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莉梅
摘 要:2012年以來,全國會計技能大賽已經成功舉辦了五屆,作為財經類高職院校,在實踐教學重于理論教學的情況下,更應該搞好會計職業技能大賽。而且不能僅僅是為了比賽獲獎,更應該做到通過比賽來提高教學水平,通過把比賽內容普及到每一位會計專業學生,來真正提高學生的會計職業能力。
關鍵詞:會計技能大賽 會計教學 質量 思考
2012年,教育部把會計職業技能比賽列入全國職業院校技能比賽項目。會計技能大賽是在仿真實際會計工作環境的氛圍中進行的,競賽分成會計業務手工處理和會計業務信息化處理兩個環節。競賽主要以團體賽為主,手工業務處理環節中個人賽穿插在團體賽中進行,是主要由高職院校會計類專業師生共同參與、觀摩、體驗的一項分崗位團體協作的競賽。作為實踐教學重于理論教學的高職院校,更應該積極參與這些仿真實際會計工作的會計技能大賽,在參與的同時提高教學水平,把比賽內容普及到每一位會計專業學生,真正提高學生的會計職業能力。 那么怎樣才能夠將會計職業技能大賽中吸取的經驗更好地運用于會計教學?本文做以下幾點思考。
一、將會計技能大賽參與的精英式改為普遍式
近幾年會計技能大賽的推廣使得一些院校越來越重視比賽成績,希望拿比賽成績來證明學校的實力,這樣就造成了專業技能的訓練被過度重視和拔高。所以各學校為了取得好的比賽成績,一般會在大賽前采用精英式的選拔,各學校選拔專業知識及技能方面較好的學生來進行集中培訓,并且在整個培訓過程中將參賽選手當做學徒,讓參賽學生長期脫離所在班級群體,脫離應學的專業課程和素質教育內容,將優勢資源向參賽選手傾斜。最終導致過分重視參賽學生專業技能的提高,忽視整體素質的培養,忽視大多數學生的需求,因為實際上大部分學生是沒有機會參與比賽的。這樣會計技能大賽就脫離了大賽的本意。單純考核一些學生的某些應用技術不僅是一種變相的應試教育,而且還嚴重損傷了大多數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基于以上情況,可以考慮擴大比賽規模,比如各大高職院校可以參照各級大賽的要求,結合高職課程設置和學生的特點設計各類校內會計職業技能大賽,并且爭取每年都開展各層次的校內技能競賽,在國賽、省賽的會計技能大賽的內容和要求的基礎上合理安排校內技能大賽的內容和時間,使技能大賽由少數師生參與向全體師生參與轉變,建立起“人人參賽,逐級競賽”的機制。如一年級的學生在第一學期只學習了點鈔、珠算及小鍵盤等技能,所以可以在期末按班級舉行PK賽。二年級學生經過了一年的專業學習,并且進行了實訓教學,所以可以搞手工賬比賽,例如原始憑證的審核、記賬憑證填制、賬頁的填寫、報表的填制。三年級學生可以搞分崗位技能比賽及會計信息化業務處理大賽。另外,教師也可以開展會計技能比武活動,從而突出技能,練就內功。比賽可以每學期組織一次,每年決賽一次。這樣通過不斷地在班級、校級、省賽比賽中積累經驗,從而更好地應對國賽。同時在比賽中應該成立技能大賽工作領導小組,明確會計技能大賽目標責任制,制訂會計技能培訓計劃、工作流程,合理地制定技能大賽獎勵制度,形成“以賽促教,人人參與”的機制。這樣能夠將技能大賽的內容很好地融入到日常的理論和實訓教學的全過程中,通過比賽的推廣可以促進師生共同提高自己、超越自我的良好氛圍,塑造特色的職業教育文化精神。
二、以會計職業技能大賽推動會計課程和教學改革
