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娜
摘 要:高職學生缺失英語學習動機,對英語沒有信心和興趣。本文通過分析高職學生目前的英語學習現狀和影響高職學生學習英語的主要因素,在如何激發高職學生學習英語動機方面提出幾點建議。
關鍵詞:激發 高職學生 動機
近些年來,隨著我國高校的擴招以及規模的擴大,高職高專院校也得到了空前的發展。與此同時,高職英語學科的教育教學也遇到了諸多的挑戰和機遇,教師和學生在這樣的氛圍里,必須做出調整來適應這種快速發展的節奏。在廣大高職院校,英語課程是作為公共基礎課程開展的,高職的學生更傾向于將自己的大部分精力投入到專業課上,對于公共基礎課程的高職英語有所忽略,也缺乏一定的英語學習動機和興趣,對英語的關注度不是很高。
一、高職學生英語學習現狀
經過多年的英語學習,大部分的高職畢業生一般會拿到相應的英語等級證書,可是,在實踐工作和生活中,很難將遇到的有關英語方面的問題進行較好地解決,致使個人的工作和發展上受到了很大的制約和限制,令人痛苦不堪。有心理學研究已經表明,對于語言的學習要通過學習者自身和周圍的學習環境相互作用而實現。因此,對于學習者而言,最后語言學習能否獲得成功不僅僅受智力因素以及本人的知識能力的限制,還受到諸多非智力因素的影響,例如學習者的學習動機、興趣、態度以及方法等諸多因素。研究發現,在諸多能夠影響英語學習成果的因素中,動機因素占比34%,興趣因素占比32%,智力因素占比21%,其他因素占比13%。基于此,我們發現一個人的學習動機乃是個體在進行學習活動過程中占據主要地位的,來自內部的心理動力,也是能夠影響學習者學習語言效果的最為重要的因素之一。所以,有目的地培養并激發高職學生的英語學習動機,能夠更加積極有效地促進學生的英語學習心理,提高高職學生學習英語的原動力,進而能夠有效地提高教學效果。
二、影響高職學生英語學習動機的因素
1.認知因素
認知因素也就是學習者對自己自身的認識,不僅涵蓋了對自己學習能力的分析,還有對自身學習結果的正確判斷。走進高職院校來學習的學生主要是為了能夠學到一技之長,其最終目的是要學習和掌握某種技能或技術,因此,英語僅僅作為一種語言工具和一門基礎課程很難得到重視,更不要說高職學生對英語的學習產生興趣了。在大部分的高職院校,學生對于英語學習大都處于消極、被動的狀態,對于英語的學習有很大的盲目性。然而,也有少部分的高職學生對于高職英語語言本身和文化有著比較濃厚的興趣,為能夠更好地提高自身綜合素質,滿足自己內心的需求,較好地適應將來社會的發展以及未來工作的需要,他們對于英語的學習有很強的學習動機。因此,因為主體因素之間的差異產生了認知上的不同,最終導致了高職學生學習英語在動機層面的很大差異,學習結果也是差距較大。
2.情感態度因素
情感態度因素指的是個體的興趣、自信等會對英語學習過程和學習成果產生影響的相關因素。學習者內在的興趣、自信與意志以及學習者的動機之間的關系頗為緊密。因為高職院校學生的英語水平不盡相同,差距也較大,導致教師在教學中所采用的針對適合大多數學生的教學內容和教學方式不適合部分學生的學習。這種缺失慢慢地導致這些學生失去了對英語學習的興趣及信心,進而導致高職學生英語學習動機的缺失。此外,還有一小部分高職學生是因為未能最終達到英語學習的預期和目標,遇到無法克服的障礙,致使個體自信心受損,失敗感慢慢占據上風,導致個體產生了緊張甚至恐懼的情緒狀態。這嚴重影響了高職學生對于英語的學習興趣和動機。
3.社會環境因素
