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春蘭
摘 要:學生是數學學習的主人,教師應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提高學生自主學習能力。
關鍵詞:初中數學;培養;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能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提高學生主動學習的積極性。作為數學老師,應試圖將單調枯燥的數學符號在教學過程中變得有吸引力,激發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主動學習的意識。
一、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大多學生數學成績不佳,是因為他們覺得數學抽象難懂,缺乏興趣。老師可在教學中運用一些生動有趣的教學方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感受學習數學的樂趣。
1.介紹數學故事
在教學中,向學生講述一些國內外數學史的內容,可激起學生對名人的敬佩之心,對數學的向往。例如,勾股定理的發現;“雞兔同籠”問題;圓周率的發現等,也可列舉數學的世界之最,讓學生在了解數學史、數學家的同時,可以擴大他們的知識面,激發他們學習數學的興趣。
2.介紹數學美
生活中到處都有美的存在,數學也是如此。在教學中,教師可引導學生主動去發現數學公式、數學圖形中的美。比如,對稱美是數學美的一個基本內容,交換率公式“ab=ba”體現了對稱美,圓形、五角星也體現了對稱美。國內外諸多歷史古跡、生活中的各種物品都體現了對稱美。在教學中隨時滲透數學美,讓學生充分體驗數學的美,激發學生的觀察力和學習興趣。
3.聯系生活實際
在課堂教學中,試圖將知識點融入生活實際當中,讓學生能感受到數學知識與生活實際緊密相連,培養學生從數學角度看待現實問題的意識。數學來源于生活,生活中處處有數學。例如,在講解三角形內角和定理時,可讓學生在紙上畫出一個三角形,再將三個角減下來拼成一個平角,引導學生自主發現“三角形內角之和為180度”這一定理,這樣貼近實際的事例可使學生愉快地學習且記憶深刻。
4.充分利用多媒體輔助教學
多媒體教學通過聲音、圖片、視頻等方式為學生創設各種情境,為學生提供一種生動形象的視聽感受,相對于枯燥無味的黑板教學,多媒體教學更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例如,在教學“相似三角形的性質”時,可將兩個相似三角形通過多媒體技術處理,創造出一個圖文并茂、形象直觀的教學環境,激起學生的視聽感受,激發學生的求知欲。
5.巧設問題誘發興趣
問題可誘發學生的好奇心,激起學生征服它的欲望。課堂中如果可以適時巧妙地設計一些有意思的問題,可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促使所有學生積極發言,與同學和老師交流自己的觀點和看法。例如,在講解立體圖形時,可準備好幾個長方體、正方體、圓柱等模型,然后提問:大家知道這些立體圖形是由什么組成的?它們之間有什么不同?面與面相交形成了什么?巧設這樣的問題引起學生的積極思考,也可讓學生同桌之間、小組之間相互交流自己的看法,然后指派代表發言,最后老師再做點評。
二、尊重學生,增強學生的自信
由于天賦的不同和后天培養方式的不同,學生的認知水平和數學能力是參差不齊的。作為數學老師,在教學中應尊重學生的認知水平,認識到學生數學學習能力的不同,從培養學生數學素養、提高學生的學習力出發,設計教學方案。
1.公平對待所有學生
每個班級、每個學科都有優等生和后進生,老師對這些學生應同等對待,不可偏愛優等生而忽視后進生。在教學設計時,要充分考慮后進生的需要,按照教學大綱的要求逐步進行,教學進程不能過快,給予后進生更多的幫助和鼓勵。對于優等生,可適時發散其思維,推動其向更高的水平發展。
2.及時激勵學生,增強學生的自信
適時的贊美可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增強自信心。當學生取得一定成績或進步時,應及時給予鼓勵,一兩句贊美之詞足以讓學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悅,也可告知其父母,學生的父母知道了肯定也會夸獎自己的孩子。當學生遇到學習難題時,老師應及時激勵學生不要怕困難,并給予一定的幫助和指導,增強學生的自信心。
3.建立合理的評價標準
學生的學習能力、個性都不同,如果用同一標準去評價所有學生,勢必會影響學生的個性解放。應該知道,創造性只能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逐步培育,創造性無法教出來,但不適當的教育足以把創造性扼殺在萌芽中。教師要堅信每個學生都能成才,運用不同的標準去評價學生,不得挑剔自己的學生。
三、加強學法指導,教會學生學習的方法
部分學生學習很刻苦,但成績一直都不太理想,這是因為沒有掌握好學習方法。老師在教學活動中要加強對學生學習方法的指導,培養學生逐步學會正確高效的數學學習方法。一是教會學生善于提問。學生只有在自主學習的過程中,善于發現、提出和解決問題,才能有所感悟、有所創新。二是教會學生積極參與。學生主動學習、參與小組合作,有助于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促進學生之間團結互助。三是教會學生善于感悟。學貴有悟,感悟是學習的高境界,而學生的感悟能力不是與生俱來的,這與我們的培養有著密切的聯系。
參考文獻:
[1]拉多.初中生數學學習興趣的培養淺談[J].學周刊,2016.
[2]郭汝元.淺談初中生數學學習興趣的培養[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2.
·編輯 謝尾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