鄢友成
【摘 要】體育是初中教育中重要的科目之一,是學生強身健體的重要保障。但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初中體育教學質量不高,學生在體育教學中的主動性和積極性不高,如何提高初中體育教學質量,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與熱情,是初中體育教師面臨的首要問題。因此,本文就提高初中體育教學質量的有效教學策略進行了探討。
【關鍵詞】初中體育;教學質量;策略
一、激發學生上體育課的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是影響學習效率最主要的因素,興趣牽動著學習的各個環節。因而,教師的首要任務必須竭盡心智,努力激發學生學習體育的興趣,使他們在體育學習中真切地體會到運動學習中的成就感,分享體育學習的樂趣,從而最大限度地提高學習效率和學習成績。其次要培養學生有效的學習能力,教師必須有計劃、有步驟地加以培養,并落實在平時的教學過程中。對學生的學習方法教師要加以指導,每個學生都有自己獨特性,要幫助他們找準自己屬于哪一種類型,然后采用適用自己的哪一項運動類型,才能讓自己找到成功感。在初中體育教學過程中,教師要突出教學內容的生動有趣,教學手段和策略的豐富多樣,教學氛圍的和諧活潑,促進初中學生形成良好感受和愉快體驗,積極主動地學習運動知識和技能,提高初中體育教學的質量和效果。例如:在“加速跑”練習中,如果在上理論課時不考慮學生的實際情況,按教材內容按部就班教學,學生就會失去興趣,因此,教師可以組織他們進行組與組、隊與隊之間的“迎面接力賽跑”、“團結接力賽跑”,這種因人施評的做法有助于形成你追我趕的競爭格局,使學生都得到發展。
二、教師的角色定位
在初中體育教學,想要提高教學質量,教師就要實現角色變換,改“一言堂”為“群言堂”;改講堂為學堂;變主講為導講;變控制為協調;變專制為激勵。讓學生充分參與體育教學活動,充分表現自己的才能,充分發展自己的個性。在初中體育教學中,教師的主導作用與學生的主體作用,是一種既對立又統一的復雜的辯證關系,兩者互相制約、互相促進、不斷深入、不斷發展。現在一談到主體性教學,似乎就是學生想練什么就練什么,能完成什么樣就算什么,其實并不然,主體性教學雖然強調要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但決不能削弱或否定教師的主導作用,以學生為主體的體育教學,主動權還掌握在老師手里,老師只要認識自己所處的地位和角色,學生的主體性地位才能實現,老師也才能比傳統教學發揮更大的作用;即通過導趣,引導學生樂學;通過導思,引導學生活學;通過導法,引導學生會學;通過導做,引導學生善學。如此建立教師與學生的雙邊關系,才能把體育教學活動提高到一個新水平。
三、突出學科特點,合理利用器材
中學階段的體育課“以鍛煉身體為主要方式,以增進學生的健康為主要目的”。在初中體育教學中,教師必須教會學生一些游泳的健康知識和技能,讓學生在體育課中承受一定的體育負荷,通過適度的苦和累的運動,幫助學生調節身體,樹立信心,在體驗體育樂趣的同時獲得運動技術,實現身心的共同發展。當然,教學生不能用教專業運動員的方法,不用刻意追求動作的細節,教學的內容和方法必須符合中學生的發展特點,要有層次、有針對性地傳授體育知識和方法。另外,合理利用器材也是上好一節體育課的關鍵。在上每堂課之前,教師要認真檢查各類器材和教學設置是否安全可靠,保證教學環境的安全性。使用器材過程中,首先要讓學生明白該項目的運動特點,逐步掌握器材在運動中的價值,激發學生的運動興趣。
四、加強保護、幫助指導,提高體育教學質量
