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露
摘 要:英語是重要的語言交流工具,也是一種思維方式。在新課標背景下,小學英語教學已被提出新的更高要求,學生在掌握基本知識的同時,還要提高自身綜合實踐能力。為此,思維導圖被廣泛應用到小學英語詞匯教學中,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能夠不斷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不斷提高英語詞匯課堂教學效率與整體質量。
關鍵詞:小學;英語詞匯;思維導圖
一、思維導圖概述
思維導圖是一種有效表達放射性思維的圖形思維工具,又被叫心智圖。它在靈活運用圖文并重技巧基礎上,有效展現不同主題關系,構建記憶連接,使主題關鍵詞和顏色、圖像有機融合。在新課標背景下,小學英語詞匯教學已被賦予新的使命,需要具備多樣化的特點。比如,趣味性、關聯性。而思維導圖本身就是一幅豐富多彩的圖畫,能夠極大地吸引學生眼球,迅速融入課堂教學中。思維導圖不同于單純繪畫,在制作思維導圖的時候,不能偏離主題中心,貫穿于整個制作過程,學生需要充分發揮現象力,實現思維過程的可視化。在色彩和圖形的刺激下,英語詞匯的學習不再枯燥乏味,而是生動有趣的繪畫過程,極大地提高了學生英語詞匯的積極性、主動性。此外,作為重點突出的樹枝狀結構圖,思維導圖可以準確反映學生對新知識點的掌握情況,便于教師準確了解學生的思維動態,及時調整教學策略,使課堂教學更具有針對性,具有較好的教學效果。思維導圖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記憶新單詞,不斷激發他們學習英語的興趣,全身心投入到課堂學習中。還能解決英漢兩種語言在表達方式、思維方式差異性導致的學習障礙,不斷強化他們對英語的感性認識,養成用英語表達思想的好習慣。
二、小學英語詞匯教學中思維導圖的應用
1.復習已學的知識點,順利導出新課題
對于小學生來說,掌握大量的新詞匯存在一定難度,必須進行課前預習,確保學生在課堂教學中能夠緊隨教師思維,有針對性地聽講,解決心中的疑問。在課前預習過程中,借助思維導圖,找出學習過程中的薄弱點,勾畫出新知識的學習要點。在繪制思維導圖的時候,要注重不同知識點之間的聯系,突出重點、難點,鞏固舊的知識點,實現新舊知識的有機融合,采用以舊代新的方法,降低章節內容的難度,增加英語詞匯教學的趣味性,不斷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以“schoolbag”為例,在講解之前,教師可以先引導學生回憶school,bag這兩個已經學過單詞的意思,為準確繪制思維導圖提供保障,而這個新單詞的意思也變得顯而易見。在制作思維導圖的時候,教師充分利用圖形、色彩,使其更具趣味性。
2.不斷拓展思維
為了提高課堂教學效果,在上課之前,教師要以本堂課教學的新知識點為中心,合理制作思維導圖。而在教學過程中,可以借助逆向思維,以思維導圖邊緣為出發點,層層遞進,分解新知識點,逐一突破。在此過程中,可以不斷拓展學生的思維,在把握新舊詞匯內在聯系的基礎上,能夠更加深入、準確地學習新知識點,加強記憶。以“rat”為例,教師可以用貓“cat”為切入點,進一步引出相關聯的單詞,比如,拍子:bat;肥:fat,最終引出本堂課需要學習的新單詞“老鼠”:rat。在思維導圖的作用下,學生能夠迅速發現這些單詞存在讀音聯系,還能根據這幾個單詞,編成一個小故事。從某種角度來說,思維導圖可以把表面看似沒有任何聯系的事物聯系起來,形成知識結構網絡圖,學生只需要利用其中的重點,加強知識記憶。以“顏色”為例,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對水果進行分類,把沒有聯系的水果借助顏色有機融合,把學生腦海中零散的知識點串聯起來,構建網絡結構圖,深化記憶,也能更好地運用到實際中。
3.課后復習
在英語學習過程中,課后復習和課堂學習同等重要,如果沒有及時復習、鞏固所學的新詞匯,學生很快就會忘記。面對這方面,可以優化利用思維導圖,幫助學生回憶課堂中剛學過的新詞匯,并根據相關規律,把這些知識點都串聯起來,實現歸類記憶,可以借助相關的圖片、色彩,同時調動左右腦,強化記憶,提高學習效果。在思維導圖作用下,學生能夠逐漸學會系統地歸納不同板塊知識內容,抓住章節內容的重點,把握好難點知識,能夠使繁雜的復習內容形成對應的知識網絡結構,提高復習效率。
總而言之,在小學英語詞匯教學過程中,思維導圖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教師要多角度、多層次分析各種主客觀影響因素,合理安排教學內容,優化教學方法,創設良好的教學情境,不斷增加師生間的互動,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挖掘他們各方面的潛能,啟發學生的聯想力、創造力,不斷拓展他們的思維空間,幫助學生更好地學習新知識點,提高學習效果。因此,不斷提高英語詞匯教學效率和整體質量。
參考文獻:
王思佳.思維導圖在小學英語詞匯教學中的應用[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6(1):10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