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天項
摘 要: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如何通過語境互動,巧妙設計問題啟發(fā)學生的思路,如何充分發(fā)揮提問的作用,一直是小學語文教師普遍關注的問題。對此針對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提問技巧提出幾點建議。
關鍵詞:提問;小學語文;教學;啟發(fā)
小學生在語文學習中,其學習效果在一定程度上取決于學生的求知欲是否強烈,取決于學生是否具備濃厚的學習興趣,同時還取決于學生能否積極思考問題,而提問是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和求知欲,促使學生自主思考問題的有效途徑。因此,教師在小學語文課堂中應該利用語境互動,巧妙設問,以促進學生的學習效率?;诖耍疚木歪槍πW語文教學中的提問技巧進行深入分析。
一、巧抓要點妙設問,激發(fā)學生求知欲
小學生在思考問題時,普遍存在一種現(xiàn)象,如果這一問題使他們產(chǎn)生了濃厚的興趣,那么,學生在思考問題時就會格外認真。反之,如果教師提出的問題讓學生感到十分枯燥,那么,學生在思考問題時就會應付了事,缺乏積極性。因此,小學語文教師在課堂提問時,一定要注意提問的技巧,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教師的提問應該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以及求知欲,因為只有讓學生對問題產(chǎn)生濃厚的興趣,才能促使他們樂于學習、專心學習。個人建議,小學語文教師在帶領學生學習時,可以通過以下兩個步驟進行提問。首先,在學習每一課之前,教師可以先巧妙地設置一些學生感興趣的問題,調(diào)動課堂氣氛,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之后,教師要將學生的興趣點與本節(jié)課要學習的知識結合在一起,再巧妙設置一些問題。本人在工作實踐中發(fā)現(xiàn),上述提問方式往往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總而言之,只要教師“巧抓要點妙設問”就能促使學生積極學習。
例如,在學習《盤古開天地》一課時,本人首先問學生:“大家都看過電視劇《西游記》嗎?這部電視劇里不僅有神話故事,而且景色十分優(yōu)美,有翠綠的高山,有清澈的小溪,有茂盛的樹木,有碧綠的草地。大家想一想,《西游記》中有哪些地方的景色比較美麗?”此時學生興趣高漲,有的學生說花果山景色很美,也有的學生說東海龍宮的景觀很美。其實《西游記》中景色優(yōu)美的地方有很多,只是小學生大多說不出地名,所以只說出了花果山、東海龍宮等比較典型的地方。通過這樣的提問,成功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之后本人趁熱打鐵,順勢追問:“大家想不想知道,我們現(xiàn)在看到的這些景色是怎么來的,那么今天我們就學習《盤古開天地》這一課,這篇課文也講述了一段神話故事。學習了這篇課文后,大家就會知道,我們現(xiàn)在看到的這些景色都是怎么來的?!睂W生一下子情緒高漲,讀起課文來也格外認真。
二、發(fā)揮提問之作用,培養(yǎng)自主思考習慣
教師之所以在教學過程中提出一些問題,就是為了激發(fā)學生的思維,促使學生自主思考問題,只有這樣才能充分發(fā)揮提問的作用。因此,在學生學習每一課時,教師都要在閱讀課文之前和閱讀課文之后分別突出一些問題,讓學生自己到文中尋找答案。對小學生預讀課文時教師不能盲目閱讀,在閱讀之前教師要適當提問,提問的目的就是要讓學生邊閱讀課文邊思考問題,而在學生閱讀課文后,教師還要合理設問。這時提問的主要目的就是讓學生帶著問題回顧課文,通過回顧課文自主分析問題,讓學生學習到課文中所蘊含的知識,同時鍛煉學生的思考能力。如果學生在閱讀課文后,僅僅學會了幾個生字和生詞,僅僅學會了有感情的朗讀課文,這樣就無法充分發(fā)揮語文學習的作用。因此,教師一定要讓學生邊學習課文邊思考問題,幫助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進而培養(yǎng)學生自主分析問題的能力。
