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建明
摘要:指出了對森林培育工程而言,森林撫育是重要的組成部分,采取科學的森林撫育技術措施是在新時期提高森林質量的關鍵所在,但部分地區卻輕視甚至忽視森林撫育工作,造成森林質量下降、生態功能被破壞。因此,森林撫育是新時期的一項重要工作。
關鍵詞:新時期;森林撫育技術;保障措施
中圖分類號:S75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9944(2016)05-0111-02
1 新時期森林撫育技術要求
1.1 間伐墾復
森林撫育的間伐墾復技術主要是按照林分生長、森林培育目標、自然稀疏規律,適時將部分林木伐除,并將影響保留木健康生長的藤蔓、灌木和雜草等清除掉,通過合理調整林分密度及樹種的組成來改善林木的生長環境,促進保留木快速生長[1]。撫育間伐及墾復主要適用于部分公益林,如次生中齡林,以及用材林基地,以墾復、割灌等地被物處理為基礎,合理控制密度過高,對林木生長不利的中幼林的密度。它具體包括修枝、墾復、除草、撫育間伐等技術要求與方式。
1.2 科學修枝
修枝適合森林的中幼齡階段,用于透光通風不暢、自然整枝不良、對通直飽滿木材的培育不利的林分,目的在于改善林木生長條件及林內的光照、通風等狀況。本著輕修枝、留大冠、利用輔養、控制競爭的原則,盡量減少樹木的節疤,培育出直通飽滿的優質木材。對公益林來說,就需對林分林帶結構的狀況進行調整,使林分的疏透度得到提高,增強公益林的碳匯效益及生態防護。修枝通常是在郁閉林分樹干的下部產生枯死枝開始進行,闊葉樹要在造林2~3年后開始修枝,而針葉樹要在造林7~8年開始修枝[2]。當遇到自然整枝不良的樹種時,由于林分密度、品種、生長環境等存在差異性,所以樹干產生枯死枝的年齡差異性較大。對于修枝的間隔期,闊葉樹一般為2~3年,針葉樹則需在前一次修枝之后產生兩輪死枝時才能再一次開展修枝工作,且樹種不同、生長區域不同,具體的修枝間隔期也應據實際情況來定。用材林修枝的高度要依據材種培育來確定出樹種不同、生長期不同的修枝高度,而公益林則需依據疏透度的調整來提高其生態服務效能。此外還需注意,修枝中齡林的階段通常不超過樹高的1/2,修枝幼齡林的階段通常不超過樹高的1/3。
1.3 割灌除草
割灌除草主要是在下木生長旺盛且跟目標樹種爭肥爭水的情況較嚴重的中幼齡林中實施,一般采取機械割、人工割等技術方式,清除對林木、幼苗、幼木等的生長帶來不利影響的藤條、雜草、灌木清除掉。割灌除草的起始期是以林下藤蔓、灌木、雜草影響目標樹種的健康生長為原則的。在割灌除草間隔期的確定過程中,需充分考慮藤蔓、灌木、雜草等的品種特性、生長環境差異以及對林木生長的影響等因素,在使用割灌除草的技術手段時,要重視保護珍稀瀕危的樹木及具備較強生長潛力的幼苗、幼樹,方便林木獲得良好的水肥競爭優勢及生長空間,同時避免產生水土流失問題。
2 新時期森林撫育技術措施
2.1 闊葉撫育經營
依據森林植被自然的演替規律,通過采取闊葉化的森林撫育經營技術措施,就可加快植被自然演替的進程,盡快恢復森林生態系統的各項功能。闊葉撫育改造是針對具備天然更新為闊葉林、針闊混交林條件的疏林地、荒山地、采伐跡地、火燒跡地、病蟲危害跡地、低效低質灌木林、針葉林等,通過采取封育改造的技術措施,定向培育出針闊混交林或闊葉林。這就要依據原林分不同的郁閉度,分為疏伐改造、封育改造:①疏伐改造。即對林下目的闊葉樹種較多、郁閉度較大的針葉林分,通過采取適量的疏伐對闊葉樹生長造成不利影響的針葉樹的技術措施,使闊葉樹的生長環境等得到改善,并通過人工促進措施全面封育,將針葉林撫育成針闊混交林或闊葉林。疏伐改造之后,要求林分郁閉度達到0.5以上,且疏伐的強度不能超過20%,疏伐之后要按照實際情況適當補植,確保目的樹種的數量不比造林合理密度的60%低[3]。②封育改造。即對郁閉度較低的林分,根據封育條件的不同采取必要的劈草、割灌、除萌、零星補植等育林措施,在保留目標闊葉樹種的同時針對封育區設置醒目標志牌,將護林責任落到實處。
2.2 創新技術手段
