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智勇
摘 要:語文科目中的應用文教學是中職語文教學的一項重要內容,必須讓學生認清語文的工具性特點,充分貫徹學以致用的原則。但是,中職學生的應用文寫作能力卻不容樂觀,大多數畢業生在工作中甚至連一份像樣的個人工作計劃、總結都寫不了。中職學校的應用文教學也表現出種種問題,本文針對這些問題探討了改進中職應用文教學的方法。
關鍵詞:中職學校 應用文教學 存在問題 解決途徑
一、中職學校應用文教學存在的問題
1.學生的學習沒有目的性,認為學習應用文沒有用處
中職學校學生的文化基礎相對普通高中學生來說是比較薄弱的,加之中職學校“動手能力是真理”大環境的影響,導致學生重專業課、輕文化課的現象非常普遍。另外,學生認為應用文寫作學起來抽象、呆板、枯燥乏味,這主要是因為應用文寫作課上教授的理性的東西很多,感性的東西少。學生認為應用文寫作對自己的學習、生活無太大幫助,所以很難激發學生的學習欲望。
2.現有的應用文教材和學生的實際脫節
筆者學校使用的語文教材中,雖然上、下兩冊語文教材都有關于應用文的部分,但內容僅限于便條、單據、書信、啟事、通知和計劃,而對會議記錄、總結、請示、匯報、社會實踐報告、說明書等這些可能在學生今后的學習和工作中發揮重要作用的內容卻沒有涉及。學生如果想學習這些內容,就只能再買專門的應用文教材了,但是專門的應用文教材是否適用還是未知數。
此外,目前的中職語文教材中提供的應用文范文材料過少,而且有些并不適用。中職學生的學習能力不強,理解能力和接觸的知識面也有不足,在實際教學中,學生會提出大量的問題,教師要不斷地解答,導致教學效率降低。而且教師的解答如果沒有課本作為支撐,學生的重視程度自然就不高,并很容易遺忘。
3.教師授課方式的局限性較大
應用文本身的特點決定了在教學過程中,教師主要以講述各種應用文寫作格式為主。在具體的講課過程中,教師往往只注重具體知識點的講述,忽略了理論聯系實際以及與學生的交流,從而導致課堂氣氛沉悶,影響了教學效果。如何讓學生深入地學習應用文寫作,并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還需要不斷地研究。
二、改進中職學校應用文教學的措施
應用文寫作的教學內容、教學形式及教材教法的明顯滯后,導致目前學生厭惡學習應用文,影響了學生的邏輯思維和語言表達能力的提高。如何改變這種現狀呢?筆者認為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1.幫助學生明確學習目的
要讓學生認識到他們一畢業就意味著走向工作崗位,在現實中,總會用到應用文,把自己的工作成果、工作心得、經驗教訓甚至是工作細節用文字的形式進行表述。這就意味著雖然有這樣那樣的困難,但是應用文的學習是不可或缺的。通過教師的引導和啟發,使學生明白什么是應用文。應用文是人類社會生活中運用語言文字的一種重要的交際工具,大至處理國家大事、政務,小到日常生活中交際應酬、傳遞信息等都離不開應用文。另外,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很多生產活動都會用到應用文。
2.編制符合中職特點的應用文校本教材
根據學校實際,編制應用文校本教材。在新教材中,加大對每一種文種具體寫作知識點的講述,相應地減少純理論知識的講述,將知識點講細、講具體,減少學生學習的障礙,多用發生在學生身邊的真實事件作為案例。
3.運用多種教學方式方法
教師可以嘗試讓學生自己收集材料。例如,在學習啟事的時候,教師可以設定題目,讓學生利用節假日休息的時間,有目的地在生活中收集材料,然后共同整理材料,并且進行寫作。教師還可以運用多媒體等現代手段提高教學效率。中職教師要從實際出發,采用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掌握分寸,努力使自己全部的教學技能得以發揮。首先,要教會學生實際操作的能力。設置多種情景為學生提供主動參與的機會,增強他們的學習興趣,提高教學的針對性,達到學以致用的目的。其次,在智能發展上,學生應自主、獨立,學生要成為學習的主體,充分發揮自己的自主性和能動性,主動參與教學活動,自覺進行學習和自我教育,充分表現自己的創造才能。再次,教師要積極引導學生獨立發展,不必強求全體學生一致,使每個學生都能學有所得,實現自我發展。最后,師生之間的平等民主,為學生的學習和個性發展創造了良好的條件。
應用文學以致用的特點決定了它必將作為一門必修內容長期存在,并將在未來的社會中發揮越來越大的作用。所以,為了培養中職學生的應用文寫作能力,應用文教學任重道遠,必須長期堅持下去。
(作者單位:唐山市豐潤區綜合職業技術教育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