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以McLaughlin所提出的信息處理模式(Information Processing Model)為基礎,探討了這一加工模式在二語詞匯習得中的認知機制以及在中介語不斷重新建構過程中所起到的影響和作用,旨在如何充分發揮這一信息加工模式,促進二語詞匯習得。
【關鍵詞】信息處理模式 二語習得 認知機制 中介語
語言的輸入和輸出是二語習得研究中的重要話題,如何有效地促進資源信息的輸入和輸出決定了學習者語言習得的效果。近二十年以來,許多二語語言學者將研究的重點轉移到認知心理學的視角。70年代以前,以布魯納(J.S.Bruner)和奧蘇伯爾(D.P.Ausubel)為代表的認知結構論為主。他們認為,學習過程是認知結構的再加工過程,是原有新舊知識的不斷分化和組合。70年代后,信息加工論成為主導,認為人的認知過程是一個尋找信息、存儲信息并在一定認知機制的作用下進行加工的過程,其信息處理過程由輸入—編碼—加工—貯存—提取—輸出構成。前者側重從結構功能的角度分析學習者的認知結構與知識信息的連接方式;后者側重從認知過程的角度分析知識信息在人腦中被加工、貯存的過程。信息加工論對語言習得的研究和外語教學的發展產生了深刻影響,也為建構主義思潮的興起奠定了基礎,是人類認知能力從低級向高級的飛躍。
一、McLaughlin的信息處理模式
信息加工心理學家將人腦和計算機進行類比,分析人的認知過程,他們認為語言習得可以通過人腦中的認知框架進行學習,其研究范圍擴展到認知結構、認知表征、認知圖式、認知過程的發生機制等領域。相關的理論提出主要有Anderson 的ACT模式和McLaughlin所提出的信息處理模式,這兩種模式有大同小異之處。McLaughlin的信息處理模式認為語言習得分為控制加工、自動加工和重新建構的過程,控制加工需要學習者運用大量的注意資源來選擇信息,這是一個有目的的學習階段,需受學習者意識的控制;自動加工是不需要有意識注意加工信息的階段,隨著對輸入信息的不斷練習和接觸,學習者逐漸由控制加工轉變為自動加工,并將信息存儲在長時記憶中;重新建構的過程就是在控制加工與自動加工轉變過程中,中介語不斷重新更新變化的過程,語言習得的過程是從控制加工到自動加工的改變的過程,在此過程中,中介語資源變得越發豐富,語言習得能力得以不斷提升。
二、信息加工過程中的注意機制研究
認知互動論認為,語言習得是學習者所接觸到的語言環境和學習者內在心理機制的互動的結果。當大量外界信息出現在我們面前時,學習者如何有選擇的去輸入接納這些信息,注意機制成為信息加工過程中不得不考慮的問題。注意機制(attention mechanism)作為語言學習中一個重要的認知機制,在信息的呈現階段、加工存儲階段及激活提取階段對信息的加工起到重要作用,在認知心理學中,注意被看作是心理努力的集中和聚集,是一種有選擇性的集中。由于學習任務性質的不同、學習者自身信息處理能力的差異以及可處理信息的有限度,學習者不可能注意到語言輸入中的所有信息,只有那些被充分注意到的信息才能有效的被吸收。
三、信息處理模式對二語詞匯習得的啟示
信息處理模式認為語言習得是一個復雜的認知過程,詞匯作為語言學習的中心任務,其輸入和提取的過程也是復雜多變的。結合信息處理模式的特點,對二語詞匯習得帶來如下幾點啟示:
1.注重詞匯信息輸入輸出過程中聽讀能力的培訓。根據信息加工理論,語言加工和語言習得是按照語言輸入——集中加工——語言輸出的流程來進行。在二語詞匯的輸入和輸出之間,學習者對目標語言材料的處理會涉及到注意、記憶、母語遷移和中介語形成幾個方面。語言只有在充分注意后才能被吸收,因此,在學習詞匯前,學習者應多從聽讀的角度注意詞匯的發音,也就是說,聽力理解是外語學習的首要條件,這也說明二語語言環境的重要性,聽讀這樣的接受性技能的訓練應該先于說寫一類的運用性技能培訓。
2.注重信息處理過程中詞匯網絡節點的激活。McLaughlin提出了語言學習是一個控制的、自動的加工過程的觀點。他認為,人的記憶是各種結點(node)的集合,每個結點都是一類信息的集合。學習者需要激活原有的和現有的詞匯知識和經驗,將新舊知識聯系起來,構建新的知識結構詞匯的學習需要建立相互的詞匯網絡,通過對網絡節點的激活而擴大詞匯系統,實現詞匯信息的自動加工。
3.運用詞匯學習策略,培養學生重新建構的能力。信息處理能力可以通過重新構建得到擴展,建構涉及到學習者在學習過程中策略的應用,提倡情景化詞匯教學模式,即盡量為學習者提供較為自然的英語學習環境,而不是僅依靠書本和課堂知識,情景化教學的引入會大大提高學生的猜詞能力和推理能力,這對詞匯學習將產生很大的幫助。詞匯的學習既是對舊知識的復習,也是對新知識的理解再加工的過程,只有充分合理運用詞匯學習策略才能更好更靈活的掌握詞匯規則,盡少出現詞類的錯誤。
參考文獻:
[1]趙艷芳.認知語言學概論[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1.
[2]陳萬會.中國學習者二語詞匯習得研究[M].青島:中國海洋大學出版社,2008.
[3]張紹全.中國英語學習者多義詞習得的認知語言學研究[M].重慶:重慶大學出版社,2010.
作者簡介:郭云飛(1976.1-),女,講師,碩士,研究方向英語語言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