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麗純
摘 要:欠發達地區中職院校教科研發展一直是社會關注的重點。由于這些地區中職院校學生的文化水平有待提升,師資力量也比較薄弱,因此提升該地區中職院校教科研水平是一個需要特別重視的問題。本文結合江蘇部分欠發達地區的中職院校教科研發展水平實際,對其制約因素進行了探討,希望為欠發達地區中職院校教科研水平的提升有所幫助。
關鍵詞:欠發達地區 中職院校 教科研水平 提升 制約因素
改革開放以來,江蘇經濟得到了迅猛發展,但全省各地區發展很不平衡,蘇南地區發展很快,蘇中蘇北地區相對落滯后,例如宿遷、連云港、淮安、鹽城等市仍舊處在欠發達地區行列,經濟發展的滯后性也影響了職業教育的發展,特別是對中職院校的教科研水平有著嚴重的制約。中職院校作為我國教育體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其教科研水平的提升關乎我國職業教育的順利發展,關乎我國職業教育人才的培養,因此,需要明確制約我國欠發達地區中職院校教科研水平提升的因素,為提升欠發達地區中職院校教科研水平提供積極參考和借鑒。
一、制約欠發達地區中職校教科研水平提升的因素
1.國家政策支持力度不夠
中職院校作為國家教育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于促進我國職業教育的發展具有重要作用,國家不斷出臺一些政策支持中職院校教科研事業的發展,但對于一些欠發達地區,例如宿遷、連云港、淮安、鹽城等市,國家的政策支持仍舊不夠。在國家的一系列支持教科研事業發展的政策中,存在對欠發達地區中職院校教科研事業的歧視現象,人才、資金以及技術力量的投入不足使得教科研事業難以正常進行,因而取得的科研成果也十分有限。首先,國家對中職院校的定位不盡合理,認為中職院校尤其是欠發達地區的中職院校只需要做好職業人才的培養工作,而對于教科研事業不必太過于重視,忽略了對其的投入。相比于高等院校,國家對于欠發達地區中職院校教科研事業的支持力度十分有限,此外,教育機會的不均等也使得我國欠發達地區中職院校的教科研水平較低。
2.學校自身對科研工作重視力度不夠
經濟欠發達地區,例如江蘇蘇北一些地區,學校自身對教科研工作不重視,導致了教科研水平的提升速度十分緩慢。學校自身對科研工作重視力度不夠,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首先,學校對教科研工作不重視,將自身定位為職業性院校,認為不必發展教科研事業。其次,科研機構不健全。完善的科研機構是提升教科研水平的關鍵,而我國欠發達地區中職院校由于經濟發展水平不高,資金力量有限,教科研機構并不完善,制約了教科研水平的提升。例如,鹽城市大多數中職院校都將教學工作作為學校發展的核心,忽視科研事業的發展。科研機構的不健全主要表現在科研機構定位不高、科研機構管理制度不健全、科研機構人員專業性不高以及科研信息不暢通等多個方面。此外,高效的科研專業機構是提升學校科研水平的關鍵,而由于欠發達地區經濟水平不高,人員專業化素養不高,很難在該地引入相關人才開展科研事業,缺少一支專業化的科研機構人員隊伍,阻礙了教科研水平的提升。
3.科研條件不足
科研條件不足是造成欠發達地區中職院校教科研水平低下的一個直接因素。經濟欠發達地區中職院校教科研條件的不足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首先,科研人員不足。欠發達地區人才儲備不足,學校的師資力量也十分有限,缺少專門人員開展科研事業。同時,學生的科研熱情不足,難以動員學生進行社會實踐活動,科研事業開展后勁不足。其次,科研資金匱乏。欠發達地區經濟發展直接影響了教育教學事業的發展,更是為提升中職院校教科研水平帶來了障礙。經費不足使得一些科研項目難以順利結題,也難以取得實際的科研成果。科研發展狀況反映在檔案上,即表現為中職院校教科研進展緩慢。最后,科研激勵不明顯。對于江蘇蘇北一些地區而言,科研激勵不足也是造成中職院校教科研事業緩慢發展的一個重要因素。教師在發表學術論文時,缺少學校資金的支持。學生在進行創新創業項目的研究時,缺少一定的激勵手段,導致中職院校教科研氛圍不夠濃厚,缺少積極的研究環境。
二、小結
在進行一系列探究之后,我們發現,國家政策支持力度不夠、學校自身對科研工作重視不足、科研條件不足等因素正在制約我國欠發達地區中職院校教科研水平的提升。因此,在分析出這些因素之后,我們要從政府政策支持以及教科研條件的改善、教科研意識的提升等方面加強中職院校教科研水平的提升。
參考文獻:
[1]郭萌.提升理工類院校人文社科科研水平的科研管理研究[J].技術與創新管理,2014(6).
[2]謝玉華,毛斑斑,張新燕.高校教師科研動機實證研究[J].高教探索,2014(4).
(作者單位:江蘇省揚中中等專業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