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雄偉
【摘要】理論聯系實踐是職業教育中一條重要的教學原則,它的有效運用能夠使教學過程跟實際生產過程接軌,使學生通過學習掌握一定的生產技術及生產相關的理論知識,有助于生產型人才的培養。本文基于高等職業教育現狀和存在的問題,從當代企業的需求層面出發,通過分析研究理實一體化教學改革的可行性,以及改革的方向和思路。
【關鍵詞】生產型人才 高職教育 企業需求 理實一體化
1.研究背景和意義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現代企業對人才的需求逐漸擴大,國家相關部門對當前企業人才需求狀況進行了調查,結果顯示企業需求的應用型人才遠遠大于基礎學科人才,尤其是在機械、計算機、財會統計等領域。因此,近幾年以培養職業技能為主的高等職業教育在國內得到了大力發展,許多高職院校為社會各個領域輸送了大量人才。
然而,根據大多數企業的反饋,目前很多高職院校畢業的學生普遍存在一些問題,主要集中在:1、基礎理論知識不夠扎實,缺乏系統的知識架構;2、對生產過程缺乏足夠的認識,實際動手能力不足;3、對于本行業一些通用的設備、儀器、儀表不會操作。這些問題往往都是在學校學習期間理論與實踐脫節造成的。如果這些問題得不到解決,長此以往的話,高職教育必然會和社會生產脫節,與社會的發展不相適應,逐漸被社會淘汰。因此,對于高職教育的理實一體化改革刻不容緩,必須要將理論知識的學習與生產實踐結合起來,以生產為主導,按照企業的要求培養學生實際動手的能力,使學生不僅能掌握理論知識,而且能夠將理論知識融入到實踐過程中。
2.理實一體化教學
2.1理實一體化教學理念
理實一體化教學法即理論實踐一體化教學法。突破以往理論與實踐相脫節的現象,教學環節相對集中。它強調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通過設定教學任務和教學目標,讓師生雙方邊教、邊學、邊做,全程構建素質和技能培養框架,豐富課堂教學和實踐教學環節,提高教學質量。在整個教學環節中,理論和實踐交替進行,直觀和抽象交錯出現,沒有固定的先實后理或先理后實,而理中有實,實中有理。突出學生動手能力和專業技能的培養,充分調動和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一種教學方法。
2.2理實一體化教學方法
在理實一體化的教學中采用的方法有:
(1)講授法
在課堂上,將項目展開后,通過演示操作及相關內容的學習后,進行總結并引出一些概念,原理進行解釋,分析和論證,根據教材,既突出重點,又系統地傳授知識,使學生在較短的時間內獲得構建的系統知識,講授要求有系統性,重點突出,條理清楚。講課的過程是說理的過程,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做到由淺入深,由易到難,即符合知識本身的系統,又符合學生的認識規律。這樣學生就能一步步掌握專業知識。
(2)演示法
演示法是教師在理實一體化教學中,通過教師進行示范性實驗,及示范性操作等手段使學生觀察獲得感性知識的一種好方法。它可以使學生獲得具體、清晰、生動、形象的感性知識,加深對學習書本知識,抽象理論和實際事物及現象聯系起來,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概念,掌握正確的操作技能。 課前教師要做好演示的準備工作,根據課題選擇好設備,工具,量具。
(3)練習法
練習法是指學生上完理論課后,在教師的指導下進行操作練習,從而掌握一定的技能和技巧,把理論知識通過操作練習進行驗證,系統地了解所學的知識,練習時一定要掌握正確的練習方法,強調操作安全,提高練習的效果,教師認真巡回指導,加強監督,發現錯誤動作立即糾正,保證練習的準確性。對每名學生的操作次數、質量作好一定的記錄。以提高學生練習的自覺性,促進練習效果。對不操作的學生要求在旁邊認真觀摩,指出操作中的錯誤,教師及時提問,并作為平時的考核分。
2.3理實一體化教學效果
該教學模式旨在使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交互進行,融為一體。一方面,提高理論教師的實踐能力,實訓教師的理論水平,培養一支高素質的師資隊伍。另一方面,教師將理論知識融于實踐教學中,讓學生在學中干、干中學,在學練中理解理論知識、掌握技能,打破教師和學生的界限,教師就在學生中間,就在學生身邊,這種方式可大大激發學生學習的熱忱,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生邊學邊練邊積極總結,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
3.高職教育中理實一體化教學改革
3.1改革的方向
高等職業教育是以培養學生職業技能為主要目的的教育活動,應當緊緊抓住職業技能的特點,從企業的需求出發,以職業技能為中心,圍繞職業技能的培養設置課程,以能夠完成學校教學與企業實際生產的對接為目標。
以飛機制造為例,航空企業對高職院校相關專業學生的需求是巨大的,這些學生畢業后進入企業主要從事一線生產的工作,生產過程中涉及到的內容主要包括:航空材料、機床、工量具、工程圖紙、工藝規程、工藝方法等。根據這些內容,學校在教學方面就可以做出調整,設置相關的課程,通過理論教學和實踐課程的結合培養學生相關的職業技能,比如:1、了解飛機制造常用的航空材料及其特性,知道如何選擇合適的材料;2、熟悉機床的操作和工量具的使用;3、能夠識別工程圖紙、編制工藝規程、選擇合適的工藝方法等。通過理實一體化的教學,保證學校培養的學生都能夠滿足企業生產型人才的需求。
3.2改革的內容
要做到理實一體化的教學,高職院校必須要加強幾個方面的建設:
(1)基礎設施的建設
既然高職教育是以完成學校與企業對接為目標的,那么高職院校必須要有跟企業相同的、必要的基礎設施,能夠模擬出實際的生產過程,尤其是工科院校。同樣以飛機制造為例,飛機制造過程中,除了通用的機床、工量具外,還需要一些特殊的裝備,此外飛機制造工藝中主要以鈑金、鉚裝為主,那么相關院校還需要有鈑金、鉚裝的實驗室。這些都是教學過程中必不可少的,否則教學就成了紙上談兵。
(2)師資隊伍的建設
要實現理實一體化教學,教師除了理論知識上的傳授外還要進行實踐操作的指導,因此高職院校的老師必須要具備很強的綜合能力,既要能夠講解理論知識,也要能動手演示。學校在師資方面必須要加強,注重培養教師的綜合能力或者引進有實際工作經驗的教師。
(3)課程體系的改革
理實一體化教學與傳統的教學不同,課堂即是生產現場,理論學習和實踐操作是同時進行的,課程的安排往往是多學科交叉的。因此在課程設置必須要合理,要有側重點,以完成某一項任務為目標。
4.結論
理實一體化教學跟職業教育的性質契合,是職業教育未來發展的方向,通過理實一體化教學,培養出來的學生能夠滿足企業和社會的需要,既減少了企業的用人成本,又為學校的辦學指明了方向,符合行業發展的標準。只要高職院校抓住理實一體化教學的重點,在軟、硬件兩個方面做出改變,就能夠實現理實一體化教學。
【參考文獻】
[1]李雄杰.《職業教育理實一體化課程研究》.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1.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