基于3S技術建立國家、省級、實施單位三級森林撫育網絡信息管理平臺,實現森林撫育調查設計、管理、成效監測數據等的數字化、網絡化采集、分析、查詢、統計、調度,提高森林撫育的技術水平;圍繞網絡信息管理平臺,提高技術人員的裝備水平,增加數碼照相機、激光測距儀、郁閉度觀測儀、手持GPS等儀器設備的配置,實現精準化、可視化的森林撫育調查;加強開發林業調查的專用軟件、工具,研制出集多種功能為一體的林業專用調查設備,包括攝影、定位、測量、制圖表、網絡、文字等功能,并將其變成森林撫育網絡信息管理平臺的拓展,提高森林撫育調查的質量、效率;對新型調查裝備進行探索,利用無人機遙感、激光雷達遙感等,并結合結構化、可視化的森林撫育經營及統計學等理論技術措施;利用專業的林業調查設備,采集森林撫育影響數據,建設銜接國家森林撫育網絡信息管理平臺的數字測量影像信息檔案,為森林的撫育與經營管理提供可靠的數據支撐;建立健全林業數表體系,按照國家林業局提出的要求,給予編制經營數表的單位一定的資金支持、技術支持,并在森林撫育的網絡信息管理平臺上統一使用數表,創新森林撫育技術手段。
2.3 落實成效監測
在開展森林撫育工作的過程中,林業站應大膽采取各種切實有效的森林撫育新技術,并立足實際,改變常用的森林撫育技術措施,針對不同的地理條件、林種、林分類型、林齡等建立起有效的森林撫育模式,形成可操作性強、針對性強的森林撫育技術體系。與此同時,要加大撫育生態公益林的力度,針對樹種不同、密度不同的林分,需優先撫育那些樹種單一、生態系統不穩定、分化明顯、密度過大的林分[4]。此外,需及時針對森林撫育建立專門的檔案,按照不同森林的類型及采取的撫育技術措施、區域分布等,合理選擇并確定監測森林撫育成效的固定樣地,落實成效監測工作,定期對林分結構、森林生長等因子的變化進行監測。當然,林業站還要認真總結在森林撫育工作中收貨的經驗,確定出能快速提高森林質量的技術、途徑,建立健全適應現代林業建設的森林撫育規章制度及模式,提出更多在新時期里切實可行的森林撫育技術措施。
2.4 保障森林撫育
2.4.1 更新思想觀念
森林撫育不僅政策性強,且管理要求、技術要求等都較高,只有積極更新思想觀念,成立相應的組織機構來加強管理、協調和監督,才能為順利推進森林撫育工作、落實森林撫育技術措施提供組織保障。地方林業站也應充分發揮出領導作用,提高領導認識,將森林撫育工作列入年度考核計劃,同時加強森林撫育技術指導,確保森林撫育工程建設的質量。
2.4.2 注重資源管護
注重落實護林防火工作,各森林撫育管護人員應針對護林防火簽訂相應的責任書,將護林防火擺在森林撫育管護工作的首要位置。且森林撫育管護人員在防火期內應加強林區巡邏,加強對護林防火的重要性進行宣傳,盡職保證不發生森林火險、火災;注重加強森林資源的執法工作,加強建設資源林政、護林防火機構、森林公安等組織,并堅持提高執法人員的素質水平,進一步加大執法工作力度,對亂砍濫伐、破壞森林植被、非法捕獵等犯罪行為應給予嚴厲打擊。
2.4.3 加強撫育宣傳
森林撫育是促使森林資源實現可持續發展、建設健康森林的一項重要措施,且通過森林撫育還能解決地方富余職工的就業問題。所以林業站應采取各種各樣的措施宣傳森林撫育,發放傳單、書寫森林撫育標語、出動宣傳車與出黑板報等,并通過講話、電視、電影等形式對當地的居民加強森林撫育宣傳工作,增強人們開展森林撫育工作的責任感、緊迫感,調動更多力量積極參與森林撫育工作。
3 結語
進行了對森林撫育技術要求及措施的思考,不難發現森林撫育工作還存在一些不足,需要林業站在今后的工作中進一步明確國家技術規范,積極應用先進的森林撫育技術,不斷提高森林的經營質量,為實現最大化的森林效益創造條件。
參考文獻:
[1]宋俊山.芻議新時期森林撫育經營技術現狀與對策[J].中國農業信息,2013(19):220.
[2]閆曉軍.我國森林撫育技術體系存在的問題及建議[J].農業開發與裝備,2015(10):40.
[3]趙月峰,杜利平.淺析森林撫育間伐的技術要點及對森林的影響[J].山西農經,2014(2):117~118.
[4]鐘兆華,劉紀春,潘佳偉,等.落葉松人工林大徑材培育森林撫育技術[J].林業科技情報,2014(4):4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