本的運算模式和典型的思路、方法。題庫可分為定理推理題庫、典型例題庫、常見問題題庫等。教師可引導學生有針對性地建立錯題歸納題庫、疑難題歸納題庫以及代數、幾何真題歸納題庫等。在教學中,筆者特別要求學生重視對錯題的歸納與糾正,要求每個學生把自己平時容易做錯的題目進行分類歸納、重點標記,然后一一比較,查找癥結所在,尋找正確的解決辦法,避免了錯誤一再發生的情況出現。除此之外,還要求學生平時采取多種途徑運用題庫資源,既可查題庫、看典例、找思路,也可憶定理、仿典例、解疑慮,或者比典例、找原因、糾錯誤等。
4. 把觀察思考、把握規律作為訓練的基本要求。在數學教學中,善于分析,尋找規律,是培養學生歸納總結能力的好方法。這就要求教師要先引導學生對數學題目進行細致地觀察和思考,尋找解題方法及規律。這個觀察思考和尋找規律的過程,也很好地鍛煉了學生歸納小結的能力。教學中,筆者發現學生對數學題目會按步就班地一步一步來計算,以保證計算正確。這樣學習,不利于規律和技巧的掌握。為了改變這種現狀,筆者要求學生先觀察、歸納題目的特點,綜合所學知識,看看有沒有別的方法,之后再選出最佳方法。比如,連乘連加或合并同類項的題目等,若先觀察分析再求解,結果會簡單快捷得多。又如,化簡求值題,一要注意整體思想,二要把握解題技巧。再如分式應用題,要能從實際問題中思考抽象出數學模型。實踐證明,通過對重點題目的觀察思考以及難點的講解和要點的歸納小結,使學生熟練地把握其技能和規律,之后就能做到靈活應用,知一解百,較好地處理類似的問題。
總之,數學歸納小結,是對學生進行的歸納反思訓練,本身也是一個肯定成績、尋找不足、總結經驗教訓和強化學習效果的過程,有助于提高學生從總體上把握知識、從系統中全面認識問題的能力,也有助于教師反思教學效果,優化教學過程,從而提高教學藝術和課堂教學質量。
編輯:謝穎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