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中國經濟的快速發展,高等職業技術教育也得到了長足的進步,為了適應不斷變化的新形勢,高職教育進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根據高等職業教育的職業性與實用性的特點,本文試圖從專業英語的角度探索高等職業英語教學模式。本文采用專業用途英語中的研究方法總結出高職英語課程改革應遵循的原則。
【關鍵詞】高職英語教學;職業性;實用性
高等職業教育負擔著培養技術、生產等領域的應用型專門人才的重任,高職教育的目標是培養技術生產、管理服務等領域的高等應用性專門人才,所以高職英語教學應突出應用性與實用性??墒?,高等職業英語教學的現狀卻不容樂觀。高職英語依然沿襲大學本科教學模式,高職特色沒有得到體現,當前所培養的學生并不完全具備扎實的專業技能和較強的外語應用能力。高職英語教學改革任重而道遠。
高職高專實用英語應用能力培養中存在的一些問題:
一、學生英語基礎差,教學難度大
高職高專類院校的學生英語水平普遍較低,主要表現在學生的詞匯量小,發音不準,對語法的把握不準確,英語閱讀和寫作的能力比較差,所以在英語教學的過程中,教師不能把學生定位太高,要鞏固學生初中和高中的英語知識,然后才能進行高職高專的英語教學,這對于教師來說難度比較大。
教育部也對高等職業教育院校學生的英語成績有明確的要求。再加上目前社會上的用人單位非??粗貙W生英語四六級的證書,所以高校學生都比較重視英語等級的考試,這也是學生學習英語的動力和目標。在英語教學中,學生為了能夠通過英語等級考試,一般都會要求教師在課堂上講授英語等級考試的知識點,但是對于英語的實用性教學并不看重。另外學生畢業面臨工作,重視專業但是對基礎知識會采取忽略的態度,所以對英語應用能力的培養工作也就沒有重視起來,再加上教學設備無法滿足現代化的需求,不能給學生帶來直觀上的英語體驗,大多數教師采用的是一言堂或者是填鴨式的教學模式,在課堂上不停的講課,學生在課堂上不停的記筆記,沒有給學生足夠的時間修改,這樣就嚴重制約了英語應用能力的培養工作的開展。
師資隊伍的力量同樣決定了人才培養的質量和特色。高職院校培養的是高等技術應用性專門人才,所以高職院校的教師應該既具備扎實的理論知識和較高的教學水平又具備較強的專業實踐能力和豐富的實際工作經驗,是一支一專多能的教師隊伍。也就是說高職院校的英語教師應該比其他學校的英語教師水平更高,知識更多。但現實情況是,受客觀條件的制約,許多高職院校的英語教師缺乏實際工作的鍛煉和經驗積累,在講授專業英語時,比如物流英語、會計英語、計算機英語時,學生本來很感興趣,但部分老師缺乏相關的專業知識,課堂上沿用傳統教學模式,講解單詞、翻譯課文,難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由此可見,雙師型教師隊伍的建設亟待加強。
二、把握培養方向,明確培養目標
從目前的英語教學大綱來看,高職高專英語課程教學要以培養學生的語言運用能力為核心目標,要把教學內容中的實用性和針對性放在教學的主體地位上,幫助學生在掌握一定英語知識的基礎上掌握聽說讀寫的能力,從而能夠讓英語成為學生在日常生活中的有效工具,也為學生今后進一步提高英語的交際能力打下基礎。教學大綱指出,高職高專英語教學要遵循實用為主的原則,把握英語教學的限度,確立英語應用的目的,建立起有特色的創新型高校英語教學體系。這是高職高專類院校英語教學的方向和目標。
現代教育觀認為,人的能力及其發展有類型和層次上的差異,每個人都有著自己不同的發展優勢和發展方向。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呼吁:“先生的責任不在于教,而在于教學生學?!庇捎诟呗氃盒V饕芍袑!⒓夹;虺扇烁咝I窕蚝喜⒍桑⒄Z教學大多沿用傳統的學科教學模式,教師們繼續扮演著教學大綱的忠實執行者和書本知識的機械傳授者角色。由于英語教師對高職教育的特殊性認識不足,對現代教育觀念還存在認識上的錯位和偏差,導致教學與現實脫離的現象不在少數;另一方面,高校擴招使英語教師的工作量普遍“超標”,繁重的教學任務使他們缺少時間和機會外出進修或參加學術交流,更沒有足夠的精力去關注教育教學理論和科研發展新動向,這些因素極大地制約著英語教師的專業成長。
三、改進教學方法,全面提升學生實用英語應用能力
教師要改變傳統的教學方法,要把原本教師,課本,課堂為主的教學模式轉向以學生為主的教學模式,開放整個教學過程,充分發揮學生的自主能動性,教師在課堂上引導學生創造英語使用的情景,并且展開角色扮演的活動,在英語環境中學習英語使用英語。加強教師和學生的交流,把授課式的教學轉變為交流式教學,培養學生自主思考和學習的能力,讓學生提高對英語學習的興趣,提高對英語的重視,最終能夠達到提高學生應用英語能力提高的目的。
四、改革考試方法,建立科學的評價體系
傳統的應試教育嚴重阻礙了學生實用英語應用能力的培養,只有改革現有的考試方法才能促進學生實用英語應用能力的提高。首先是樹立科學的考評理念,突出實用英語應用的重要性,強調應用的特點。改革考試,但并不代表要取消考試,我們要在考試內容上進行全面的改革,要避免考試內容純理論知識,在考試中要突出對學生應用能力的考核。對于學生成績也不能只是單一的看學生的成績,要以學生的綜合能力來確定學生對英語的掌握程度,從而確定學生英語成績是否合格。
五、做好教材的選擇與開發工作
高職院校在英語教材的選擇上首先要注重語言的交際功能,可以打破統一教材、統一教學大綱、統一教案的框框,根據不同的專業特點選用不同的教材。作為職業英語,高職院校的英語教材應該既考慮專業特色又突出其崗位特點,因此可以選擇一些具有應用性、針對性內容的教材,如:產品簡介、操作說明維修指南、招聘廣告、簡歷、求職信等。這些都會極大的幫助學生借助教材掌握一定的實用性的英語,實踐表明學生對以后工作中可能用到的英語表現出極大的興趣,因而學習效果特別好。
高等職業院校學生的實用英語應用能力的培養是一項非常重要的工作,不僅僅是因為讓高校英語教學水平的提高,提升高校的社會形象。更對學生英語應用的能力以及學生未來的工作發展起著息息相關的作用。在這個競爭激烈的時代,高校學生能夠掌握好英語的應用能力無疑是為自己增加了競爭的籌碼,提升了競爭的能力。因此高等職業院校的教師和學生都必須要為學生實用英語應用能力的培養做出努力。
【作者簡介】
李章苧(1993—),男,江西贛州人,江西科技師范大學外國語學院教育學碩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學科教學英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