遲妍
【摘 要】在素質教育背景下,教師要認真貫徹落實“以生為本”的教學理念,通過對提高一分鐘跳繩運動效率的研究來提出相應的策略,以提高學生的體育學習質量,提升學生的體育素養,提高學生的體育鍛煉能力,促進學生全面健康發展。
【關鍵詞】初中體育 一分鐘跳繩 必要性 對策 措施
一分鐘跳繩作為體育中考的測試項目,也是提高學生身體素質水平、鍛煉學生運動能力的有效方式之一。但是在大部分的一分鐘跳繩運動中,教師僅是要求學生在多練中提高速度,并沒有真正提出提高一分鐘跳繩運動效率的對策,學生也看不到該項目的存在價值,不利于學生運動能力的提高,更不利于學生的健康成長和綜合素養的提高。所以,在素質教育的推動下,教師要多做思考,要從思想上認識到一分鐘跳繩項目開展的必要性,思考該項目中可能存在的問題,并通過對學生學習情況以及項目的思考和分析,提出相應的對策和措施,以真正發揮出一分鐘跳繩的價值,為學生的健康發展做好保障工作,增強學生的體育鍛煉意識,使學生養成終身鍛煉的良好習慣。本文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對提高學生一分鐘跳繩運動效率的對策進行論述,以促進學生的健康發展。
一、一分鐘跳繩項目開展的必要性
一分鐘跳繩是一項可以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體育運動項目,也是中考體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更是體育課程價值最大化實現的基礎。那么在初中體育教學中開展一分鐘跳繩運動的必要性具體體現在哪些方面呢?
首先,一分鐘跳繩運動能夠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眾所周知,隨著網絡的不斷發展,大部分學生都喜歡坐在電視機、電腦跟前,不喜歡鍛煉,缺乏鍛煉的意識,這不利于學生的健康成長。跳繩運動對各方面的要求都相對較低,是學生能夠有效進行體育運動的方式之一,能夠大幅度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
其次,跳繩運動對學生心理素質的培養也能產生一定的作用。簡單地說,學生要想順利地在一分鐘內完成跳繩目標,甚至達到最佳效果,就必須要具備良好的心理素質。因為心理素質會影響學生的跳繩速度,影響學生的情緒穩定,所以學生只有保持良好的心理狀態,才能保障一分鐘跳繩順利完成。在跳繩過程中,學生的心理素質也會得到鍛煉,進而保障學生健康發展。
最后,跳繩運動能夠保護學生的學習興趣。通過多種跳繩的練習,學生的跳躍和協調能力都能得到一定的發展。而且,跳繩技術也是非常容易掌握的,對學生的體育細胞要求并不高。也就是說,跳繩不比長跑、籃球等運動對耐力、技術性等方面的要求比較高,跳繩可以說是整個中考過程中最簡單的一部分。因此,跳繩運動是一種對樹立學生信心、培養學生積極向上的精神非常有幫助的體育項目。
總之,跳繩運動的開展對學生的全面發展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也是提高學生體育運動能力的重要措施。在素質教育背景下,教師要充分發揮一分鐘跳繩的作用,要有意識地提出相關的策略,促使學生在主動鍛煉中獲得良好的發展。
二、提高一分鐘跳繩運動效率的對策
(一)掌握運動技巧
為了確保每個學生都能順利完成學習任務,也為了促使學生掌握基本的體育技能,作為一線體育教師,我們首先要做的就是教會學生基本的運動技巧,使學生掌握基本的動作要求,這樣才能確保一分鐘跳繩活動的順利開展,才能為高效課堂的實現提供保障。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我們要做好以下幾個方面的技巧培訓工作,為學生跳繩質量的提高打下堅實的基礎。
首先,搖繩的方法。搖繩是保障一分鐘跳繩活動順利開展的主要因素。在教學時,我們要明確影響搖繩的主要因素,即手腕,訓練學生搖繩主要是為了鍛煉手腕的靈活性和耐力等。因此,我們要有針對性的進行鍛煉,比如:每次訓練都必須要保障一次搖200下左右,因為中考體育跳繩考試滿分是一分鐘176下。同時,做俯臥撐和引體向上也可以鍛煉學生的臂力和手腕力,進而逐步讓學生找到正確的搖繩方法,為提高學生的一分鐘跳繩效率打下堅實的基礎。
其次,練習彈跳力。在跳繩時,雙腿要承受身體的體重反復跳躍,但如果學生沒有一定的彈跳能力就會影響跳繩能力,隨著時間的增加,學生雙腳就會無力,速度就會減慢,最終失敗。所以,為了提高學生的彈跳能力,也為了保障跳繩運動的順利開展,我們要有意識地培養學生的彈跳能力,增強學生的腿部力量。在鍛煉時,我們可以通過組織學生進行臺階跳、蛙跳等活動來鍛煉學生的彈跳力和運動能力,進而逐步提高學生的跳繩質量。
再次,口令練習。所謂的口令練習是指通過口令“12、12”或“1234、2234”等節奏來進行教學,這樣的練習是為了改變簡單的“跳”的模式,也是提高學生運動技巧的有效活動之一。比如:在喊口令“1、2”時,我們可以設定為正、反兩種方式進行跳躍,即1為正,2為反等。這樣的練習不僅能夠活躍課堂氣氛,增強學生鍛煉的積極性,而且對學生提高技術能力也有很大的幫助。
當然,除了上述幾點之外,我們還可以對站姿、握繩子的手法、離地的高度等進行明確和教授,為學生運動質量的提高做好保障工作,進而促使學生獲得良好的發展。
(二)采用合理的運動方式
1.定時跳
一般情況下,我們將定時跳分為兩種:一種是分段定時跳;另一種是一分鐘定時跳。這兩種方式是在不同階段組織的運動方式,也是直接影響一分鐘跳繩活動的重要因素。那么如何運用這兩種運動方式呢?
