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遠梅
摘 要:安全用電是中等職業技術學校電工類的專業基礎課程。本文介紹了如何從安全用電這門課程的特點出發,結合學生實際情況,從而改進教學方法,采取轉變教學理念,合理導入教學,優化課堂教學,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等多種教學方法,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培養學生學習的主動性。
關鍵詞:教學方法 課堂教學 學習興趣 教學理念
安全用電是一門實踐性強的專業課程,涉及的內容寬泛。課程理論性強,教學內容枯燥。現階段這門課的教學僅僅以理論為主,實驗教學與參觀教學基本為空白。技校學生普遍基礎較弱,自制力不強,學生對該課程更容易產生厭學情緒,因此該課程對于技校學生難度更大。如何讓學生對這門學科產生興趣,提高課堂教學效率?針對安全用電這門課程教學的現狀,從以下幾方面著手,改善課堂教學,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一、注重首次教學,激發學生好奇心
常言道,萬事開頭難。如果第一節課沒有上好,就會給整個教學帶來困難。所以在首次課堂教學中,“說課”顯得尤為重要。首先,教師要使學生明白安全用電這門課程在生活中以及在工作崗位的重要性,知道該課程要學習些什么,能學到哪些知識和技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其次,教師給學生多介紹一些關于電給人們帶來的諸多好處,列舉電在生活中、生產中、現代科技中的應用。接著教師引出用電不當給人們帶來危害的有關圖片,結合自己的生活經驗,讓學生對電給人、財產造成傷害和損失有一個感性的認識,從而觸及學生的情感世界,讓他們對電的世界產生好奇,促使學生自愿想學好這門課程,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更好地接受此課程。
二、導課講技巧,吸引學生注意力
導入新課是教學活動的重要環節,良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教師如何把學生從豐富多彩的課間生活吸引到他們覺得枯燥無味的安全用電講堂上,把枯燥的知識變得生動有趣,把抽象的理論變得具體形象,讓學生在最短的時間內進入到課堂教學中,把注意力轉移到教學內容上,這就需要恰當的導課。教師根據安全用電課程的教學目的、教學內容,采用不同的導課技巧,吸引學生的眼球,激發學生的興趣與求知欲。
1.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教師通過利用圖片、錄音、錄像等現代化教學手段,或者通過語言的形象描述,制造出生產現場的氣氛,然后提出要解決的問題。這樣既能增強問題的真實性,加深印象,又能把理論和實際聯系起來,使學生的學習目的更加明確。例如在講電氣事故案例分析時,首先通過多媒體展示一幅人體觸電事故發生的圖片,吸引學生注意力,并且以真實的案例教育學生安全用電的重要性,導出課題。例如在學習觸電方式時,教師可以結合自己的實際情況,向學生描述自己的觸電經歷和感受,然后詢問學生有無觸電經歷,從而引出什么是觸電,觸電的傷害程度。這些使學生認識到所學的知識就是身邊所發生的事情,產生強烈的探究欲望,自然學生也不會覺得枯燥無味。
2.利用設疑提出問題,引入新課
教師可根據教學內容有意設置疑問,將要講述的問題引出來。這種方法能引導學生對設置的問題進行思考,引出新課內容,提高學生注意力,開動腦筋,導入積極思維的狀態,并主動在新課中尋找答案。例如,在保護接零的學習中,可以提出這樣的問題:“同學們,家用電器用的是三孔插座,是因為我們要把金屬設備外殼進行接地,從而防止人身觸電。我們知道保護接地是應用在中性點不接地的場合,但是如果中性點接地的話我們又應該采用哪種保護措施防止人身觸電呢?”通過這個問題,學生既回顧了保護接地的概念和應用場合,又可對問題進行設想。一個似懂非懂的問題使學生的注意力一下子被吸引了過來,從而投入到新知識的探究之中。
此外,還有我們較熟悉的直觀演示法、檢查復習法、明確目的法等導課技巧。
三、師生互動,調動學生學習熱情
師生互動充分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把學生當成學習的主人。教師不能是“主演”,而應是“導演”。只有學生自己觀察、聯想、想象和分析思考,才能內化為自己掌握的知識。在課堂中,教師精心設計活動,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讓學生真正地學起來,主動地學起來,創造性地學起來。
安全用電課程理論性強,術語多且抽象。如果在整個教學過程中老師以平淡的講授為主,極易使學生處于被動模式。這樣不利于學生學習,所以要使課堂活起來,學生必須參與到教學活動中來。在課堂上教師能夠讓學生對問題自主授課,能夠發表自己的觀點,充分發揮學生主觀能動性,從而掌握知識點。例如,在講觸電事故發生時,可以采取以下的做法:學生先閱讀課文,對觸電事故產生初步的認識;通過多媒體的動態效果展示觸電的類別的圖片,讓學生觀察、分析圖片,然后進行小組討論,相互交流,充分利用群體思維討論出觸電類別以及觸電原因。學生在討論的同時,就真正參與到課堂上來。
四、充分利用多媒體教學,提高學生學習興趣
