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伶捃
【摘要】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推進,對教師的要求越來越高,教師要想在課堂追求高效率,就需要教師付出更多的努力和心血,尤其是在備課環節更需要下一番工夫。只要做好備課環節才有可能在實際教學中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讓教學活動更加順利的開展下去。
【關鍵詞】中學地理 新課改 備課 學生主體 興趣
在教授學生的過程中,身邊越來越多的同事對于新課改總感覺難以適應,筆者經過自身實踐,逐步摸索,對新課改對地理教學的理解有了自己的看法。在新課改背景下,很多人都只是注意了課堂教學形式和內容的改變,對于我們傳統教學中的“備、講、批、輔、查”的各個環節缺乏整體認知,以至在教學中始終難得要領。傳統教學將備課放在了第一位,由此可見其重要地位,本文將以《區域地理》教學為例,就如何做好備課環節談一點自己淺薄的看法。
一、備課就是備目標
在教學中,要充分了解所教內容的考綱要求,在教學中要清晰的把它體現出來。只要這樣,教學才能做到有的放矢,不偏不離。比如說針對《區域地理》教學中《俄羅斯》這一板塊的教學我就做了如下的分析:
(一)教材分析
本節主要講述了俄羅斯的地理位置、地形與主要河流的關系,氣候形成的原因以及對農業的影響,資源對工業的分布及交通運輸的影響。
(二)課標要求
俄羅斯的地理概況
(三)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識記俄羅斯的自然地理概況。了解俄羅斯的資源分布狀況及其對工業的影響,掌握俄羅斯的農業、工業、交通的分布特征。
2.過程與方法:利用相關的教學資 源,收集、整理、運用與相關的地理資料,總結俄羅斯氣候的成因及其對農業發展的影響,分析俄羅斯交通運輸的特點及成因。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通過俄羅斯的人口政策,明確我國人口政策的重要性。
(四)重點難點
重點:俄羅斯的地理特征。
難點:俄羅斯的農業、工業發展條件;俄羅斯人口、城市分布特點及成因
二、備課就是備學生
新課改非常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在備課環節要充分考慮學生的現狀,對學生的基本功,接受能力,課堂可能出現的種種情況,都應該有提前的預判,以便提前做好更充分的準備,以便讓學生的主體地位得到尊重,讓課堂教學更具時效性。比如在教授《俄羅斯》這一章節的時候,針對學生基礎較差,我就做了一個預習環節的安排,如下:
【預學環節】(20分鐘)——此環節在上課前一天晚自習完成
1.認真閱讀地圖冊的“課程學習目標”,把握要學到的內容。
2.了解主要國家俄羅斯輪廓圖。
3.了解俄羅斯的地理特征,掌握其地形、氣候、河流、礦產,并分析其特點與成因。譬如以印度為例。
4.了解俄羅斯的農業發展條件、主要的農作物及出口的農產品,并能運用高中地理知識與原理進行解釋,譬如以埃及長絨棉為例。
5.分析歸納俄羅斯的工業與城市發展的有利條件,工業分布的特點等。譬如以日本臨海型工業布局為例。6.運用高中地理知識分析俄羅斯的人口分布、民族構成、人口遷移、城市化進程特點。
三、備課就是備教材
很多時候,一些老師在教學中總是喜歡拋棄教材,一味地去鉆研一些難題,并認為這樣的課堂才“高大上”,才能體現教師的專業水平。殊不知,這樣的做法無異于舍本逐末,更不是真正的高效課堂,真正的高效課堂,應該是接地氣的課堂,應該是讓學生從書本中來,又能跳出書本,還能回歸書本的教學。為此,在教授氣候多樣季風顯著 這一板塊時對教材知識的教學我做了如下的分析:
關于我國氣溫的特點,教材從季節變化和空間分布特點兩個方面介紹,特別突出了空間分布上的南北差異,這部分內容是本節教學的一個重點。教材正文部分主要包括三個內容。
1.我國南北氣溫差異的主要原因是緯度因素。如果籠統說明我國氣溫南北差異,可以從緯度因素入手,但要單獨分析冬季氣溫南北差異大的因素,還要考慮冬季風的影響,這部分知識教材安排在季風氣候中講述。
2.冬季氣溫特點。教材詳細描述了如何從1月等溫線圖上閱讀“0°C等溫線、氣溫分布特點、我國最北和最南地區的氣溫分布差異”等。0°C等溫線的分布位置應該是重點,明確這條線的意義在于,這是我國一條重要的自然地理分界線,此線南北河流水文特征有較大差異,特別是此線以北冬季河流會有結冰現象,而且界線南北的植被、耕地類型、農作物種類等都有較大差異。明確了0°C等溫線的位置,對了解冬季氣溫分布有較大幫助。
3.夏季氣溫特點。教材對此敘述比較簡單,但其中的內涵仍然比較豐富,特別是夏季我國大多數地區普遍高溫,而青藏高原地區氣溫相對較低,這一結論教師不能忽視,這可以為后面活動題中分析地勢對我國冬夏氣溫的影響奠定基礎。
四、備課應結合學生身邊的事,滲透新聞
在備課的時候,要從當今世界熱點問題拓展教材內容,是教學生活化,具有時代感,從而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結合5.12地震,海嘯,泥石流,洪澇干旱等自然災害,讓學生在了解這些災害與地理關系的同時,也讓他們知道發生這些災害的原因,今后我們從哪些方面去預防。這樣既增加了學生的環保意識,又加強了人與自然的和諧相處。學習珠江三角洲這一節課的同時,觀看電視片段——改革開放三十年,讓學生感受我國改革開放取得的巨大成就,認識改革開放戰略的重要性,激發學生愛國熱情。
五、備課時應充分發揮地理地圖在數學中的作用
讓學生學會看圖、識圖、用圖。《地理教學大綱》明確指出:“教師要有計劃,有步驟地指導學生閱讀地圖,使學生養成讀圖、用圖的習慣,培養學生在地圖上獨立獲取新的地理知識的能力。”所以老師要充分發揮地圖冊的作用,在課堂上,通過它來學習地圖,通過它來訓練學生讀圖,用圖的習慣,通過它來檢驗課堂效果。對抽象性強的地圖,可形象作比。解讀中國政區圖時,如陜西像數字“1”,山西像平行四邊形,臺灣像一艘船,黃河像“幾”字等,這樣不僅能培養學生觀察想象能力,也能加深理解,增強記憶。
總之,在教學過程中要做好備課環節顯得尤為重要,只有有了好的課前準備,在課堂上才能收放自如,才能真正地實現高效課堂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