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莉瓊 聶海燕

摘 要:本文以“德冠”訂單班運行為例,對頂崗實習過程管理進行探索。訂單班在簽訂協議,明確學生實習的“學校、企業、學生”三方職責管理制度后,制定具有企業特色的評價體系,規范實習過程中學生和教師的詳細考核指標,對提高師生在頂崗實習過程中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具有重要作用。
關鍵詞:頂崗實習 過程管理 實踐 訂單班
課 題:本文系2014年度廣東省高等職業教育教學改革立項項目(編號:201401239)、2013年度廣東省高職高專校長聯席會項目(編號:GDXLHQN025)、2013年度廣東省高職教育化工類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項目(編號:201341)的部分研究成果。
一、背景
2014年6月國務院印發《關于加快發展現代化職業教育的決定》,提出“加大實習實訓在教學中的比重,創新頂崗實習形式,強化以育人為目標的實習實訓考核評價。健全學生實習責任保險制度”。頂崗實習是高等職業教育教學過程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學生職業能力形成的關鍵環節,也是深化“工學結合”人才培養模式改革、體現“教學過程的實踐性、開放性和職業性”、強化學生職業道德和職業素質教育的良好途徑。安排學生到生產、服務的工作一線,進行半年以上頂崗實習,已經納入了高職院校整個人才培養的教學方案中,同時也為學生實現實習就業一體化提供了可靠的制度保障。
通過頂崗實習,學生可真正做到理論和實踐的有機結合,能夠把書本上的知識轉化為鮮活的實際操作技能,成為具有熟練技能的應用型人才。學生能直接接觸社會,認識社會,開闊視野,提高綜合素質和社會適應能力,實現從畢業到就業的零距離過渡。同時頂崗實習是高職院校有效推進校企合作、訂單培養辦學模式的重要形式。頂崗實習教學過程是校企合作、資源共享、加強往來、實現雙贏的有效途徑。中山火炬職業技術學院包裝技術與設計(軟包裝)專業在現行人才培養基礎上,與獲得國家火炬計劃立項的重點高新技術企業,廣東德冠薄膜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合作實施“德冠訂單班”工程,共同制定人才培養方案,互派師資、共享設備、共建教學場地,合作培養學生、合作促使學生就業,使雙方互惠互利,學生進校即就業,學習即培訓,畢業即成為企業技術骨干專業。2014年首批招生23人。訂單班運行過程中對頂崗實習過程進行了一系列探索,先后就頂崗實習指標評價體系制定了更為細化可操作性的過程管理及評價體系標準,旨在加強頂崗實習的過程管理實踐研究。
二、評價體系構建
科學的頂崗實習過程管理應明確學生實習的“學校、企業、學生”三方職責管理制度。在學校制度基礎下規范建設包裝技術與設計專業學生頂崗實習過程管理的相關制度,包括從頂崗實習開始一直延續的實習過程中“學校、企業、學生” 三方每一階段的任務和要求,實習結束時“學校、企業、學生” 三方的驗收材料及相對應提交標準。簽訂“德冠”訂單班相關協議將各方職責和管理制度進行約定,保證了教學實施過程的有效性。制定的評價體系在充分考慮了企業實際工作情況后分為學生評價、指導教師評價兩部分。
1.學生評價體系
采用學院專職教師評價與企業兼職教師評價相結合,注重過程評價,將學生的工作責任心、團隊協作、遵章守紀、職業能力和工作績效等納入評價范圍,建立科學可行的評價體系,對學生職業素養的養成和職業能力訓練方面進行全面評價,充分發揮評價的導向功能。其中企業兼職教師評價占整體評價的50%,由企業對實習學生的各方面進行全面考察,特別是采用階段性評價(每個月評價一次)方式,充分發揮評價的改進功能,并以優先評定獎學金等措施激勵學生,提高學生在頂崗實習過程中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如表1所示,分為過程指標和加分指標兩部分。
計算方式上,出勤率=應出勤天數/實際出勤天數×100%;安全事故次數和被投訴次數凡出現一次,該指標評分為0分;加分指標中,如擔任小組組長且較負責任加5分;在小組成員中表現突出加3分;受到老師或者實訓部門相關領導的表楊加5分。同時引入學習督導制度,對不同學生專業知識、技能和實習進行“一對三”指導,即一名督導指導三名學生,分階段進行考核并將考核表歸入個人人事檔案中存檔,給出學生的學習成績。其中要求以“我對德冠的認識”為主題寫一篇作文,具有鮮明的企業特色,目的是增強學生的自我剖析和思考、對企業文化認同感,提高文字表達能力,提供職業成長規劃等各方面的展示窗口,有利于企業進一步了解學生思想動態和工作態度。
