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曉瓊
【摘 要】拼音是小學語文教學中最枯燥乏味的內容之一,也是剛入學的新生必須過的第一道難關,如何把學生從索然無味的傳統教學法中解脫出來,將拼音教學貫穿在生動有趣的教學活動中,使學生能歡樂的學習拼音,并在浩瀚的知識海洋中不知疲倦地飽吸著知識的養份,從而最大限度地引導和開發學生對拼音的學習興趣和潛力。
【關鍵詞】小學語文;拼音;拼音教學
拼音進入小學課本后,就成為小學語文教學的重要內容,在語文學習中起著重要的作用。但是拼音也是小學教學的第一道難關,是小學教學中最枯燥、最乏味的內容之一,再加上教學對象是剛入學的一年級新生,這就使得原本就不吸引人的拼音教學難上加難。然而,拼音教學有是幫助學生識字,學習普通話的有效工具,如何最大限度的激發學習興趣和潛力,使學生盡量掌握拼音呢?筆者根據教學實際經驗,教學中主要從以下幾方面來進行拼音教學。
一、引導學生正確學習漢語拼音,進而學會學習
學會學習,是教育教學的重要旨歸,是能力培養的重要指向。新課程標準指出,漢語拼音學習是低年級階段的重要目標之一。學會漢語拼音,讀準聲母、韻母、聲調和整體認讀音節,準確地拼讀音節,正確書寫聲母、韻母和音節;借助漢語拼音認讀漢字,獨立識字。學好漢語拼音,掌握了正確的拼讀方法,就能夠通過拼讀而認識更多漢字,自主學習語文,學會學習語文。
漢語拼音教學中,教師既要教會學生準確讀出漢語拼音字母、拼音音節,又要教會學生正確的拼讀方法,讓學生能夠自己拼讀,借助拼讀認識生字。一年級的學生雖然學習能力不強,但不能低估了他們對學習方法的把握。教師的拼音教學吸引了他們的注意力,他們會很快地從老師教學的拼音學習中找到屬于自己的學習方法,而且很快能自主學習與鞏固。學會漢語拼音,學會拼讀,就學會了識字,就掌握了初步的學習語文的方法。這方法就會成為學生語文學習、生活的工具,進行更多的認知活動。
二、創設倩境,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1.利用表演活動,在活動中掌握所學內容
學習聲母j、q、x與ü相拼時,可采用制做頭飾、教兒歌、組織學生表演等形式進行。兒歌:“j、q、x好朋友,一塊出去玩,路上碰見小ü。小ü小ü有禮貌,脫下帽子問聲好”。在教學中,組織同學進行一次小表演活動,讓四位戴有“j、q、x、ü”頭飾的學生上臺表演,其余學生大聲朗讀兒歌,在四位同學的即興表演中記住“j、q、x”與“ü”相拼的規律,然后在各組之間、同學之間亦進行類似的表演。通過這些表演活動,使學生既掌握了“j、q、x”與“ü”相拼的規律,又受到了“尊重他人,做有禮貌的好孩子”的思想教育。
2.編說童話故事,寓教學內容于故事情節中
聲調教學中,應主要講清聲調符號的形狀和四聲的讀法。可將“四聲”的學習內容編成故事,以故事的形式來學習。例如:森林里只有小熊開了家商店,東西非常好賣,這不,小熊今天又該去城里進貨了。開車行駛在平坦的大道上,想著商店紅火的生意,小熊高興地唱起了歌:“āāā”。不一坐,前方出現了一個斜坡,為了爬上這道坡,小熊加大了油門,汽車在坡上吃力地行駛著,小熊嘴里哼的歌也變成了“ááá”。好不容易爬完了這道斜坡,低頭一看,眼前的路又讓小熊吃了一驚:路面凹凸不平,坑坑洼洼。唉,又是一段難走的路!小熊是樂觀的,盡管眼前的路不好走,汽車上下顛簸著前進,但它仍然沒有忘記唱歌,不過此時的歌已變成了“ǎǎǎ”。走完了這段難走的路后,前方又出現了一大段向下的斜坡,站在坡頂,已能看見城里了。小熊高興得不得了,大聲叫著“ààà,進城啦!”汽車飛快地下了坡,小熊為森林里的小動物們又進了很多貨物。
三、養成漢語拼音學習習慣
