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婕琳
摘 要:情感是人的非智力因素,但它對人們的智力水平有很大影響。它影響學生獲取知識的能動性,能調動學生的情緒,這對數學課堂的教學效果起著事半功倍的作用。因此,教師要正確理解情感教育的真正內涵,努力提升自身的學科能力水平,加強自身的情感修養,在數學課堂教學中利用好教材、聯系實際適時進行情感教育,同時以自身良好的情緒、愛心來對學生進行情感教育。
關鍵詞:初中數學;注重;情感教育
偉大的教育家孔子說過:“師者傳道,授業,解惑也。”本人也認為傳道乃教師之責,正所謂欲成才先成人,縱觀古今,有成就之人均有良好的生活習慣、高尚的道德品質修養。可見我們在課堂上的任務之重:不單要傳授知識,還要進行思想教育,進行情感投資,因為要更好地傳授知識,必須要營造和諧的學習氛圍,而氛圍的形成恰恰要依賴情感這一紐帶。新課標也明確把“情感,態度,價值觀”作為初中數學課程教學重要的三維目標之一,因而在課堂中如何實現“情感目標”、落到實處也正是我們數學課堂教學研究的重要問題。在這里本人結合多年的教學經驗談幾點個人的見解。
1 情感教育的內涵與意義
人們對于客觀事物因個人需要而進行體驗之后產生的態度,進而發生了復雜的心理活動,這種反應稱之情感。它的內涵具有更廣泛的意義,心理生活極其多樣,它是人們的非智力因素,但心理學研究表明:人的智力水平相差不大,而動機、興趣、意志、性格等非智力因素有很大的差別,它們是學生素質差異的主要原因——它決定人們主動學習的興趣。新一輪課改強調,我們的數學教學應從“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轉變,也就是說在數學教學中,不僅要培養學生的運算、邏輯和空間想象的能力,還要培養學生有良好的學習心理、個性品德及審美素質,這些素質是缺一不可的。即從要我學習向我要學習轉變,在這轉變過程中,師生的角色也發生改變:學生是課堂的主體,教師是主導。要讓學生在數學課堂學得盡興,且能考出成績,關鍵還是教師要做好導演工作。好的導演可以讓一節課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而好導演的秘密是情感投資。因此善于運用情感教育于數學教學中,不僅是對數學教學工作的更高要求,也是當前數學素質教育的需要,同時可以讓原本枯燥的數學課堂更活躍,讓學生感興趣于數學,更好地學習數學,從而提高課堂的學習效率。可見在數學課堂教學中進行情感教育是一項非常迫切而必要的教學環節。
2 進行情感滲透教育的策略
既然情感教育在數學教學中有著不可或缺的地位,那么我們應如何有的放矢地進行情感滲透、教育,我認為應做到以下幾點:
2.1 提高自我的學科能力水平,加強自身的情感修養
俗話說:“給學生一杯水,自己要有一桶水。”這就要求我們數學教師要有豐富的專業知識、過硬的解題能力、成為學生的萬能寶典,在課堂上教態和藹可親、語言幽默風趣,贏得學生的信賴與崇拜。要做到這一點我們必須不斷地對自己充電,學習本學科的專業知識,同時也要求我們要有創新的意識,認真學習新課改下的新課標及新的課程理論,學習教育學、心理學,同時加強對藝術、文學等方面的修養,讓自己熱愛數學的情感得以豐富和提升。在教學中流露自己真實的情感——愛數學,在教學中自然而然地去感染學生,這樣學生就會得到無形的激勵,對數學產生濃厚的興趣。
2.2 利用數學教材,適時進行情感教育
數學教材的內容較單一,缺乏趣味性,學生自己閱讀比較容易產生厭倦感。這就要求數學教師在備課時,對教材中所蘊含的情感資源進行充分地挖掘,利用它本身所具有的魅力去吸引學生、感染學生。如在上《二次函數圖像的應用》這課時,教材出示了趙州橋的圖片,讓學生寫出以橋頂為坐標原點時的拋物線的解析式。在備課時我準備了趙州橋的相關的資料,突出體現了我們祖先的聰明才智。在上課時借機向學生們提出要求與希望:“我相信在座的同學經過努力的學習,將會出現偉大的設計家,設計出比趙州橋更好、更現代化的橋。加油吧你們!”話音未落,同學們個個摩拳擦掌,躍躍欲試,以高度的熱情投入學習中,同時這節課的效果特明顯,可見在每節課的引入中很好地去創設問題情景并注入情感教育,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3 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以愛籠“心”
我國教育家曾說過:“教育沒有感情就像池塘里沒有水。那就沒有了生機,所以沒有愛就沒有教育”。因此師生之間要建立和諧的“情感磁場”。古人亦云“親其師,信其
道”。“學為人師,行為人范。”為此教師在學生間樹立自己的威信尤為重要。這威信的樹立不是通過打罵,而是通過尊重、愛護、體貼學生,同時能夠嚴于律己、身先士卒、誠實守信、樂于奉獻而得到學生對自己的尊敬、愛戴與敬佩,從而能夠認真領會老師所傳授的知識,對其教導能夠言聽計從,在這之間師生的感情產生了共鳴。不但表揚會引起學生的愉快感,就是教師的忠告與批評也會讓學生有改正錯誤的決心與信心,從內心里感覺老師是為了他好,而不是有意刁難.
2.4 控制好自己的情緒,帶給學生正能量
生活是既簡單又復雜的,每個人都有順心與不順心的時候。作為教師要善于克制自己的情感:不順心時,必須將自己的煩惱留在門外,不要把自己的不快帶給學生。因為教師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都時時刻刻對學生產生影響。當面帶微笑的教師站上講臺的那瞬間,和藹可親的教態就可以把同學們拉回到課堂中,這樣課堂就形成默契感,師生之間心靈相通,上起新課來就順理成章了。
2.5 用理論聯系實際來進行情感教育
本人在教學過程中始終貫徹以學生為主,教師為輔的原則,對不同的學生設計不同的問題,以不同的提問方式去引導、啟發他們,仔細地詢問學生是怎樣思考,怎樣理解,聽取他們的見解以及思想活動情況,有針對性地進行個別輔導從而增強了學生發自內心的自主學習能力,實現了學生主動認知過程。在這個過程中,要尊重學生的主體性讓他們在融洽祥和、積極進取的學習氛圍中學好知識與技能,同時培養他們的做人的原則,以及學生對數學的情感。因此,我們在數學教學過程中要聯系實際生活、新聞動態,時不時地滲透情感教育。這樣做可以讓學生真切地領悟到數學來源于生活、提煉于生活,又應用與服務于生活,從而縮短了知識與實際、師生之間的距離。這樣學習起來就會輕松而有趣。
總之,在數學教學中要適時地對學生滲透情感教育,它能讓數學課堂教學起著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我們在教學中應該引起足夠的重視,同時對它在數學中的實施方法、評價手段等進行更深入的研究與探討,讓素質教育得以落到實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