例如,在學習《雅魯藏布大峽谷》一課時,本人就在學生閱讀課文之前提出了一些問題,讓學生自己到課文中尋找答案?!按蠹易约赫J真讀課文,然后思考一下,雅魯藏布大峽谷位于哪里?雅魯藏布大峽谷有哪些壯麗的景觀?”之后學生一邊讀課文一邊尋找問題的答案。當學生閱讀結束之后,有的學生認為雅魯藏布大峽谷位于西藏,那里有山、白云、怪石、綠樹;也有學生認為雅魯藏布大峽谷的頂端位于扎曲,那里有荒山禿嶺、雪山高原、奇花異草、亞熱帶雨林;還有的學生認為雅魯藏布大峽谷位于喜馬拉雅山,那里的杜鵑花有154種,有種類繁多的動物,有茂密的森林、灌木叢和草甸間。之后本人又提出了很多問題,比如,“從哪里可以看出雅魯藏布大峽谷是世界上最深、最長的峽谷?”“你認為文中哪些段落和語句最能表現(xiàn)出雅魯藏布大峽谷的壯麗景色?”“你對文中哪些句子和詞語不理解?”等等,讓學生自己回顧課文,尋找問題的答案。這樣就很好地培養(yǎng)了學生自主思考的習慣。
三、啟發(fā)思維促發(fā)展,適當點撥促探究
小學生分析問題的能力尚且有限,因此,教師不僅需要扮演提問者的角色,而且也要起到輔助作用。當小學生在思考一些問題時,由于他們的思維能力不強,如果一味讓學生自己尋找問題的答案,就有可能會強人所難,這就需要教師發(fā)揮輔助作用,適當點撥學生,啟發(fā)學生的思維。這樣一來,學生往往就會恍然大悟,順利找出問題的答案。有些課文的作者往往會寓情于景,通過一些細節(jié)描寫,反映出獨特的思想感情,或者反映出一個人物的性格特點,然而對小學生而言,這些細節(jié)學生往往難以發(fā)現(xiàn)。這時教師不僅需要提問,還需要巧妙地點撥學生,啟發(fā)學生的思維,引導學生找出問題的答案。如果教師提出問題之后不能及時點撥學生,一些理解能力很強的學生,可能就會順利找出問題的答案,可是那些理解能力一般的學生,在尋找答案的過程中就會特別吃力,這樣不利于學生的均衡發(fā)展,甚至會導致理解能力一般的學生出現(xiàn)氣餒心理。因此,教師在提問之后,一定要扮演輔助者的角色,幫助學生尋找答案。
例如,在學習《狼牙山五壯士》一課時,本人讓學生閱讀課文,然后說出故事發(fā)生的時間、地點和背景,通過閱讀課文,學生們很容易回答這一問題。之后本人問學生:“這篇課文表現(xiàn)了八路軍戰(zhàn)士的哪些特點?”學生回答說:“八路軍戰(zhàn)士作戰(zhàn)英勇、甘于奉獻、不畏犧牲等。”這時本人啟發(fā)學生:“八路軍戰(zhàn)士冒著生命危險在打擊敵人,同時還想著掩護群眾轉移,說明什么?”學生回答說:“八路軍戰(zhàn)士關心群眾、愛護群眾等?!比缓蟊救嗽賳l(fā)學生:“八路軍戰(zhàn)士懂得把敵人引誘上山,利用地形打擊敵人,并且能沉著指揮戰(zhàn)斗,當敵人走近后再開槍,又說明什么?”學生回答說:“八路軍戰(zhàn)士聰明、沉著、冷靜等?!北救擞謫枌W生:“八路軍戰(zhàn)士受了傷,子彈也打完了,但他們拿起石頭繼續(xù)打擊敵人,說明什么呢?”學生回答說:“八路軍戰(zhàn)士英勇頑強、奮勇殺敵等?!北救擞謫枺骸皯?zhàn)士們馬上就要跳崖了,但是臉上卻露出了勝利的喜悅,即使他們跳下了懸崖,還高喊打倒日本帝國主義和中國共產(chǎn)黨萬歲的口號,說明什么呢?”在本人的一再點撥下,學生回答說:“八路軍戰(zhàn)士渴望勝利、痛恨敵人、熱愛共產(chǎn)黨”等等,一步一步地向文章的縱深探究。
總之,課堂提問是各科教師啟發(fā)學生思維的主要手段之一,同時也是課堂教學中師生互動的主要途徑,利用語境互動,巧妙提問可以鍛煉學生思考問題的能力,使其在以后的學習中更加得心應手。小學語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該巧妙設置一些設問,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以及求知欲,啟發(fā)學生的思維,并通過提問促使學生自主分析問題,這樣就可以提升學生的學習效果。
參考文獻:
孟濤.問中自由精彩處:如何提高數(shù)學課堂提問的有效性[J].教育科研論壇,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