在英語學習的整個過程中,個人因素是影響英語學習動機的一個重要方面,此外,個體所處的環境亦對其動機有很大的影響。在現實生活中,有一部分高職學生無法對其周圍的人或事做出正確、客觀的評價,也因此,常常被一些消極的現象所迷惑。我國社會對于高職學生英語水平的要求并不是很高,導致許多高職學生慢慢遠離甚至放棄了英語學習,使其喪失了對英語的學習的動機,加之其家庭環境和學校教師的言語、行為以及教學等都會影響到學生的學習動機。因此,高職學生對于英語學習的動機在一定程度上受到社會環境因素的影響也很大。
三、激發高職院校學生英語學習動機的策略
1.基于認知因素加強學生英語學習的目標意識
大部分高職學生均是來自各個學校學習成績中等偏下的學生,無論是自身的學習成績還有自我定位均相對較低。這就在很大程度上挫傷了高職學生對于英語學習的自信心。他們通常會認為自己的成績沒有本科生高,在畢業后找到好工作的機會也不多。正是由于這種消極觀念的影響,導致大部分高職學生自然而然地久放松了自己對學習的要求。很多高職學生的心態是只要能夠順利畢業,拿到畢業證書,給父母一個交代就好,沒有其他更多的要求和目標,使得他們的學習動機有所缺失。
2.基于情感態度因素增強學生英語學習信心和興趣
有研究表明,高職學生普遍英語成績較低,英語基礎知識不牢固,英語學習興趣缺失,對學習英語沒有信心。大部分高職學生在對待英語學習上相對隨意,缺乏相對清晰的目標,平時在學校生活中很少學習英語,只是在臨近考試的時候,才會臨陣磨槍,抓緊時間集中學習一下。作為高職英語教師,我們有必要針對學生的這些特性進行心理上的疏導和引導,鼓勵學生樹立學習英語的自信心,創造條件讓他們切身感受到學習英語所取得成功的喜悅。這就要在日常的教學中充分發揮教師個人的魅力和號召力,通過情感教學來有效激勵高職學生,在學習動機和興趣上正確引導。在課堂上,面對發音錯誤、單詞錯誤、句型錯誤等情況時,面帶微笑,積極鼓勵學生,通過幽默的方式讓學生放松下來,逐步樹立學生學習英語的自信心,減少學生害怕犯錯的負面心理。此外,對于學生犯下的錯誤要給予及時地糾正和引導。教師要積極發現學生身上的優點,并在課堂上圍繞其優點進行鼓勵。學生的優點得到了肯定,其優勢得到了最大程度的發揮,就會在今后的英語學習上更加積極和主動,建立起對英語的自信心和學習興趣。
3.基于社會環境因素建立和諧的校內外關系環境
周圍環境的影響對于英語學習動機來說也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建立和諧社會、和諧家庭以及和諧的師生關系對于高職學生來說亦是非常重要的,這也是教育教學活動能夠順利開展的前提和基礎。有了和諧環境,學生才會將心思放在學習上。這是前提條件,對于高職學生的英語學習而言,亦是如此。和諧的環境關系能更好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逐漸建立起英語學習的自信心。我們的社會、學校、教師和家長要關心學生,同事也要理解學生并尊重他們,在人與人之間建立起平等、和諧的人際關系。而這其中最重要的是融洽的師生關系。獨特的教師人格魅力、博學的知識、幽默的語言以及敞開的心扉對于學生來說是非常有感染力和號召力的。通過時間的積累和熏陶,通過社會、教師、家長的共同努力,為學生營造出良好的語言學習環境,才能進一步激發學生的英語學習動機。
四、小結
通過認知因素、情感態度、社會環境因素三個方面的分析,可以看出,高職學生雖然在高職英語學習的過程中學習動機有所缺失,但是可以在這三個維度上對其進行強化和引導,通過加強學生英語學習的目標意識,增強學生英語學習信心和興趣以及建立和諧的校內外關系環境來解決高職學生在英語學習動機方面存在的問題,從而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改善教學效果,促進高職英語的教與學。
(作者單位:淄博市技師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