分段定時跳是指讓學生進行階段性的練習。因為每個學生的接受能力是不一樣的,我們不能要求每個學生都能在第一時間完成目標,都能達到滿分。也就是說,從學生開始學習和鍛煉,到學生達到滿分,是需要一個過程的,在這個過程中,我們就要進行分段定時練習,比如以20秒為一段、40秒為一段、60秒為一段。這樣循序漸進的練習能夠有效提高學生的一分鐘跳繩效率。
一分鐘定時練習主要是在最后的沖刺階段進行的,主要是讓學生進行限時保量的練習,使學生在不斷的練習中掌握技巧,真正提高學生的鍛煉效率。
可見,定時跳是提高學生一分鐘跳繩效率的有效策略之一,也是提高學生跳繩能力的重要方式,更是影響高效課堂順利實現的保障。
2.定數跳
定數跳是與定時跳相對應的,是通過對數量的限定來進行訓練的,是指逐步增加學生的跳繩次數。這種策略也是實現因材施教的有效方式之一。具體來說就是:在定數跳時,我們可以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對學生堅持鍛煉的次數進行調整和增加,并對增加的幅度進行分層設計。這樣的過程不僅能夠保護學生的學習熱情,提高學生的鍛煉效率,同時也能幫助學生建立自信,使其在不斷練習中提高學習效率。
3.花式跳
所謂的花式跳是指改變單純的正反跳,改變以往的單雙腿跳。也就是說,我們除了要有意識地將正反跳、單雙腿跳相結合之外,還可以組織學生進行交叉跳、繞花跳等等,目的就是讓學生在多種形式的跳躍中掌握基本的跳繩技能,同時也能激發學生的鍛煉興趣,使學生在跳繩方式的改變下找到自主練習的動力。而且在這個過程中,我們要鼓勵學生自主將這些跳繩方式進行組合,進而使學生在多種跳躍活動中掌握技能,提高一分鐘跳繩的效率,進而也為學生終身鍛煉意識的形成做好基礎性工作。
4.模擬比賽練習
模擬比賽練習是提高學生一分鐘跳繩效率的有效對策之一,也是調動學生參與欲望的有效方式,更是提高學生鍛煉效率的有效措施。下面以單人比賽和接力比賽兩種方式為例,將這種比賽方式引入課堂,實現在玩中鍛煉,在鍛煉中達到高質量的效果。
單人比賽是指讓每個學生為一個獨立的個體進行比賽,用時最短、跳的數目最多的人獲勝。這樣的比賽不僅能夠鍛煉學生的跳繩速度,而且能夠促進學生心理素質水平的提高。
接力比賽是指以小組為單位,每個學生都在相同的限制時間內進行接力跳繩,最后綜合每個小組的跳繩數量為評價標準,逐步提高學生的一分鐘跳繩質量。
綜上所述,合理的跳繩方式不僅能夠培養學生跳繩的興趣,而且對提高學生的跳繩效率和綜合能力都有著促進作用,也有助于提升學生的體育素養,使學生在多種活動中養成終身鍛煉的意識。
(三)完善運動設備
雖然跳繩運動對體育設備沒有太多的要求,但為了保障一分鐘跳繩質量,也為了使學生能夠真正投入到這樣的體育項目運動中來,教師還是要完善相應的運動設備。比如繩子,這是主要設備,也是重中之重。首先,繩子要完整,不要有斷裂等痕跡;其次,繩子的長度要適度,不能過長或過短,否則不利于學生能力的發揮;再次,跳繩時學生應該穿質地軟、重量輕的高幫鞋,避免腳踝受傷,這屬于運動設備的內容之一,也是直接影響跳繩效率的主要方面。
三、小結
影響一分鐘跳繩速度的因素有很多,教師應該提出不同的解決策略,要從思想上認識到提高學生一分鐘跳繩速度對學生發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然后從行動上進行技術的有效教學,為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促進學生的健康發展做出相應的貢獻。
【參考文獻】
[1]陳江淮.提高一分鐘跳繩成績之我見[J].體育師友,2013(05):26-28.
[2]林文永.如何提高一分鐘跳繩的成績[J].都市家教:上半月,2013(10):172.
[3]付敏.如何提高一分鐘跳繩成績[J].科教導刊(中旬),201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