1.養成良好的聽說習慣,聽清學習的要求,聽懂所學的內容和課堂習慣用語,這就是良好的聽課習慣
主要表現在:要能聽清老師或錄音的發音。讓學生動耳、動腦、動手、動口,鼓勵學生積極發言,要求學生大膽而大聲。這種積極發言的習慣,對學生在語言學習中提高聽說技能,及時反饋內容知識點的掌握情況很有好處。并且可以使學生自我創設語境,在語境中練習和運用漢語拼音能力。同時鍛煉學生在眾人面前大膽而又大方講話的能力。
2.養成良好的讀寫習慣
每次朗讀前,多聽聽標準的錄音,看看口型,注意語音、語調,再大聲朗讀,重復練習多次,直到滿意為止。拼讀時,語速快慢適中,停頓輕重合理,讀想結合,力求讀好就明白大意。寫的習慣,主要是認真作業的習慣,可以在當學生學習完了常用音節后,可以要求學生用拼音寫句子,每天一句,把身邊發生的事記下來,每周要求學生讀兩篇課外注音讀物,利用漢語拼音提前閱讀,一方面有利于學生學好漢語拼音,另一方面也及早地培養兒童的閱讀興趣和記寫習慣,尤其是養成獨立完成作業的習慣。作為教師要充分考慮學生的年齡特點,注意作業的量和質,杜絕機械重復的練習,盡量讓學生作業活動化、游戲化,再如結合自己的課堂教學布置一些動手制作卡片,包括聲母卡片、韻母卡片,乃至音節卡片,還可以動手做做拼音頭飾等等,這樣既有利于培養學生樂于作業的習慣,又為自己課堂教學做好了充分的準備。
四、靈活運用游戲和競賽
小學低年級兒童個性天真活潑,愛唱歌、跳舞,根據這一活潑個性,作為教師的我們應該正確把握時機,充分利用小學兒童智力發展的最佳期,努力克服滿堂灌的教學方式,并積極尋找教材內容所包含的趣味因素,把快樂帶入課堂教學。在教學實踐中,可運用以下幾種方法:
1.搶讀字母
將全班分成若干小組,然后教師逐個出示一些字母卡片,學生們舉手搶答,教師讓最先舉手的學生讀出拼音字母,讀對的給該組記10分,得分最多的組為優勝。
2.猜拼音
全班分成若干組,教師給學生們出示若干個(如10個)拼音卡片,讓學生們認讀后,教師任意抽出其中一張放在背后,依次讓各組學生們猜,猜對的組得10分;然后教師再出示另一張繼續讓學生們猜,各組第一排的學生都猜過后,第二排的學生接著猜,最后看哪一組得分多。
3.聽音摘字母
這是一個訓練學生聽認字母能力的游戲。首先教師把所學過的拼音字母寫在卡片上,共寫三組,分別貼在黑板上,然后把學生分成三組。游戲開始,每組的第一名學生在黑板前等候,教師說出一個拼音,這三名學生應立即摘下教師所念的拼音卡片,放到講臺上,摘得對而快的得2分,對而慢的得1分,不對的不得分;在教師念第一個字母時,各組的第二名學生應上前等候,在第一名學生摘完拼音后,教師立即念另一個拼音,游戲接著進行,最后得分多的組為優勝。
4.摘蘋果
教師先在黑板上出示一張掛滿了蘋果的掛圖,每個蘋果上都寫有一個或一組音節,每一個音節都表示生活中的一樣事物,如水果、生活用品、學習用品,然后問學生:你想摘哪個蘋果?學生自己上來摘下蘋果后,必須帶領全班同學拼讀一遍,讀對了,就把卡片贈送給學生。
五、引導學生書寫拼音
書寫拼音是漢語拼音課堂教學中的一個重要環節,課堂中進一步鞏固字母和音節,必須進行實際的動手操作練習。初學寫拼音的學生,為鼓勵他們寫得正確,寫得規范,寫得漂亮,我在每節課中設立“今天我最棒”評比欄,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提高。
作為低年級教師,我們都知道拼音教學是小學生學習語文的基礎,其具體的教學方法也應根據學生的心理特點及實際情況來設計。相信只要我們在教學實踐中善于鉆研,合理運用適當的方式,就一定能使學生輕松愉快、興趣盎然地學好拼音,讓拼音教學成為學生學習的樂園。為學生們今后的語文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