會計職業技能大賽將會計工作分為出納、總賬、成本、主管四個崗位,并以協作完成的形式來進行,大賽本身已經將會計工作進行了任務及項目劃分。因此,在日常教學工作中,可以參考大賽內容在學生學習專業知識和技能時按項目教學法來進行。會計技能大賽的分崗位協作完成很好地展現出了企業會計科室分崗協作的全貌,所以在日常學習過程中可以嘗試把學生分成不同的組,分配承擔不同的崗位工作,在學生了解學會了一個崗位工作之后再輪崗安排另外崗位的工作。例如會計技能大賽手工環節將選手分為出納、總賬、成本、主管四個崗位,在日常教學中也可以作為參考將學生分為四組,待每組學生掌握了其中一個崗位的技能之后,輪換到其他崗位,這樣不僅掌握了某一崗位的知識,而且理解了各個崗位之間的關聯性,更重要的是未來到實習單位能夠很輕松地適應會計科室中每一個崗位。另外,當今用人單位對會計專業的畢業生實踐能力的要求越來越高,所以也可以不同單位的實際需求來確定會計技能大賽的比賽內容,可以按更適合的會計工作崗位設置多元化的技能大賽項目,以便培養出來的學生能夠更快地滿足企業的需求。其次,應該將大賽納入專業培養方案,在制定課程設計和教學計劃時可以考慮融入大賽的內容并計入學分,這樣無形中會使在校每第一位學生都可以在學習期間至少參加一次會計職業技能比賽,形成人人都來參與比賽的局面。
三、通過參與會計技能大賽來提高教師的專業水平
會計技能大賽舉辦五屆以來,各大院校都在極力準備應賽,有些學校還專門成立了比賽團隊,其中教師團隊人員的選拔尤為重要,應該加強對教師專業水平的提高。比如請企業專家到學校對教師進行培訓,或派遣青年教師深入企業會計科室更好地學習會計實踐工作。最重要的是每一年培訓的教師應該互相交流經驗,尤其在參加國賽時和全國各大院校教師的交流更是能夠取長補短。另外,教師也應該積極提高自己的專業水平,對于重視實踐教學的高職類院校教師應該使自己具備雙師資格。再次,在輔導比賽過程中教師還應該時刻關注會計行業現階段的變化及對會計人員技能的新要求,以便及時根據現在企業需求更新教學資源。例如基礎會計課程教學,應多結合實際會計工作,根據企業實際工作的流程編寫《基礎會計工作崗位流程實訓》,指導學生認識原始憑證、填制簡單的原始憑證、通過識別不同的原始憑證來進行正確的賬務處理從而填制正確的記賬憑證進而獨立填寫現金日記賬、銀行存款日記賬及總分類賬、明細分類賬。這樣,通過實訓來強化基礎理論知識會提高學生學習興趣,并且能加強記憶。
四、通過會計技能大賽加深校企合作
學校為企業培養人才,企業為學生提供就業平臺,一直以來校企合作、產教結合都是高職類院校的重點。只有發揮學校和企業各自的優勢,才能共同培養出社會與市場需要的人才,校企合作是雙贏的模式。通過會計技能大賽的交流平臺能夠更好地推進校企合作。例如我們在開展會計技能大賽中,可以邀請各企業財務行家到校,共同探討比賽的項目如何設置才能夠更貼近實際工作,怎樣才能更好地通過比賽提高學生的職業技能等等,還可以請企業會計專家參與競賽項目和評價標準的制定,同時參與大賽的指導和考核評價活動。另外還可以共同召開會計人才培養研討會,討論專業建設及會計課程設置、育人標準等問題,這樣不僅使會計技能大賽和項目教學有了真實的結合,還能促進相互了解,提高了企業對高職院校學生的認知度,更深入地進行了校企合作,從而也為學生就業提供了更好的平臺。
總之,高職類院校應該更好地利用會計技能大賽這個契機來促進會計教學改革。
參考文獻:
[1]郝林毅,肖紹萍.會計技能大賽對廣西高職會計教學改革的啟示[J].廣西教育,2014(3).
[2]左占衛.以技能大賽為抓手加強高職會計教學的改革[J].教學實踐,20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