學院專任教師評價占整體評價的50%,主要是根據專任指導教師實習巡視周日志,對學生實習日志及報告的批改情況進行綜合評價,有助于教師了解學生的日常工作態度、工作內容和思想動態。
2.指導教師評價體系
由企業和系部共同對實習指導教師進行評價,將指導教師的責任心、實習過程的工作態度及業務管理等納入評價范圍。并將最后評價成績反饋給系部(專職教師成績)和頂崗實習企業(兼職教師成績),建議系部和企業將評價成績納入獎金、年終考評等體系,以提高指導教師的積極性和創造性。
制定評價體系中校內專任教師和企業兼職教師的評價指標,均由實習準備、實習過程、實習效果三部分組成。評價要素中將任務準備、實習計劃作為實習準備的必要條件。校內專任教師要召開動員會,告知學生實習方案、實習計劃,使學生作好實習前準備工作,互通聯系方式,交代實習任務、紀律等。企業兼職教師要召開安全教育專門會議,對學生強調企業安全教育的重要性和注意事項,保留會議記錄。實習過程強調指導教師的實習紀律、指導態度、實習管理、業務管理、安全管理、日常管理、對外聯系,包括了指導教師的責任心、紀律性、組織管理能力、協調溝通能力、學生滿意度等方面的考核。在實習效果中著重觀測教師的批閱學生實習記錄本和實習總結報告本、對學生的考核總結、檔案管理、有無安全事故發生等文字性檔案和結果性評價,考核實行百分制,分為合格或不合格等級。
三、評價體系實踐應用
2015年下半年,德冠班學生在企業實習過程中首次對制定的評價體系進行了應用。由于指標清楚,學生基本明確考核目標,實習期內安全事故0次數,被投訴0次數。學生不僅認真學習專業知識、技能,還思考了更多的問題。在作文“我對德冠的認識”中,同學們用真情實感寫道:“一方面,實習將我們所學的知識與實際操作結合起來,另一方面,實習讓我學習到更多之前沒學過的知識。在實習當中,慢慢自覺地適應并進行角色的轉換,從一個在校大學生漸漸轉化為社會工作者”“首先,就個人而言,知識面更廣了,在德冠的日子里,我見識了許多在課本上不曾見過的事物,了解了整個生產線的運作過程和薄膜成型的工藝流程,當然,收獲最多的是在為人處世方面上有了新的認識和提升”“讓我學會了很多在學校課堂以及書本以外的東西,最重要的,在經歷過這次實習后,我對自己的職業生涯有了更清楚完整的規劃”“在實習期間讓我學會了許多不僅是儀器的使用和如何測出薄膜的指標,而是做事情不要單看表面,而是要理解內涵”。學生的思想與在企業的實習過程產生碰撞,使得他們更深刻地思考自己從業的態度,將來的職業生涯發展。這種教學模式比起學校課堂上的純理論講授職業素養的模式更為直觀和客觀,實習過程管理取得明顯效果。
校內專任指導老師也反映,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比在校內時表現有所增加,班級凝聚力明顯增強。據統計,在實習期間班級集體活動的開展量是在校時的5倍。班級成員和企業員工之間的合作氣氛良好,相互協作能力明顯提高。由于企業兼職老師的負責對學生的職業素養提高起到了很大的榜樣作用,學生對職業的認知和關注能力也更為清晰。返校前某小組學生自發前往車間向指導過他們的老師致謝。
四、小結
頂崗實習是教學環節中極其重要的一環。訂單班是目前職業院校和企業深度合作的主要形式。“德冠”訂單班運行實踐過程中,不僅在簽訂訂單班協議明確學生實習的“學校、企業、學生”三方職責管理制度,還建立了頂崗實習過程管理制度評價指標體系。體系具有企業特色,在實際運用中效果明顯。如果進一步推廣,能使目前缺少標準化強、應用廣的頂崗實習研究成果,忽視高職院校與企業全方位融合對接等問題得到初步解決。頂崗實習激發了企業辦學活力,有利于提高師生在頂崗實習過程中的積極性和創造性。
參考文獻:
[1]吳君,陳開考,談黎虹等.高職頂崗實習過程管理有效機制研究[J].職業技術教育,2012(33).
[2]方義桂.高職院校頂崗實習過程管理的優化策略[J].職教通訊,2013(11).
[3]高丹桂.基于協作的高職學生頂崗實習過程管理研究[J].重慶教育學院學報,2012(25).
[4]蔡艷妮,張進.職業院校頂崗實習的過程管理[J].廣東技術師范學院學報(職業教育),2012(1).
(作者單位:張莉瓊,中山火炬職業技術學院;
聶海燕,廣東德冠包裝材料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