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庚
摘要:財務風險是指因為企業的結構沒有得到合理優化、財務系統不完善也沒有很好地貼切實際、投資和融資不恰當等原因造成企業的預期收益下降,從而影響整體企業經濟效益的風險。因此,為降低財務風險,企業要不斷完善財務風險管理體系、加大培訓力度、提高企業上下整體思想意識來最終實現良好發展。
關鍵詞:企業財務風險;現狀;防范對策
一、財務風險的含義及給企業帶來的巨大影響
隨著我國市場經濟的高速運轉和時代科技的更新進步,國民生活水平和經濟收入不斷提高,消費促進生產,企業也在這樣的大環境下獲得契機,實現蓬勃發展。但快速地發展也使得企業面臨著巨大的財務風險,特別是剛建立沒多久,還沒有形成一個適合發展的健全體系的企業。財務風險作為普遍出現在企業之中的一種風險,指的是因為企業的結構沒有得到合理優化、財務系統不完善也沒有很好地貼切實際、投資和融資不恰當等原因造成企業的預期收益下降,從而影響整體企業經濟效益的風險。財務風險是客觀存在的,它給企業帶來的影響和造成的損失是難以預計的,不僅影響著企業財務和資金管理的決策,也對企業各個環節都有著一定程度的影響。因此企業必須要及時發展潛在的財務風險并及早制定相應對策。而就目前而言,企業的財務風險問題還是比較突出的,沒有得到有效地控制。
二、企業財務風險的現狀及其客觀存在的原因
(一)企業財務風險意識不強,投資決策下達缺乏慎重考慮
我國大多數企業雖然知道財務風險的存在,也明白其會對企業的整體效益和預計收益造成影響,但終究沒有從內心上真正認識到它所帶來的不利影響和對企業發展造成的巨大阻礙和困難。風險意識的薄弱,自然也不能讓企業重視這個問題,得不到應有的重視,在財務風險的控制和防范上就很有問題。而且這也會使得企業領導者在下達投資決策時顯得不謹慎,沒有充分考慮財務風險的存在和影響,導致最終的決策很可能會達不到既定的收益,而決策的不恰當又會反過來使財務風險增大,更加不利于企業發展。
(二)財務風險控制體系不完善,缺乏完整的管理理論和優良的管理結構
財務風險本身就是客觀存在并且影響巨大的,而我國大多數企業都沒有一個比較健全的財務風險管理體系,它會導致企業不能很好地對其進行合理的分析和適當的預測,就不能降低財務風險,將其控制在一個可以隨時進行調整的范圍內。加之又缺乏一套完整的具有很強實用性的理論和控制方案,使得各個環節不能按照既定的程序進行,容易引發混亂,增加財務風險。
(三)財務風險管理人員綜合能力不夠,對財務風險的控制沒有結合市場因素和企業實際情況
財務風險的控制,除了體系的健全、理論方案的正確外,還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財務風險管理人員的綜合水平和靈活應變能力。針對我國大多數企業,財務風險管理人員的綜合能力都是有限的,是需要提高的。隨著社會環境的變化和經濟的飛速發展,對財務風險的控制顯得愈發重要,相應的對財務風險管理人員的要求也會更高。而許多財務風險管理人員都還沒有適應這種高要求和新方式,也沒有及時地對市場環境進行分析,結合經濟形勢和企業實際情況對財務風險進行良好管理和有效控制。
三、降低企業財務風險的措施和相應對策
(一)提高企業財務風險意識,投資時認真比對、慎重思考
企業必須要正確認識財務風險所存在的原因和可能帶來得的影響,要從內心和精神界面上給予重視,并在企業運行的各個環節都要考慮到財務風險的存在。企業要達成對投資風險進行控制的觀念上的絕對統一,對此可在企業內部大力開展財務風險相關講座和案例分析活動,將對財務風險的防范意識深入植入到每個員工的心里,融入到工作的方方面面。而企業在進行投資時必須要充分考慮其財務風險,進行再三比對,并對市場進行多次調查,最終做出對企業良好發展有利的投資決策。
(二)不斷完善財務風險控制體系,優化結構并制定完整具體的防范方案
要想降低財務風險,使企業對其能有一個較好的防范,就必須不斷地對財務風險控制體系進行完善,并建立一套完整的防范方案和一個科學的風險管理機制,否則財務風險一旦發生,企業是沒有辦法立即提供相應的解決措施和對策,并付諸行動的。為降低財務風險,企業要時刻對自身的投資融資狀況和資金流動情況進行有效的風險預估,將可能出現的財務風險整理歸納,并列出相應對策,以達到時刻防范的目的。
(三)加強培訓,提高財務風險管理人員綜合能力和財務風險分析能力
企業對財務風險的防范控制最終是要落實到每個財務風險管理人員身上的。因此,企業必須要加強對財務風險管理人員的培訓,可在企業內部召開大型的理論知識培訓和交流活動,并開展與財務風險防范相關的實踐分析和討論,不斷提升其綜合能力水平。同時組織財務風險管理人員參與市場調查和企業內部情況調查,并整理成報告隨時進行反饋,以便結合市場經濟發展狀況和企業實際情況制定出合適的財務風險防范方案。
參考文獻:
[1]狄新穎.企業存在的財務風險和防范對策[J].中外企業家,201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