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桃
【摘要】目的:觀察護理干預在高齡產婦妊娠與分娩中的應用。方法:選取收治的86例高齡產婦作為研究對象,按照護理方法的不同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43例。對照組采取常規理,觀察組則在常規護理的基礎上進行護理干預。結果:觀察組產婦發生并發癥的概率低于對照組,新生兒體重及Apgar評分均較對照組高,兩組各項指標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護理干預對高齡產婦妊娠和分娩過程起到積極的作用,明顯優于常規護理的療效,值得臨床借鑒。
【關鍵詞】護理干預;婦產科;不良事件;發生率;作用
一、前言
今年國家全面開放二胎政策,高齡產婦增多,她們的特點是年齡偏大、經產婦、可能伴有子宮肌瘤、乳腺增生、心理壓力、產后恢復慢等。該項課題的研究,將會更好地提升對護理干預的分析與掌控力度,從而通過合理化的措施,進一步降低婦產科不良事件的發生率。
二、資料與方法
所謂高齡產婦是指年齡大于35歲且第一次妊娠的產婦。女性超過35歲,機體功能呈下滑趨勢,胎兒在母體內的生長發育也因此減緩,胎兒出現畸形的機率較大。同時,高齡產婦在妊娠和分娩期出現并發癥的機率較大,如高血壓、妊娠劇吐等。高齡產婦在妊娠和分娩過程中,胎兒和產婦的風險性非常大,一旦發生并發癥,將直接威脅到胎兒和產婦的生命安全。產婦在分娩過程中常見的并發癥有產后出血、羊水栓塞等,做好并發癥的預防及治療對高齡產婦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筆者通過對86例高齡產婦進行觀察,探討護理干預對高齡產婦妊娠與分娩的作用與效果。現報告如下。
1.一般資料
選取于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我院收治的高齡產婦患者86例作為研究對象,按照護理方法的不同分為觀察祖和對照組,各43例。產婦年齡35~41歲,平均年齡(36.3±2.6)歲;孕周21~43周,平均孕周(30.8±2.9)周;所有產婦均接受常規檢查,如B超、胎心檢測、血栓檢查等,均無其他病史。兩組患者在年齡、孕周、既往史等方面差異不顯著(P>0.05),具有可比性。
2.護理方法
對照組進行常規的產前與產后護理,包括產前幫助患者進行常規檢查,產后為產婦進行身體調理,指導產婦適當進行散步等身體活動。
觀察組則在常規護理的基礎上進行護理干預,具體護理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①孕期心理干預:護理人員應根據患者的性格特點,制定有針對性的護理方案,并對每位患者進行心理指導。對于過度緊張的高齡產婦可通過傾聽音樂使其放松心情,護理人員可對其講解高齡產婦的相關知識,使患者保持樂觀的心態面對分娩。對于部分有分娩恐懼癥的患者可對其進行心理疏導,講解相關分娩的知識及注意事項,幫助患者調節好心態,使患者對分娩有充分的心理準備。②健康宣教:包括圍產期及產后的相關知識及臨床表現。③孕期生活指導:指導產婦補充蛋白質、維生素、鈣等營養物質,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④產后護理:密切關察產婦的各項生命體征,如體溫、血壓、脈搏、呼吸等并做好記錄。對患者進行母乳喂養及飲食方面的指導,做好定期隨訪。
3.觀察指標
對兩組產婦的產科并發癥及胎兒情況進行觀察比較。根據新生兒Apgar評分法對新生兒進行評分。評分標準為:皮膚顏色:新生兒皮膚顏色全身呈粉紅色、手腳末梢呈青紫色、全身呈青紫色分別為2分、1分、0分。心率:心率>100次/min、<100次/min及聽不到心音分別為2分、1分、0分。呼吸:2分為呼吸規律,1分為呼吸節律不齊,0分為無呼吸。肌張力及運動:2分為肌張力正常,1分為肌張力異常亢進或低下,肌張力松弛為0分。反射:2分為新生兒對彈足底或其他刺激大聲啼哭,若表現為低聲抽泣或皺眉為1分,毫無反應為0分。正常新生兒滿分為10分,評分在7分以下表示新生兒可能有輕度窒息,重度窒息的新生兒評分低于4分。
三、結果
1.兩組并發癥發生率比較
觀察組各項并發癥的發生率均明顯低于對照組,兩組各項指標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2.兩組新生兒情況比較
觀察組新生兒體重及新生兒評分值均明顯高于對照組,組間差異對比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四、討論
我國實行晚婚晚育政策,社會環境發生了變化,婦女的生育年齡逐年上升,導致高齡產婦的出現概率相應增加。高齡產婦的護理應做好控制和防治妊娠高血壓,對產婦的產前體檢結果進行分析和判斷,實施科學合理的護理措施。產后出血是指胎兒娩出后,產婦在短時間內大量出血。產后出血可導致產婦出現休克,產婦一旦發生產后出血,應及時給予搶救及治療。對產婦的產后護理干預應高度重視產后并發癥的發生,主要包括飲食指導、分娩知識指導以及母乳喂養等方面。由于高齡產婦比適齡產婦出現病理性妊娠的概率要大,所以,高齡產婦的心理壓力非常大,護理干預最重要的一點是對產婦進行心理干預。醫護人員應該加強學習,熟練掌握職業技能,提高綜合素質。大部分高齡產婦在孕期會產生焦慮、恐慌等負面情緒,這會對產婦和胎兒造成不良影響。護理人員應該幫助產婦消除負面心理,通過對產婦進行心理疏導,減輕產婦的心理壓力。產婦的飲食應當以高熱量和高蛋白為主,保證鈣、鐵、維生素及各種氨基酸的攝入量,確保產婦得到足夠的休息。圍產期的護理干預為:對即將分娩的產婦介紹產房環境,介紹分娩的相關知識,使產婦對臨產的各種征兆、宮縮特點及臨產過程中的異常有一定了解,提前做好心理準備。產婦分娩時,對其給予鼓勵,密切關注患者心理狀態,幫助患者舒緩緊張情緒。
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產婦出現妊娠高血壓綜合癥、早產、胎盤早破、產后出血的概率均明顯低于對照組。觀察組產婦新生兒體重及Apgar評分均高于對照組。根據結果顯示,對高齡產婦的妊娠及分娩實施護理干預,有助于降低妊娠及分娩并發癥的發生率,產提高健康胎兒的產出率。綜之,護理干預對高齡產婦妊娠和分娩起到積極作用,明顯優于常規性護理療效,值得臨床推廣。
五、結束語
綜上所述,加強對護理干預對減少婦產科不良事件發生率的研究分析,對于其良好護理效果的取得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因此在今后的實踐中,應該加強對護理干預的重視程度,并注重其具體實施過程的嚴謹性。
【參考文獻】
[1]程云霞,趙玲玲.采用多種形式對ICU護士進行分層培訓的實踐[J].中華護理教育.2015(10):60-62.
[2]陳良珠,賴敏貞.當前醫療糾紛的主要原因與防范措施[J].南方護理學報.2015(02):115-116.
[3]雷天會.綜合護理干預對減少婦產科不良事件發生率的效果觀察[J].大家健康(學術版).2014(09):88-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