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海軍
摘 要:小學口算教學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是基礎,為中年級的數學學習做好鋪墊。口算是筆算的基礎,口算能力如何,直接影響計算結果是否正確。因此,要分析口算錯誤成因,對出現錯誤,怎么想方設法找對策,運用形式多樣,穩中扎實有效的方法,堅持每天的專項訓練,開展豐富有趣的游戲活動,家校結合,學以致用,共同提高口算教學。
關鍵詞:口算教學;有效教學;口算;學生
小學數學中的口算教學比較單一、枯燥,教師要想辦法激發學生興趣。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深入發展以及新教材的修訂,從學生的學習的興趣角度考慮,為數學教學增添了許多比較新穎的東西,在這樣的教學形式下,學生看似更愿意也更有興趣去學習,可是學生的計算能力卻在一步步倒退,因此我們不得不反思我們教學,對比今昔兩種計算的教學,我們必須要在新課程的背景下加強學生的計算訓練。
一、口算錯誤成因
在教學過程中,我發現部分學生口算能力比較薄弱,從平時的家庭作業檢查中發現,就算很簡單的口算題,也會出現錯誤,這是粗心造成的。實際上,學生在口算中出錯是多方面的原因造成的。從課堂作業的批改中也可以發現學生口算出錯。如一些學生常把“+”看作“-”,或把“45”看成“54”等。
在教學中曾遇到:學生在進行連加連減或加減混合的計算時,把第一步的結果當成最終結果。如在計算8+6-9時,有學生便將結果寫成14,而正確結果應該是5,這樣看來明顯就是學生分心所致,漏掉下一步計算。
二、口算教學錯誤對策
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存在著差異,作為教師的我們在批改作業時切不能只在錯題旁邊打個“×”草草了事。而應對學生的錯題進行分析,找出學生出錯的真正原因,最好能將全班學生的錯題分類記錄下來,然后對記錄情況再次分析,看是學生知識存在缺陷還是自己教學中存在的問題,以便隨后進行及時補救。
班級中總會出現一些學困生,他們在接受知識時速度比別人慢,對于這些學生我們要有足夠的耐心和信心。數學要學生計算的東西比較多,而這些學生計算經常出錯,日積月累,他們對數學會產生畏懼心理。這時候如果教師再去打擊他們,長此以往只會讓他們更加自卑。因此我們要用自己的關心去融化他們的自卑心理,用自己的耐心讓他們能扎實地掌握新知識,從而幫他們逐步樹立學習的信心。當然,對于學生來說,表揚比批評效果會更好,所以當他們有進步時,我們應該及時對其進行表揚,讓他們信心倍增,能以更大的熱情投入到學習中。
當然,我們也不能缺少對學生的教育,讓他們明白計算特別是口算在數學學習中的重要性,讓他們從思想上逐步重視口算,并且養成認真檢查的好習慣。相信長此以往就不會在解決問題時出現計算結果的錯誤,更不會在直接寫得數時出現錯誤。
三、形式多樣,扎實有效
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要想提高學生的口算能力,強化學生口算,需要通過大量的口算題對學生進行強化訓練才能實現。考慮到學生年齡比較小,控制能力比較薄弱,注意力不能長時間集中,教師通常會激發學生口算興趣,變換方式讓學生進行口算練習。
1.堅持每天的專項訓練
在每節課前,利用3分鐘時間對學生進行口算練習,長期堅持下去,學生的口算能力會有一定提高。我曾采取過以下幾種形式加以訓練:
(1)口算卡。每次上課的前幾分鐘利用口算卡片進行“開火車”口算。
(2)聽算練習。老師說題,讓學生在本子上寫得數,然后指名報得數。
2.開展豐富有趣的游戲活動
低年級的學生注意力容易分散,再加上活潑好動,因此我在教學中設計了幾個游戲活動,讓學生參與進去,動動腦,動動手,學生在愉悅的游戲活動中完成了口算練習。如摘蘋果;奪紅旗;推箱子;幫小動物過河;當小醫生幫大樹或是小動物看病等,讓學生在玩樂中練習、在練習中不斷提高口算的能力。
3.家校結合,學以致用
孩子的學習需要多方支持,家庭教育很重要,教師布置的家庭作業,家長督查孩子完成情況,檢查是否正確,最后在作業下面簽名,到學校教師再檢查。家長、教師雙方攜手關注孩子的學習成長,效果是不言而喻的。
綜上所述,小學數學口算教學是小學數學教學的基礎,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要提高學生的口算能力,不是一朝一夕的工夫,要長期堅持,從源頭抓,要分析口算錯誤成因,穩中扎實有效的方法,堅持每天的專項訓練,開展豐富有趣的游戲活動,家校結合,學以致用,共同提高口算教學。我們教學中如果能理解教材中編者意圖,必要時用舊知作鋪墊,處理好算法多樣化與最優化的關系,注意訓練學生的口算能力,進行有效的計算教學,并堅持不懈地付之行動,一定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參考文獻:
[1]白陽.淺析小學數學口算教學[J].學周刊,2013(29).
[2]孫明玉.如何加強小學數學中的口算教學[J].新課程學習:上,20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