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巖
摘 要:存現結構是各種語言中普遍存在的一種語言現象,是現實世界現象在語言中的反映,任何系統的語法理論都必須為它提供一種統一的解釋。中文存現句和英語存現句從結構和功能角度講,都有很多相同點和差異。本文研究分析中國學生習得英語存現句時,存在的錯誤類型及造成這些錯誤的原因,旨在幫助學生更準確地習得英語存現句,對英語存現句的教學與學習提供參考。
關鍵詞:二語習得 存現句 錯誤 原因
一、引言
存現結構是各種語言中普遍存在的一種語言現象,是現實世界現象在語言中的反映,任何系統的語法理論都必須為它提供一種統一的解釋。從語義層面講,英語存現句是表示事物存在、出現或消失的結構。英語存現句是一個具有特殊屬性的結構,其句法特征主要表現為:由一個虛主語 there作為句法主語,謂語則通常由一個表示存在、出現或消失的非賓格動詞充當,謂語后面跟一個表示非確指意義的名詞短語,名詞短語后一般會有一個表示方位的介詞短語或副詞。中文存現句和英語存現句從結構和功能角度講,都有很多相同點和差異。由于這些相同點和差異的存在,中國學生習得英語存現句時,會存在一些特有的結構特點以及錯誤。本文研究分析中國學生習得英語存現句時,存在的錯誤類型及造成這些錯誤的原因,旨在幫助學生更準確地習得英語存現句,對英語存現句的教學與學習提供參考。
二、中國學生使用英語存現句的錯誤類型
中國學生在使用英語存現句時,表現出明顯的使用特征,例如過度使用存現句式,不恰當使用存現句式,在文章或段落開頭習慣使用存現句式等顯著特征。同時,中國學生使用英語存現句時,也存在一些明顯的錯誤。這些錯誤可主要歸為 5種類型,分別是主謂不一致、偽關系從句、there have句型、分詞使用錯誤和省略動詞。
1.主謂不一致
存現句中的主謂不一致現象是常見錯誤之一。主謂不一致指在存現句中,主語和謂語之間數的不一致。英語和漢語有很大差異。從數的角度體現在英文是具有單復數區分的語言,并且單復數的特點體現在英語使用的方方面面,詞匯的使用、短語的使用、主謂搭配等方面都需要區分單復數的變化。而中文沒有單復數的區分,無論口語還是寫作、正式還是非正式,都很少區分單復數形式。在英語存現句的使用方面,學生主要有兩種形式的錯誤:⑴ There+謂語動詞(單數)+名詞詞組(復數)⑵There+謂語動詞(復數)+名詞詞組(單數或不可數)。例如:
There is a lot of cars.
There are a lot of rubbish.
2.偽關系從句
這也是中國學生常犯的一個錯誤類型。偽關系從句指的是,看起來很像關系從句,但實際在從句部分缺少關系代詞。例如:
There are many people wait for the bus.
這一錯誤和中文的兼語式使用有關。中文不具有關系從句的表達方式,同時中文習慣連動式的兼語句式使用。因此,在學生使用英語存現句時,遇到這一類關系從句容易出現一些錯誤用法。
3.there have句型
中國學生習得英語存現句時常見的第三種錯誤類型是用there have替代there be。例如:
In front of him there had a big piece of paper.
這一用法也和中英文差異有關,主要可歸于中國學生習得英語時翻譯式的學習方法。將“have”和“有”進行簡單對應,因此造成這一類型的錯誤。
4.分詞使用錯誤
中國學生在使用英語存現句時,常混淆現在時態和過去時態。例如:
1.There is a concert holding next week.
2.There was a cat eaten the fish.
英語復合句中,可以使用分詞形式表達主動被動關系,但中文不存在這種使用方式。
5.省略動詞
在英語存現句的使用中,學生有時會忽略謂語動詞。例如:
There a man at the door.