作為初中體育教學的一項重要內容,教會學生保護自己的方法和幫助學生練習的方法是現代體育教學對教師提出的一項基本要求。只有在確保自己安全的情況下,才能保障動作練習順利進行,提高初中體育教學的質量。首先,在訓練中有許多內容存在一定的危險性和挑戰性,比如支撐跳躍、墊上練習、雙杠練習等等,在這些項目的訓練中,學生會有一定的心理壓力,針對這種情況,教師要引導學生互相幫助,通過互幫互助克服恐懼心理,讓學生更快地掌握技術動作。其次,教師要關注學生的錯誤動作,幫助他們分析錯誤的根源,讓學生深刻認識到自己的錯誤原因,從而找到問題的解決方案,做到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再次,指導學生尋找輔助練習手段,掌握完整的練習方法,從而減少學生動作的錯誤率,提高技能水平。最后,引導學生觀察正確動作與錯誤動作,尋找動作的要領和規律,找到做出標準動作的關鍵,從而通過標準的技術動作達到鍛煉學生身體素質和技能水平的目標。
五、營造較為輕松的教學環境
中學生正處于身心快速發展的階段,思想還沒有完全成熟,大多活潑愛玩。因此,在初中體育教學中,教師要充分結合學生的這一特點,選擇一些趣味性強的項目,以調動中學生參與體育鍛煉的積極性。針對這一點,初中體育教師可以在體育教學上,利用小組的形式進行各種比賽。比如,體育教師可以讓學生進行自由組隊,之后再讓不同的小組之間進行比賽。在比賽過程中,不僅僅能夠提高初中學生的身體素質,同時也可以激發出他們的競爭力。同時,在條件允許的狀況下,體育教師也可以參與到體育比賽中,這樣不僅能夠讓學生與教師的關系更加融洽和諧,也有利于教學質量的提高。
六、建立有組織、有紀律的課堂秩序
由于體育教學靈活性較強,許多學生都把體育教學看成“玩”,缺乏一定的課堂紀律性。此外,在初中體育教學上,由于一些體育教師教學態度不夠端正,在示范與講解之后,便放任學生自由練習與活動,學生也未意識到體育對自身的重要性,使得體育課堂變得隨意、散漫而缺乏組織紀律性。針對上述現象,教師應端正自身態度、嚴格治理,并建立嚴格的審查制度。同時,做到課前、課后的點名,遇到違反記錄的學生,要給予相應的懲罰,從而保證體育教學的質量和學生體育素質的提高。
七、適時激勵,正確引導
學生是有感情需要的,從上第一堂體育課開始,他們就需要從教師那里得到尊重、友愛、溫暖、情誼和教誨。當這種情感需要得到滿足后,他們便會以更大的激情上好體育課,這種情感建立在師生情感交融的基礎上。教師和學生之間的感情融通包括情感和信息兩個方面,感情和信息融通了,可以增強師生之間的相互信任感和了解的程度。在初中體育教學中,表現特別好的學生,最大的期望莫過于得到教師恰如其分地評價和鼓勵;有某些過失的學生,最害怕的莫過于受到教師的挖苦和冷遇。遇到上述情況,正確的做法應是:該表揚的,就實事求是地給予表揚,并提出新的期望,鼓勵其向更高的目標邁進;有過失的,論過要適度,動之以情,曉之以理,激發其補缺改過的動機和行為。只有教師適時的激勵,正確的引導,才能帶動學生的感情,才可以提高初中體育教學質量。
總之,體育是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全面貫徹教育方針不可缺少的重要方面。初中體育教學是學校體育工作的主要方面,它是訓練學生運動技能,增強體質,鍛煉體能,促進學生德育、智育、體育、美育等方面都得到發展的重要基地。只要教師認真研究有效教學策略,初中體育課堂教學質量定能得到提高。
參考文獻:
[1]范軍平.論新課改背景下中學體育課堂教學策略研究[J].山西師大體育學院學報,2009,
[2]黃少寄.淺談提高初中體育教學有效性的途徑[J].劍南文學(經典教苑),2011
[3]李紅軍.淺談如何提高初中體育教學質量[J].才智,2010,(02)
[4]王巧麗.基于如何提高初中體育教學質量淺析[J].教育教學論壇,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