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亮
摘 要:當前,中職計算機教學多存在著學生缺乏學習興趣、參與程度不高,課堂實踐不足與教學質量偏低等問題。基于這些問題,可在中職計算機教學中引入任務驅動教學方式,讓學生帶著問題與任務開展課堂探究,充分尊重學生個體差異存在的客觀性,采取分層針對式教學任務安排方法,引導學生自主探尋與協作來完成任務,從而實現計算機課程教學目標。本文在分析任務驅動式教學內涵基礎上,重點對其教學方式的實現進行了探究,為中職計算機教學提供借鑒。
關鍵詞:中職 計算機 任務驅動 教學應用
無論是從生活層面,還是從工作層面來看,計算機都占據著十分重要的地位,屬于人們生活與工作的必要部分。計算機的普及也對計算機人才的綜合素養提出了更高要求。在開展中職計算機課程教學時,為突破傳統計算機教學困境,實現計算機課程教學質量提升,提出在計算機教學中應用任務驅動式教學,并對其內涵與應用實現的方式進行探究,以切實提高中職計算機教學質量與教學效果。
一、對任務驅動教學法基本內涵的認知
從某種意義上而言,任務驅動教學法屬于探究式教學模式的范疇,是一種以學生作為課堂中心,發揮任務導向作用,驅動學生學習并完成教學目標的教學方式。在教學環節,教師承擔著引導與協調作用,而學生則圍繞著某一個共同的任務活動,帶著問題,在任務導向下自主探究,不斷搜集相關的任務資料,通過自主思考探究、小組協作等來最終完成任務目標。由此可以看出,任務驅動教學存在著顯著的實踐性特征。
采取任務驅動教學方式,要求教師充分把握驅動任務教學的關鍵節點,即任務制定與創建,要求教師在任務目標下營造良好的教學情境,引導學生深入開展自主探究與學習。中職計算機課程本身就具備顯著的實踐性與時代性特征,而任務驅動式教學,其更貼合計算機課程的實用性,能體現出教學的層次感。在教學環節中,教師應切實關注學生個體差異問題,考慮到不同學生所具備的學習能力與基礎知識不同,學習興趣與喜歡傾向不同,采取針對性、層次化任務設計,并遵循循序漸進的教學原則,首先引導學生在任務難度較低的情境下學習,為學生完成更高難度的任務提供基礎。
二、基于中職計算機教學的任務驅動應用及實現路徑分析
以培養中職學生計算機整體素養為立足點,引入任務驅動式教學方式,充分關注學生學習實際與特征,做好任務驅動的任務創建、導入與實施控制,以實現其教學目標。
1.創建具備操作性與科學性的教學任務
在開展中職計算機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用任務驅動教學法,其教學目標實現程度的關鍵問題在于任務創建。創建任務需要關注多個因素,以確保任務具備突出的操作性與科學性特征,具體應考慮以下三點。
其一,學生差異性。相對而言,中職學生計算機基礎整體較為薄弱,而個體與個體之間基礎差異程度較為明顯。基于此,在進行計算機課堂任務創建時,需要切實關注學生特征、興趣、基礎水平、知識結構與學習能力等因素,充分尊重差異存在的客觀性。為確保教學安排滿足不同學生的學習需求,要求教師創建的任務具備層次性特征,即難易有別。具體來言,教師在充分分析教材內容的基礎上制定出基本任務與附加任務,依據對學生狀況的調查開展針對性教學,面對不同層次的學生安排不同任務內容,引導學生都能夠參與到任務學習之中,從而獲得任務完成的成功感。以EXCEL排序教學為例,以按照一個字段排序作為基本任務,而按照兩個以上關鍵字排序作為附加任務,分層次針對性教學,有助于每個層次的學生能夠參與到學習之中并完成相應任務。
其二,驅動任務應具備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特性。在中職計算機教學中,需要充分認識到學生之中存在的厭學情緒。為提高計算機教學效果,必須激發學生參與興趣。如學生對課堂任務缺乏興趣與參與積極性,任務驅動目標就無法實現。基于此,為實現良好的教學效果,在教師創建任務時必須確保任務具備充分的吸引力。為達到這個目的,教師應調查與了解學生興趣與關注熱點,立足于學生興趣來編制驅動任務,從而引發學生共鳴。以Photoshop圖像修復處理教學為例,教師可以事先安排學生找一張損壞或霉變的老照片,通過掃描將老照片輸入電腦并作為學生圖像修復處理的對象。引導學生將霉變相片進行修復,從而有效提高了學生參與深度,且學生學習興趣明顯增加。
其三,任務制定應關注學生創新思維培養。在傳統教學環境下,計算機教學突出“教”的問題,而學生處于被動“學”的位置,然而這種長時期的被動“學”卻對學生的思維進行了固化,對學生個性發展與思維創新帶來了限制性影響,不利于學生創新能力與綜合能力的提升。而應用任務驅動教學,其在任務制定時需要充分關注學生創新思維問題,在課堂中給學生預留出一定的探索與思考空間,引導學生自主探尋問題與解決問題,支持并鼓勵學生積極創新。如在Word圖文混排教學中,在學生完成排版任務后,教師應支持學生進一步進行創新,通過自主操作與安排,加入學生自我的審美要素,最終獲得多樣化的排版結果,這樣在排版過程中,學生也可發揮其個性與風格,在發展學生計算機技能的同時,有利于培養其創新能力。
