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斌
摘要:強化建筑施工企業財務風險的控制,有助于項目工程效益的提高,這有助于增強建筑施工企業的核心競爭能力。通過對財務風險管理的進行分析,結合于建筑施工的特征,并對施工企業財務風險的類型進行總結,并對預防財務風險策略進行了分析。
關鍵詞:建筑施工企業;財務風險;風險防范對策
一、建筑施工企業財務風險含義分析
施工企業在平日的管理和經營中,常常會因為資金的中斷或者資金運動不規則性而引發財務風險,這些風險的發生是因為資本配置的不合理性、資本結構的不科學性甚至是錯誤的決策引發的。對于建筑施工企業來說財務風險控制是財務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企業要籌集資金給企業的施工提供資金保障,而融資活動是資金來源的重要途徑,若處理不當則會引起融資風險。另外,在企業管理的流程中,若進行項目的投資,則可能會引起投資風險。因此,在企業的日常運營時,要有財務風險意識,對財務的管理、存貨以及應收賬款等都應該做到科學與規范;以上這些處理不當都可能引發建筑施工企業財務風險的發生。
二、建筑施工企業財務潛在風險分析
(一)簽訂不公平的合同,進入合同陷阱。“僧多粥少”是建筑市場目前的市場狀況,許多建筑施工單位為了包攬工程,有時不能夠對條款的細節處給予重視,而細節的條款常常會有很多的陷阱。另外,發包方也可能“威脅”施工單位接受和簽訂這些附加性的條款,這可能會引起企業隱性措施費的增加,這可能會引發企業的資金流動性能降低甚至出現虧損情況;另外,在合同條約中并沒有對擔保條款進行足夠細致的說明,當分包商出現虧損情況時,就存在著“中途退場,大額要價”的風險,這些潛在的風險可能會對企業造成巨大的損失。
(二)會計的核算不夠集中,項目會計業務水平參差不齊,使得一些項目工程會計財務信息不能夠及時的得以反饋,因為建筑施工項目常常處于一種分散的狀態,在加上成本及網絡技術的限制,使得建筑施工企業的財務會計核算制度難以實現“一本賬”的方式來進行運轉,目前多采用的是匯表不匯賬的方式來進行財務信息的整合,不同的項目在進行中期考核的時候,可能不會對項目進行認真考核分析合同的總成本及總收入,從而提前確定項目利潤,這使得“在建工程”、“存貨”的虛假信息得以增加,從而為引發債務風險埋下伏筆。
(三)資金分布不集中,統一管理的難度較大。建筑施工企業在施工生產時具有分散性和流動性的特點;最近十幾年來,建筑施工的企業在不斷的擴張,增加了項目的分散程度,每個項目的所在地區都要進行開立賬戶,每個賬戶都占用部分備用資金,匯總起來資金很大,實際總部能動用的資金很少,這使得資金管理比較松散,很難統一的管理,再加上建筑施工企業在考核制度及內部控制制度上的不完善,這使得資金的分散進一步的加大,更是增加了資金管理的難度及舞弊現象的產生,從而使得建筑施工企業的財務風險進一步的加大。
三、建筑施工企業財務風險防控措施
(一)對項目資金進行集中管理,增強建筑施工企業資金利用率
因為建筑施工企業所具有的特點決定了建筑企業的資金分布比較分散,不同項目的分散資金使得企業總部不能夠對所有的資金進行有效的利用和配制。建筑施工企業應該充分的利用信息網絡技術對項目資金進行集中管理,避免賬戶的分設機構成立。所有的項目資金可以由企業管理總部通過項目預算來進行調控和管理,各個項目可以根據需要進行資金預算編制,并且大額的項目資金應該由項目總部審批后才能進行支付,在項目的施工過程中所出現的意外情況應該第一時間向總部反應,把風險降低到最小。
(二)對投標報價強化管理,對財務風險從源頭進行控制
在對投標之前,要有充分調研準備工作,對項目所處在的經濟環境及社會環境進行分析,對項目的投標條款進行細致的閱讀和查看,對投標項目的可行性進行分析,避免盲目投標。當決定投標后,對投標項目的報價,要考慮可能潛在的各種風險,比如建筑材料價格變化、法規法律的更新、項目設計的變更等都要作為風險要素分析,要給報價留有一定的風險應激空間,避免出現盲目報價和包攬工程的現象。
(三)強化對項目資源的“集權化”管理
建筑施工企業要對一個項目的所有開支進行可控的過程控制及事前控制。方法主要包括:做好項目策劃、預防合同簽訂陷阱、對資源集中采購、嚴禁分包末次結算、法人一套賬等。
(四)對項目的盈虧情況進行實時監控
倘若“建造合同”中有關的會計準則不能夠得到執行的話,則建筑公司施工企業的項目報表得不到及時的反饋,那么項目的盈虧情況無法得到及時的反應。企業要對項目的經濟活動定期的進行分析,對施工成本和已入賬的項目進行分析,對完全未記賬及未入賬的項目進行評估,準確的把握項目的真實利潤,做到對項目的實時監控,防止項目虧損情況的發生。
(五)要對項目的債權清收、收尾清算工作給予重視
建筑施工企業要成立專門的機構,對己經完結的項目進行集中結算管理,防止因為項目的完成、原有工作人員的變更等原因對項目的結算工作造成影響。要與業主及時進行款項核對往來,進行工程結算辦理業務。同時也應該強化催收工作和應收賬款管理工作,因為實際收入的體現最終還是對應收賬款的收回,另外建筑施工企業很多都是高負債模式經營,加入企業資金不能夠回籠,則有可能因為債務的支付得不到滿足從而引發企業財務危機。
參考文獻:
[1]陳少飛.企業財務風險控制面面觀[J].財務與會計,2012(07).
[2]王二龍.淺談企業財務風險管理[J].財務與會計,2013(04).
[3]湯炳亮.企業財務分析[M].北京:首都經濟貿易大學出版社,2011.
[4]高天宏.財務預警系統在財務管理中的應用評價[Jl.北方經貿,2010(01).
[5]宋西亮.強化施工企業財務監督機制措施的幾點看法[J].財務與會計,2009(06).
(作者單位:中鐵十八局集團第五工程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