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德文
摘 要:有效的課堂提問是初中物理教學有效性的重要體現,采用課堂提問的教學方式可以加深學生對知識點的理解程度,能正確處理在課程中遇到的問題,加強學生對知識的掌握程度,并對問題進行及時的反饋。初中物理是初中階段最有實踐價值的課程之一,采用有效提問的教學方式可以保證教學水平的提高,促進學生學習成績的進步。針對物理教師在課程提問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并提出了解決策略。
關鍵詞:初中物理;課堂教學;有效提問;教學策略
隨著教學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入,有效提問成為提高物理教學效率的重要教學方式,在課堂上對學生進行有效的提問可以提高學生接受知識和掌握知識的能力,還可以將學生在課堂上存在的問題進行及時的反饋,提高教師的教學效率和學生的學習效率。提問是促進疑問實現的重要手段,是提高思維的方式,是展現學生課堂主體地位的表現,激發學生大腦潛能的開發,促進學生思維水平的提高。
一、初中物理課堂提問中存在的問題
(一)提問封閉性強
在傳統的教學模式中,教師提出的問題主要針對課程內容進行提問,雖然展現了課程的重難點內容,但由于答案固定,學生理解知識的能力沒有得到提高。所以課堂提問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教師無法判斷學生對問題的理解程度,也無法判斷學生思維活動的情況,更不要說培養學生思維的深度了,使學生養成思考問題的固定模式,對于問題的回答毫無創新,阻礙了學生思維的發展和學習能力的發揮。因此,教師應該改變封閉性的提問教學模式,拓展學生思考問題的深度,充分提升學生邏輯思維能力,從而提升物理學習能力。
(二)提問方式呈現單一性
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深入和創新,課堂教學模式也發生了改變,教師應該改變傳統教師講學生聽的教學模式,這種教學模式無法適應當前教學發展的需要,應該提高學生思考問題和探索問題的能力。在物理課堂上,教師根據學生學習情況來提出問題,這樣的提問形式對判斷學生掌握問題的程度存在著誤差,不能深入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因此,教師應該改變課堂提問方式,增加與學生之間的課堂討論和交流,引導學生正確地學習知識和解答問題,站在學生的角度提出課堂問題。
(三)無法正確掌握問題的難易程度
在進行物理課堂提問的過程中,教師由于沒有充分掌握學生的學習情況,對提出的問題呈現難易程度兩極化的趨勢,使提出的問題無法達到課堂提問的效果。提出的問題太簡單,學生不思考就可以脫口而出,會使學生對知識的掌握程度停留在基礎層面上,不能開拓學生的學習思維。提出的問題太復雜會打消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自信心受到強烈的打擊,無法深刻理解知識點的含義,從而導致學生的思維無法跟上教師講課的步伐。因此,教師在提問過程中應該注意提出難度適宜的問題。
二、物理課堂有效提問的對策
(一)提出的問題具有合理性
在提出問題時要注意問題的合理性,使學生面對問題能用常規的思維模式進行思考,鍛煉學生深入理解問題、分析問題的能力,并且問題不可以超出學生學習的范圍,可以在原有知識點上進行問題的升華。結合實際問題進行知識點拓展,引導學生從側面進行知識點的理解。
(二)密切聯系實際生活
在提出問題的過程中教師應該結合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合理設計問題。例如,在學習“光”時,可以在課堂上通過做實驗的形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教會學生運用小孔成像和影子等自然現象來說明光在生活中無處不在,運用筷子在水里變彎的現象來說明光具有折射作用,啟發學生充分理解物理知識,激發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和創新能力。
(三)協調問題難易程度
物理教師在提問過程中,由于沒有充分掌握學生的學習狀況,提出難易程度不適當的問題。所以在設計問題過程中,應該掌握學生實際的學習情況,利用課程內容對提問范圍進行設定,依據學生的思維情況,將問題分為難易兩種,掌握知識體系的框架,對學生的認知結構進行有效的調節,促進問題有效性的提高。在學生學習初期可以提出簡單問題,在學習中期提出高難度問題,通過循序漸進的方式促進學生掌握知識點。
綜上所述,通過對初中物理課堂提問中存在問題的分析,提出了解決策略。在初中物理課程中進行有效的課堂提問,是檢驗學生學習成果的重要形式,為學生創造了思考問題的空間和平臺。教師根據學生學習現狀和問題難易程度提出問題,從而促進物理教學水平的提高。
參考文獻:
[1]陳佳.初中地理課堂教學有效提問的策略研究[D].陜西師范大學,2014.
[2]鄭明紀.初中物理能力導向的課堂有效教學實踐[D].福建師范大學,2014.
·編輯 張珍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