安全用電課程是研究人身觸電事故和電氣設備事故發生規律且實踐性較強的專業課。用電管理制度和預防性措施都是枯燥無味的。如果采用傳統的教學模式,學生死記硬背,機械式地接受知識,則非常被動,缺乏積極進取、獨立求知的興趣。要想提高學生學習興趣和積極主動性,運用多媒體技術教學可以帶來不一樣的效果。多媒體技術作為融文字、圖像、聲音于一體的教學工具,在安全用電課程教學中也發揮得淋漓盡致,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1.利用多媒體課件,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多媒體課件可以化平淡為生動,化抽象為具體,化枯燥為有趣。安全用電課程中的許多知識點來自生產實踐,比較抽象。如果單純用傳統的授課方式進行講解,不僅費事,還達不到預期的教學效果。多媒體課件能給學生提供直觀的感受,還能通過圖片,帶給學生生動、形象真實的體驗,引導學生發展思維,幫助學生突破重難點,提高教學質量。安全用電課程涉及案例圖片很多,用多媒體演示引出用電不當給我們帶來的危害,觀看收集的圖片,給學生帶來視覺上的震撼,使學生對安全用電有感性的認識,引導學生自主去探究事故傷害事件的原因。例如,通過多媒體課件展示,可以給學生展示各種設備及元器件;也可以給學生演示抽象的東西,例如觸電電流流經人體的途徑,把看不見、不可摸的電流變成看得見,形象地展示出來,加深學生對抽象概念的理解,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2.利用多媒體視頻教學,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安全用電課程涉及一些制度,如倒閘操作、操作票填寫等。這些都是學生不熟悉的并且覺得枯燥的內容。我們可以先播放一系列視頻,讓學生先有一定的認識,然后對制度進行講解,這樣學生比較容易接受。在講述電的危害時可以用鮮活的例子,找一段安全用電的警示片加到課件中去,讓學生認識到用電不當會造成嚴重的后果,效果比起老師的講解好得多。另外,利用多媒體視頻教學,還可以彌補教學設備的不足。例如,在觸電急救中,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臟按壓的操作要領,如果單靠教材的文字,學生比較難掌握,而且理解不深。觀看視頻,對幫助學生理解操作要領起到很大的作用,彌補教學中的設備不足問題。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我們在互聯網中也可以找到大量的信息素材,為教學提供方便。特別是電力部門制定的有關電力安全生產的一系列教育片,為安全用電課程提供了大量的資料,幾乎囊括了安全用電課程里面的所有知識點,還用了大量因違反安全用電造成嚴重后果的血淋淋例子。運用這些作為教學的輔助工作,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提高學生的學習熱情,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安全用電的學習中去。
五、巧妙運用案例,培養學生思維創造力
案例教學法是根據教學目的的要求,在教師的指導下,以對具體案例事實的觀察分析為前提,深入剖析它的內涵。在教學過程中,不是先進行理論知識的灌輸,而是從實際的例子入手,激發學生學習興趣,促使他們學會思考和進行探討,掌握解決實際問題的思路和方法,充分培養學生思維創造力。
隨著科技的不斷發展,安全用電規模不斷擴大,安全用電的重要性日漸顯著。電工類專業的學生畢業后將直接從事企業的電工作業,而電工作業人員若缺乏安全知識而違章,極易發生觸電事故,因此學生應該掌握好這門知識。如果教師在講解內容時,單純自導自演,學生沒有進行足夠多的思考,就不能更好地掌握知識,更是達不到預期的教學效果。教師要在安全用電教學中運用案例分析,將理論知識糅合到案例中,讓學生來分析討論,學生從實例中獲取知識,提高學生運用理論知識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在安全用電課程教學中把需講授的電工作業安全知識融入到案例中,加強理論知識與實踐的溝通和聯系。例如,教學中引入事故案例,在引入案例后,便可向學生提出問題,學生就會產生較強的求知欲,帶著問題主動尋找答案并開展討論,主動參與教學,加深對理論知識的理解和記憶。教師在學生回答問題時,鼓勵學生提出各種不同的問題,提高在實踐中運用所學知識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充分體現了教學的主動性、互動性的特點。發揮學生的思維想象力和創造力,有效地掌握知識要點,靈活運用理論知識。
六、小結
安全用電是一門很抽象的專業課。教師在課堂教學時要注意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要注意充分理論聯系實際。教師只有不斷總結教學經驗,不斷改進教學方法,善于嘗試和靈活運用各種教學方法和手段,采用學生樂于接受教學形式,才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并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培養學生掌握和運用知識的態度和能力,從而才能取得較為顯著的教學效果。
(作者單位:廣東省核工業華南高級技工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