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錫秀
摘要:如今課程的改革中綜合性學習是一項重要內容,為了適應現代社會的要求,語文教育不僅僅是為了完成課時內容的目標,培養學生運用知識,并且教會他們團體協作,開闊他們的事業,培養他們的多方面能力,包括閱讀理解和表白交流等等。語文學習體現語文的綜合性,包括學習的豐富性、多樣性、實踐性、綜合性。這不僅僅是現代社會的要求,更是培養新一代人才的關鍵核心。
關鍵詞:小學語文;綜合能力;分析能力
一、綜合能力和分析能力的意義
綜合能力,就是對人們德智體等各方面素質測試與評估。人有一種可以對知識、語言。協調性操控的能力。綜合能力,包括觀察能力、實踐能力、思維能力、整合能力和交流能力。創造能力就是以上五種能力的合體。
分析能力又是另外一個重要的能力。它即是將一件事物不同的特點特征進行比較。面對事物和特定的環境情況進行理性的分析,以及對后果進行理性的分析,從而決定取舍。這是一種對事情前因后果理性分析的能力。一般分析能力比較強的人往往更容易在自己擅長的領域有所作為,達到一般人難以企及的境界。同時這項能力還是人的智商體現,雖然這項能力是天生的,但是很大一部分還是后天的培養和訓練。通過語文學習中分析能力的培養,學生在今后的學習和工作時候遇到問題時候就不會百思不得其解,也不會束手無策。這不僅僅適用于在語文學習中問題的解決,往往能讓他自如面對生活中的難題。分析能力經過思維的理性的梳理從而實現任務的解決。
二、課內分析能力和綜合能力的培養
提高教學效率的前提是掌握課程目標。第一,小學教師首先要轉變引導思想,將內容導向轉變為方向導向。所謂“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分析能力和綜合能力作為兩項重要的能力并不能通過小學語文的學習直接給予學生,教師作為引導者是教會他們如何培養和提高學生的這兩項能力。目前的新課標對學生的閱讀能力提出了較高的要求,除了要具備視聽說的能力,還要具備對文章的分析能力,教師必須在教學實踐中加強,語文教學中不知不覺的訓練和提升這兩項能力。
就學習中感興趣的問題制定簡單的研究計劃,獨立或者合作寫出,共同或個人探討寫出研究課題。對要處理對象進行內在聯系的處理,分清點與面,輕與重,緩與急。將一項復雜的任務分解成若干小任務,并且明確每一小步的意義。就關注的點搜集相關的資料,進行訪問探查,小組間進行互相討論。最后學生要求運用文字圖片表格的多樣化形式來展示學習成果。期間,查找資料和引用資料更是不能避免的,學生要求對資料進行篩選,這就是一項對事物進行分析的過程,就不同的需求情況對事物進行分析,取自己所需。作為閱讀、寫作、口語等項目的重點——綜合性學習,為了體現培養語文素養的目標。教師還應該通過課堂學習之外,教會學生學習方式的整合,培養他們自主探究的能力。語文的綜合能力的培養,是通過指導學生的視聽說能力的結合,創造一個明確情景,提供一個固定的話題,進行綜合性學習,而不是將視聽說三者分開。它們既是獨立的,又是相關的,不可分割又息息相關的關系。
就以上的論述,筆者對具體的課題進行采樣論述:
案例一:第一課,畫面變現的是清晨的河邊,小女孩在小河邊練習“aaa”,大公雞在河邊打鳴,大白鵝在河水中看自己的倒影。教師應該引導學生對畫面進行觀察分析,不能僅僅只注意到點,最重要的還是放眼全體,不僅僅是河邊的人物,還有動物,還有河水中的情況。引導學生對畫面進行具體的觀察,將一個個分散的畫面合體,并且描述這個畫面用自己的語言,從而再由教師引出這一課要學習的內容。將分散的物體合成一個畫面,有助于幫助學生提高整體觀察能力,以及分析事物的全面性,在培養他觀察能力的同時,訓練語言,加深他對學習了字母的音、形的記憶,通過畫面的聯想。這就是在間接培養他的綜合能力,不僅僅是記憶知識點,更重要的是自己的一種聯系音形的綜合能力。
案例二:《月亮的心愿》一課中,課文寫的是明天要去郊游了,可是珍珍還要照顧病床上的母親。教材體現了以人為本的精神,對學生發出怎么處理的問題,對于現在大部都是獨生子女的家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假設自己是珍珍,應該怎么想,然后應該怎么做。然后不僅僅是處理掉眼前的矛盾,還要進行深層次的引導分析,有沒有說什么兩全其美的方法,不能只是告訴學生應該怎么做,怎么做才是正確的。就不同的選擇,讓學生發出延伸,結果又會怎么樣。這樣就不僅僅是在傳授知識,更是在教育他們一種以人為本的精神。有很多問題沒有絕對的正確與錯誤,也沒有應該也不應該,只是站在不同的角度經行權衡,進行利益的配比分析,選擇一個更好的抉擇。
三、課外分析能力和綜合能力的培養
所謂綜合性能力的培養,它不是僅僅完成課堂上的學習,還有課后多方面的鞏固性學習,通過多種形式來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多方面的學習都是體現和圍繞一個中心的,教師應該注意根據教材的安排,讓學生在課后完成自己開展的活動,選好自己的合作伙伴,自己完成活動計劃的制定,然后按照自己計劃開展,教師不是安排下去就完事了,要時時刻刻跟蹤計劃的開展情況,及時的給予糾正意見,對完成的好的步驟進行圈點和表揚。語文學習的綜合性就在于教師也可以豐富學習的形式,比如叫學生通過制作小報,辦展覽,舉辦圖書交流會等形式,讓學生感覺這知識學習的學習不僅僅是學習就結束了,還有在生活中能得到運用,從而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提高他們學習的興趣。分析能力就是能辨認出一個問題的多個方面,對問題各個方面進行詳盡的說明,并且在心里知道它們之間復雜的因果關系。能夠同時將實物從多個方面進行分析。能夠辨認出一個問題的多個方面,并對每一個方面進行詳細說明,標出它們之間的復雜的因果關系(多因多果、互為因果、交叉影響的因果關系等); 能夠同時運用若干種演繹思維的方法(如因果關系、輕重緩急、時間順序等),將復雜的問題或事物分解成部分進行分析判斷; 能夠運用不同的分析技巧,進行復雜的計劃或分析,在理性分析的基礎上,對多種系統方案的優劣進行判斷和選擇(如成功的可能性,成本效益的比較,需求的急迫性,對未來的潛在影響等),不只是對問題進行一般的分解。
分析能力的特點是可以看到因果關系。該層級可以辨別事物之間多重的聯系,較為深入地分析事物之間的復雜關系??梢苑治鍪挛镏g多層因果、環環相套的關系,做出自己獨到的分析,看到別人看不到的東西。分析能力是基礎能力,主動思考能力是核心能力,社會溝通能力與自我抑制能力是過程中需要的能力。
參考文獻
[1] 游麗爽.小學語文教學中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J].學周刊,2015,03:184-185.
[2] 郭冰薇.新課程標準下小學語文教學中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J].學周刊,2015,06:165.
[3] 朱燦中.新課標下小學語文教學中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探究[J].學周刊,2014,09: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