英語中,謂語在一個句子里起到至關重要的角色,沒有謂語動詞,句子就是不完整的。而中文的謂語是可以省略的。
三、中國學生使用英語存現句的錯誤原因
1.主謂不一致的錯誤原因
產生這種錯誤用法主要有三種原因。第一,漢語負遷移。中文不使用特殊的符號表達單復數關系或句子各成分之間的語法關系。而英語需要符號表達單復數以及語法關系。正確的英語句法要求保證主謂一致,而中文不需要。因此,中國學生習得英語存現句時,主謂一致是一個難點。中國學生習慣直接將中文中的主謂結構應用到英語表達里,從而造成錯誤表達。第二,形式功能匹配問題。中文存現句和英文存現句的末尾部分不同,英語存現句中的名詞詞組是句子的主語,而中文存現句中的名詞詞組是對句子的評論。 因此英語存現句要求名詞詞組與謂語動詞保持數及格的一致,而中文不要求名詞詞組與謂語動詞之間的一致性。英語存現句與中文存現句之間存在形式上的不一致,這是造成中國二語學習者在習得英語存現句時出現主謂不一致錯誤的主要原因之一。第三,中國學生習慣于將英文存現句中的 there is看作一個詞塊組合記憶。從中國學生開始接觸英語存現句起,存現句中的 there is結構一直被當作一個整體進行教學。這也是中國學生在英語存現句中造成錯誤使用的一個可能原因。
2.偽關系從句的錯誤原因
這種錯誤用法的原因很容易被歸結于學生對關系從句掌握的不夠準確。然而,研究數據表明,在英語存現句中出現偽關系從句錯誤的學生卻可以正確地使用其他關系從句。Yip提出這種錯誤出現的主要原因在于中文的兼語結構。中文存現句使用的是兼語式結構,這種中英存現句的形式差別給中國學生習得英語存現句造成一定困難。
3.there have句型的錯誤原因
這一錯誤在中國學生習得英語存現句時頻繁出現。出現這種錯誤類型的主要原因是中文和英文之間形式-功能的不對等。中文的“有”字可以在表示所屬關系時使用,也可以在存現句中使用。然而,英語的“have”表示所屬關系,存現句中使用“there be”的結構。而中文的“有”常被譯為 “have”,因此學生使用英文存現句時也更傾向于使用“have”結構。
4.分詞使用的錯誤原因
這一錯誤的可能原因是中英文的存現結構的衍申形式不同。在英語語言中,除了原本的存現結構外,根據不同的時態語態,還有很多衍申形式。這些衍申形式的使用頻率和原型一樣頻繁。這些不同的衍申形式可以緊跟名詞詞組使用,為英語存現句增添了很多結構的復雜性與難度。然而,在中文里,短句才是主導,衍申形式很少使用。
研究數據顯示,中國學生遇到分詞結構的存現句時很容易出現錯誤。在分詞結構中,如果名詞詞組是謂語動詞動作的主動發出者,則使用現在分詞;如果名詞詞組是謂語動詞動作的被動接收者,則使用過去分詞。
與英語不同,中文沒有任何指示名詞詞組和謂語動詞之間關系的標志詞。英語是標志性語言,而中文是非標志性語言。在中文里,無論是主動還是被動關系,并不會從語法結構上體現出來。因此,對中國學生來講,習得英文的分詞結構是一個難點。存現句與分詞結構的結合對中國學生增加了更多的難度。
中英文存現句與分詞使用的結合以及中英文存現句形式的不同是造成中國學生習得存現句時混淆現在分詞和過去分詞使用的主要原因。
5.省略動詞的錯誤原因
中英文存現句的主動詞部分結構不同。中文是實義語,名詞可以直接做謂語使用,因此謂語動詞可以省略。而英語的主動詞是必需的。沒有動詞的英文句子是不合語法規定的。中英文存現句在主動詞使用上有明顯的區別,這也是造成中國學生在使用英語存現句時,出現忽略主動詞這一錯誤的原因之一。
綜上所述,中國學生習得英語存現句時常見的錯誤大致可歸為五類,分別是主謂不一致、偽關系從句、there have句型、分詞使用錯誤和省略動詞。造成這些問題的昀根本原因是中英文存現句中形式和功能的不對等。另外,從中文的無標志語轉換到英文的標志語也是造成錯誤使用的一個重要因素。
四、結束語
本文研究中國學生習得英語存現句的情況,發現中國學生在使用英語存現句時顯現出明顯的特征,并存在一些常見錯誤。本文歸納出五類主要錯誤類型,并分析產生這些錯誤的原因。
這五類錯誤分別是主謂不一致、偽關系從句、there have句型、分詞使用錯誤和省略動詞。造成這些問題的昀根本原因是中英文存現句中形式和功能的不對等。另外,從中文的無標志語轉換到英文的標志語也是造成錯誤使用的一個重要因素。
參考文獻:
[1]陳文強. 2007. 中學生習得 There be句型初探. 考試周刊, 43,65-66.
[2]桂詩春,楊惠中. 2003.中國學習者英語語料庫. 上海: 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
[3]黃冰,何安平. 2007. 中國大學生 There be句型習得初探.現代外語(季刊),30(1),57-64.