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芳梅
摘 要:數學這門學科,具有非常明顯的邏輯性和推理性,但是由于小學生的年齡偏小,因而沒有較高的邏輯思維能力。因此,對小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不斷進行培養是小學數學課堂的重要任務之一。目前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急需要解決的一個問題,就是采取有效的措施,不斷提高小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
關鍵詞:小學數學;課堂教學;邏輯思維能力;培養
邏輯思維能力,就是指通過觀察、比較、概括、判斷、分析事物,運用合理、科學的邏輯方法,能夠將自身的思維過程準確、條理地表達出來的一種能力。在學生學習過程和生活中,邏輯思維能力是一種不可缺少的能力。因此,在小學數學課堂中,應有效、科學、合理地使用多種教學方法,對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不斷進行培養。
一、提高小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
由于小學生的年齡偏小,沒有較強的邏輯思維能力。但是,小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具有非常大的創造性空間、發展空間,因此,老師可以采取有效措施提高小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將抽象的知識變得更為直觀,這樣有助于激發小學生的思考能力、綜合思維能力。比如,我們在學習有關長方形與正方形部分的知識時,教師可以讓小學生自己先動手折紙,并通過觀察,找出長方形與正方形圖形的特點。小學生在動手實踐操作的過程中,既體會到數學學習的樂趣,又能夠發散自己的思維,在不斷的觀察與總結中,能夠逐漸培養小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
二、對問題的引出給予高度重視
問題的引出是引發人類思維的主要源頭。實際上,數學的學習過程是一種非常復雜的思維活動。數學老師在數學教學過程中要積極引導并鼓勵學生,發現相關數學問題,提出數學問題,分析數學問題,解決數學問題,因而,數學教學課堂有助于小學生生邏輯思維能力的不斷培養。作為數學老師,必須要高度重視數學問題的引出。一般而言,數學問題的提出能夠有助于開展小學數學的課堂教學,小學數學老師在教學過程中只有高度重視問題的引出,才能使小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變得越來越強。小學生只有學會獨自提出、分析、解決數學問題,才能真正掌握數學知識點,才能使自身的邏輯思維能力不斷得到訓練。
三、采用有效的數學課堂教學方法,科學設計數學教學課程
作為一名小學數學老師,應采用有效的數學課堂教學方法,不應一直運用過于落后、傳統的數學教學方法,對小學生不斷進行有效引導,使小學生學會運用已學過的數學知識來研究遇到的新的數學問題,這樣有助于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使自身的邏輯思維能力得到有效鍛煉。在上數學課之前,數學老師應對數學課程進行科學設計,為小學生創造一個輕松的學習環境。現在的教學課堂中,要求教師做到“以生為本”,讓學生成為課堂學習的主人,教師作為引導者,要積極鼓勵并引導學生進行課堂學習。并且,教師要創設合適的教學情境,激發小學生的學習興趣與熱情,使他們對數學學習充滿求知欲與好奇心,從而在有良好的學習動機的帶領下,能夠進行數學課堂的有效學習,并逐漸培養自己的邏輯思維能力。此外,為了增強小學生對數學學習的興趣,教師還可以采用游戲教學的方式,寓教于樂,讓小學生能夠在“玩中學,學中玩”,既有效地激發小學生對數學學習的熱情,還使他們體會到學習數學的樂趣,并有助于小學生培養自己的學習自主性,成為課堂學習的主人,并能夠獨立思考,自主探索,找出問題的答案,逐漸形成自己的邏輯思維。
四、設計適當的數學練習題
通過為小學生設計一些比較合適的數學練習題,有助于小學生加深對已學知識的理解,有助于小學生對數學知識的不斷鞏固,不斷提高自身的邏輯思維能力。在解題過程中,小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是一直貫穿在內的,因此,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通過不斷解題、練習,能夠對小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不斷培養。老師在為學生布置數學練習題時,其設計的數學練習題必須能夠使小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得到不斷的發展,盡管數學教材中有一些數學題,但是這些數學題太少,因而,小學數學老師應結合實際教學情況、教材內容以及每個小學生的學習能力,為小學生設計一些比較合適的、有針對性的數學練習題,使每個小學生都能夠經過一番思考,有效解決老師設計出的數學習題,這樣不僅有助于不斷提高小學生學習數學的自信心,不斷提高學習數學的積極性,不斷提高自身的邏輯思維能力,還能使小學生在不斷的學習與思考中,逐漸養成善于思考、善于探索的好習慣,促進小學生的全面發展。
隨著我國素質教育的不斷發展,新課改的不斷推進,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數學老師應對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的培養給予高度重視。當然,我們還可以采取很多其他有效的方法、途徑來不斷培養小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在整個小學數學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自始至終將小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融入其中,通過實際的數學教學實踐,不斷進行總結,這樣才有助于小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的培養。
參考文獻:
[1]雷寶霞.如何提高課堂教學效率[J].文學教育,2015(12).
[2]馬瀟.課堂教學回歸本真[J].科學大眾:科學教育,2015(11).
編輯 謝尾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