2.任務導入
在完成多層次驅動任務制定后,教師需要采取合適的任務導入方法,確保任務導入順利高效,能夠充分吸引學生注意力,激發學生參與興趣。一般而言,教師可以選擇演示式導入方式,即將課堂任務制作為作品或課件,通過多媒體進行作品演示,并讓學生在了解任務的同時,帶著任務去學習課堂內容,在提高學生參與興趣的同時,有助于提高學生探尋問題的內在積極性。以Dreamweaver網頁制作為例,教師可以將一些其他班級的學生網頁作品進行展示,并引出學生制作“班級網頁”的任務。而班級網頁制作的資料與信息都集中在學生群體之中,有助于學生在制作網頁時充分交流,且能夠為學生帶來滿足感與成就感。在心理上學生由被動學習轉變為主動參與,為實現教學目標提供了支撐。
3.任務驅動的具體實施分析
任務驅動實施過程,直接影響著計算機任務驅動教學質量與效果。具體實施要點主要體現在以下三個層面。
其一,構建學習情境并明確任務目標及要求。在計算機課程教學環節,教師應結合學習主題,合理設計較為真實的學習情境,引導學生帶著任務走入到學習情境之中進行探索式學習。如教師可借助多媒體進行情境學習任務描述,引導學生在情境條件下展開任務學習與任務探究,發揮學生自主學習能力與創造力。在課堂開始之前,教師應對學生明確說明任務目標與具體要求,在學生接受任務后引導其進行案例討論與分析,并找出案例中存在的關鍵知識點,教師則發揮引導作用,盡量讓學生自己探尋出問題的疑點,并提出自己的見解。
其二,發揮學生學習主體性。中職計算機教學需要關注學生學習主體性特征,重視學生計算機技能培養。在任務驅動教學模式下,教師應引導學生開展自主探究式學習,發揮學生主體性地位,教師在整個教學環節中承擔引導與協調作用。課堂應給時間預留出足夠的時間與空間進行思考探究。學生在任務驅動下進行探究,有助于培養其自主學習能力,培養其思維創新能力。
其三,任務作品評價。在學生完成任務后,應進行學生任務作品交流與展示,引導學生通過多媒體進行任務作品展示,并讓學生自己分析作品中存在的優勢與不足,讓其他同學加以評論,教師做出最后點評。這種評價方式也有助于提高學生學習興趣,充分認識到自身存在的不足之處,而教師評價則應以激勵性評價為主,善于發現學生作品之中的發光點,鼓舞與肯定學生作品,為其學習提供動力支撐。
三、任務驅動在中職計算機教學中應用需要注意的問題
在中職計算機教學領域采取任務驅動式教學,能夠切實激發學生參與興趣。發揮任務導向作用引導學生自主探究,對于培養與提高學生計算機操作水平發揮著重大作用。然而在實踐教學中,還需要充分注意以下幾點,以確保計算機課程教學的整體質量。第一,任務驅動不適用于理論知識教學。在中職計算機教學中,采取任務驅動法進行學生計算機技能培養,其效果突出,然而在理論知識學習時,則需要輔助以其他教學方式。第二,做好素材積累工作。任務驅動教學法應用及效果實現的關鍵在于任務制定環節,為此,教師應依據學生特征與喜好傾向,做好任務素材收集與積累工作,在任務設計中融入實用性與趣味性等因素,切實提高學生參與學習的內在動力。第三,引導學生進行知識歸納與總結。任務驅動教學關注于任務實施過程,缺乏對計算機知識完整性與系統性的整合,學生無法形成對計算機知識的邏輯性認識,容易割裂不同單元之間的內在聯系。基于此,教師在實施任務驅動教學的同時,還應引導學生做好知識分析與歸納,明確認識到知識與知識之間的內在聯系,從而幫助學生構建完善的計算機知識體系,為實現教學目標、培養學生計算機素養奠定基礎。
四、小結
提高學生計算機素養與計算機應用技能,是中職計算機課程開展的重要任務。在認知任務驅動教學法內涵的基礎上,從任務制定、任務導入與任務實施三個層面對任務驅動式教學的應用與實現進行了探究。實踐證明,任務驅動教學十分適用于中職計算機教學,能夠切實發揮任務驅動與導向作用,引導學生在任務條件下開展自主探究與協作學習,有利于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與整體計算機素養。然而在應用任務驅動教學的同時,還應做好注意事項,為實現計算機課程教學整體目標服務。
參考文獻:
[1]楊靜.中職計算機任務驅動教學之“動力型任務”設計探究[J].電腦知識與技術,2012(8).
[2]徐俊彬.如何構建中職計算機任務驅動教學模式[J].廣東教育(職教版),2013(6).
[3]陳蘭.“任務驅動”教學方法在中職計算機專業教學中的實踐[J].決策與信息(上旬刊),2012(11).
[4]陳建光.運用任務驅動提高中職計算機教學實效性[J].中國校外教育(上旬刊),2014(21).(作者單位:天津市機電工藝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