駱劍琴
【摘要】對當今大學生進行思政教育工作,采用顯性教育的方法似乎作用并不大。隱性教育的方法和特點在各個方面都更貼近當今大學生的思想觀念和為人處事的作風。在不知不覺中對大學生進行思想教育工作,讓學生更容易接受。本文首先說明了隱性教育的特點,然后對作用進行論述,最后對實施方法進行說明。
【關鍵詞】隱性教育 思政工作 大學生 作用
0.前言
在高校中的學生都已成年,有自己獨特的想法和處事作風,采用顯性教育這種直接的方法對高校學生進行思政工作,會引發他們的叛逆心和抵觸情緒。因此,隱性教育就成了不可缺少的一種側面教育方法,既可以進行思政工作,還可以避免工作時與學生發生沖突。隱性教育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1.隱性教育的特點
1.1潛隱性
隱性教育基本上不會單獨開展,它具有潛隱性。通常都是滲透在其他的活動中,不會直接道明教育的意義和目的。在平時的學習生活中,都是隨處可見的,讓受教育者從自己參與的活動中,潛意識的學習并接受思政教育的工作和內容。
1.2滲透性
通常隱性教育都會和實踐活動一同開展,進行融合教育。它滲透在實踐活動的每一個過程中,從心理上、情感上對學生進行潛移默化的教育。在這樣的過程中學生不會感到受人牽制或是說教的感覺,在活動的過程中慢慢的吸收滲透思政教育的工作。
1.3愉悅性
隱性教育不是直接的說教,它是通過別的載體,在一定的活動氛圍,把所要教導的寓意賦予其中,讓學生能夠愉快且自然的接受。在一種輕松的環境下接受思政教育工作,避免了學生的抵觸心理,使學生從心底開始形成信念,從而調動學生的動手,動腦能力和學習的積極性,在愉悅的情況下無意識的接受思政教育的影響。
1.4開放性
隱性教育的開展不受時間和空間的約束,可以在任何地點任何實踐進行。在形式上沒有固定,環境方面也可以任意選擇;在方法上也沒有硬性的要求,只要學生能夠自然的接受教育即可。因此隱性教育具有很強的開放性。
2.隱性教育的作用
2.1認識導向。
在高校中,對學生言行影響最多最大的就是同齡人,比如說室友、同學、社團的伙伴等。因為學生相互之間相處的時間最多,言行之間的交流最多,在潛移默化中,各個方面都會有一些影響,尤其是興趣愛好、消費觀念、和為人處事上的影響。隱性教育就可以滲透在同齡人之間的相處中,發揮積極的作用。通過學生之間的相處,傳遞思政教育,對學生的價值觀和生活觀都進行積極的輔導,發揮認識導向的作用。
2.2感情熏陶
學生在接受思政教育時、情感上也會發生變化。學生在高校的生活中,學習上的壓力,老師的嘉獎,或是感情上的經歷都會影響學生的情緒。隱性教育伴隨在這個高校生活中,將這些感情上的經歷慢慢積累沉淀,默默的引導學生。這使得學生的情感可以得到釋放,心態可以得到改善,使學生產生道德感、陶冶情操。
2.3規范行為
學校的校風、學風、班風對學生的行為影響非常大。校園生活是隱性教育的重要實施載體,它可以在潛意識中約束學生的校園生活,使他們不浪費時間,虛度光陰。把隱性教育滲透到校園的規章中,班級的準則中,如果有所違背的行為進行暗示、教育,以這種方法讓學生體會到一點壓力,從而更自覺地去按要求做好自己,規范自己在校園中的行為。
2.4環境熏陶
隱性教育改善學生的思想政治,使學生自覺的維護學校的環境,公共設施,為自己營造舒適的環境,良好的環境又對人有積極的影響,使人感到身心舒適,可以更加舒心的學習。在具有校園底蘊的環境中,受到熏陶,培養學生的積極進取性,讓他們更加奮發向上。
3.隱性教育的方法
隱性教育的方法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第一個方面是通過教職員的言傳身教。教師和教職工在日常與學生的交流中,通過人文情懷去關心學生,引導學生積極向上,并用實際的行動去指引學生怎么去做才是最好。并且注意自己的言行,和教學方法,將思政的教育都貫穿其中。第二方面是通過課堂上多樣的活動。課堂是老師傳授知識的地方,信息量的輸出很大,在課堂上通過趣味性的問答或者活動,向學生進行思政教育,不僅可以使學生更容易接受,還使學生融入其中。第三個方面是通過對優秀學生的表彰。榜樣的力量是不能忽視的,所謂跟好學好,更何況樹立的榜樣就是從學生中評選出來的。對榜樣進行表彰就是對學生進行思政工作的一種,隱含著向這位同學的優秀品質所學習的意義。當然,各種方法的實施都離不開大環境的影響,所以校園環境對學生隱性思政工作也有很大的作用。
4.結束語
隱性教育在高校思政教育工作中有積極的作用,它潛移默化學生的行為,使學生從心里接受思政教育并約束自己的行為。思政工作主要是發展大學生的良好素質,隱性教育既不會從正面對大學生的行為進行指責,避免了傷及學生自尊心,但是又讓學生不知不覺中對行為加以改正,所以隱性教育在高校的思政教育工作中是值得提倡和重視的。
【參考文獻】
[1]陳可可. 淺析隱性教育在高校思政工作中的運用.現代婦女(下旬).2014(1)
[2]孫涵. 隱性教育方法在高校思政教育工作中的應用.產業與科技論壇.2013(10)
[3]李世合.分析高校思想政治隱性教育資源的擴展與開發探究.當代教育實踐與教學研究.2015(9)
[4]劉卓. 論隱性教育在高校思政工作中的作用.當代教育實踐與教學研究.20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