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彬雅
愛因斯坦說過:一個人的智力發展和它形成概念的方法,在很大程度上是取決于語言的,語言是進行思維、反映思想、表達情感、記錄思維成果的工具。語言將于個人的自我意識凸現出來,對智力和人格的發展有著極其重要的意義。從腦部生理機能的觀點來說“全世界所有的孩子都是天生的怨言專家,”可在課堂上,有的學生成了課堂教學的支柱、主力軍、教師依耐他們完成教學任務。他們是扮演“錄音機”的角色,另外個別學生似乎游離于課堂外,無論提問任何問題,都“沉默是金”。這里除了學生的主觀因素外,還存在許多客觀原因。因此,我們要在有限的課堂教學時間內努力提高全體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
一、創設寬松 和諧的說話環境
孩子們剛剛學講話之時,每當他們吐露出一個新的詞匯,大人們均如獲珍寶,給予燦爛的笑容、激勵的話語、親昵的愛撫......這一切給了孩子極大的鼓舞。他們在很短的時間內學會明確的表達自己的想法、需求等。但在課堂上,我們常常能看到這樣的情況:上課時有的班級學生活躍欲試、爭相發言,有的班級確星星點點。“千呼萬喚難出來”,究其原因,主要是因為教師你沒有給孩子充分的機會,沒有給予適當的引導。作為教師要根據低年級學生的特點即對圖片、故事、動物、游戲等感興趣。從而激發他們說的欲望,創造一個寬松、和諧的說話環境,讓每位學生都敢暢所欲言,盡可能縮短學生之間的距離。首先要讓每個學生學會做個文明的聽眾,無論發言者發言的內容對錯與否,均要耐心聽完。其次,對發言者做評價是態度要友好,不可譏笑、諷刺、挖苦等。再次,作為教師更應起表率作用。一個鼓勵的目光,一句親切的話語都是學生前進的動力,應讓學生永遠保持說話的信心和興趣。
二、創造盡可能多的說話機會
由于學生的理解能力、表達能力、表達欲望等主觀方面存在差異。教師應根據教學內容、學生實際情況、變化教學形式,調動全體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全面參與,努力讓每位學生在每節課上都有發言機會。真正做到教育機會均等。其中四至六人的學習小組,不失為一種很好的形式。課堂上許多問題都是可先進行小組討論,再全班探討。這樣在單位時間內可以使更多的學生獲得發言機會。而小群體的學習活動,可使個別學生消除膽怯,敢于開口表達,課堂氣氛十分活躍。當然教師應根據學生當前的水平將他們穿插進行分組。讓他們互相學習、模仿、一段時間的鍛煉,這些學生的口語能力大大提高了。
三、采用各式各樣的教學方式 促進說話能力的提高
學生的興趣愛好不同,能力發展也不一樣。我們要有大語文的意識,將各學科的知識、技能適當地引入語文課堂,改變語文課堂單一的聽、說、讀、寫的形式。
1畫一畫。兒童大都愛涂愛花。如學習《月食》,可要求學生根據課文第6小節的描寫,畫出月食過程中月亮亮的部分逐漸由大變小,直到最后回復原狀。并要求學生根據所畫的圖將月食過程復述一遍。學生的學習熱情高漲,在讀、畫、說的過程中,促進了對課文的理解。又如學完《蜜蜂引路》,請學生畫一畫列寧尋找養蜂人走的路線,并在適合的地方畫上花叢、園子、養蜂人的小房子。為了畫的正確,學生就會自覺、認真的去理解課文,化被動為主動。特別是那種擅長繪畫的學生,借助自己的作品,表達起來更是繪聲繪色。
1唱一唱。音樂是人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內容。它能生動形象地表達人們的喜、怒、哀、樂。在語言教學中我們不妨將音樂引入課堂。如將根據《小小的船》、《王二小》的課文內容編成的歌曲引進課堂,指導學生唱一唱,學生興趣勃勃。特別是《王二小》這課,由于有年代隔距,理解會產生一定的困難,而在韻的烘托下,加上觀看該類影視作品,許多學生在歌唱中竟流出眼淚。此時,再請學生談談學習的感受,就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音樂的震撼力是強大的,它有時遠遠勝于教師的講解。此外,在語文教學中還可適當地、廣泛地采取配樂朗誦等,培養學生朗讀的興趣,提高口語表達能力。
3演一演。孩子們十分喜歡小動物,也愛聽童話故事。教材中有不少描寫小動物的課文,如《小鷹學飛》、《青蛙看海》、《小動物過冬》等,教完課文后,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進行表演,然后讓他們用自己的話將這個故事講一講、演一演,這樣讓學生在聽故事、講故事、表演故事的過程中不斷加濃說話的興趣。兒童是天生的演員。模仿成人的言行舉止;喜歡穿戴父母的服飾。愛跟動物、花草聊天。他們常常不自覺的將自己假想成生活中的各種角色。因此,我們教師要不吝惜時間,選擇合適的課文,指導學生編排課本劇。這不僅可以讓學生深入理解課文內容,還有助于培養孩子細致耐心,大膽表現的精神,更有利于他們的怨言發展。如在教學第三課課文《狐貍和烏鴉》后,我讓學生先分角色表演,最后我有設置了這樣一個情境:過了不久,烏鴉有叼著一塊肉碰見了狐貍,烏鴉這回會怎樣呢?學生發揮想象,紛紛發表自己的看法,暢所欲言。有的學生說:“烏鴉心里想:這次不會上你的當了,就對狐貍說:‘壞狐貍,隨便你說什么,我都不會上你當了。”此時立即有位“小精靈”站起來說:“烏鴉一說話,肉就掉下去了,不是又上當了嗎?”經過提醒,這些學生恍然大悟,改為:“狐貍在樹下說了許多好聽的話,但烏鴉理也不理,美滋滋地把肉吃完了。”還有的說:“烏鴉見到狐貍把肉吃完了,然后故意氣狐貍說:‘狐貍大哥,肉真香啊,我窩里還有,你爬上來拿吧!狐貍氣得直吹胡子。”顯示了學生豐富的想象力,同時也提高他們的語言表達能力。
此外,續編課文、講故事、說謎語、講笑話、說順口溜等方式均可讓學生在愉快、輕松中不知不覺地提高口語表達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